
$13.7 billion for a "permanent AI pass"? Microsoft and OpenAI discuss rewriting AGI trigger clauses

微軟與 OpenAI 正在深入討論一項新協議,旨在確保微軟在 OpenAI 實現通用人工智能 (AGI) 後,仍能使用其關鍵 AI 技術。這項協議將消除現有合同中關於 AGI 達成後微軟失去部分技術使用權的限制。新條款允許微軟繼續使用 OpenAI 的最新模型和其他技術,即使 OpenAI 認為已實現 AGI 目標。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美國科技巨頭微軟 (MSFT.US) 正就簽署一項協議進行深入討論,該協議可能使其持續獲得對 OpenAI 而言至關重要的 AI 技術,從而消除這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轉型為營利性機構的一大障礙。
知情人士透露,微軟和 OpenAI 正就重新談判合作協議進行深度磋商,這項交易可能確保微軟在 OpenAI 實現通用人工智能 (AGI) 目標後,仍能繼續使用其關鍵 AI 技術。根據雙方現有合同,OpenAI 達到 AGI 水平被視為一個關鍵里程碑,屆時微軟將失去對 OpenAI AI 技術的部分權利。新協議旨在消除這一限制,這也是 OpenAI 轉型為營利企業面臨的主要障礙之一。
報道指出,雙方已討論新的條款,即便 ChatGPT 母公司 OpenAI 認為自己已實現構建 “通用人工智能”(AGI) 的目標,微軟仍可繼續使用 OpenAI 最新 AI 模型及其他重要的 AI 技術。
所謂的 AGI 是指人工智能機器的假設智能,它有能力理解或學習人類可以完成的任何智力任務。微軟和 OpenAI 未立即回應媒體們的置評請求。
根據現行協議,一旦 OpenAI 實現 AGI,即被視為一項重大里程碑,屆時微軟將失去部分 OpenAI 技術使用權。但是根據正在討論中的新條款,即使這家 AI 初創公司認為已經實現了構建更強大的人工智能 (即通用人工智能 AGI) 的目標,微軟也可以使用 OpenAI 的最新模型和其他相關的核心 AI 技術。
談判代表們一直定期會面,協議最早數週內便可能達成。本月早些時候,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與 OpenAI 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在愛達荷州太陽谷的 Allen & Co. 大會上討論了重組相關事宜。
不過,協議尚未最終敲定,仍可能遭遇新的障礙。
兩家公司的合作開啓了人工智能時代。微軟為 OpenAI 打造了超級 AI 服務器集羣,用於開發 ChatGPT 背後的大語言模型。作為交換,微軟贏得了將 OpenAI 領先全球的核心 AI 技術融入其軟件產品的權利。
關於 OpenAI 成為營利性公司的討論已持續數月。據此前報道,出資約 137.5 億美元、擁有使用該公司知識產權權利的微軟,是 OpenAI 投資者中最大的 “股權保留者”。核心問題在於微軟在潛在的新架構公司中的持股比例。
此後,談判範圍擴大,演變為雙方關係的重新談判;微軟希望避免在當前協議 2030 年到期前突然失去對 OpenAI 核心 AI 技術的使用權。
根據媒體報道,OpenAI 希望在目前與微軟的收入分成中獲取更大份額,並尋求調整微軟對其知識產權的訪問權限;同時,微軟則希望在現有合同 2030 年到期後繼續使用 OpenAI 的核心 AI 技術。
報道稱,OpenAI 亦有自身顧慮:公司希望確保無論微軟獲得多少收入和股權,其非營利主體都能得到充足資源、持有 OpenAI 顯著股權。
這家初創公司還希望,即便微軟擁有同樣 AI 技術的使用權,OpenAI 也能夠向客户們提供基於其模型的不同產品。OpenAI 計劃將服務拓展至更多客户,包括並非全部使用微軟 Azure 雲計算平台的政府客户。
此外,OpenAI 希望確保微軟在部署其技術時遵守嚴格的安全標準,尤其在接近 AGI 之際。
OpenAI 公開將 AGI 定義為 “在多數經濟價值工作中超越人類能力的高度自主系統”。當前合約包含與 AGI 技術里程碑相關的條款,可由技術或商業成就觸發,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
OpenAI 董事會有權決定公司在技術層面何時達到 AGI。按該情形,微軟將失去對 OpenAI 達成 AGI 之後開發技術的使用權。
商業里程碑則是在 OpenAI 向包括微軟在內的投資者們創造約 1000 億美元總利潤時觸發——屆時公司將有能力償還微軟在現有協議下應得的回報。在此情況下,微軟將失去對 OpenAI 所有技術 (包括觸發點之前開發的 AI 應用產品) 的使用權。
報道指出,微軟擁有決定商業里程碑是否達成的權利,但若雙方對該認定存在分歧,可能最終對簿公堂。此外,現行合同中的另一條款限制微軟自身研發 AGI 技術。
報道稱,微軟曾同意放棄 OpenAI 以 65 億美元收購由 iPhone 核心設計師 Jony Ive 聯合創立的 io 公司相關的部分知識產權權利。
然而,微軟對 OpenAI 當時擬收購 AI 編碼初創公司 Windsurf 的提議未表露支持態度。該交易最終告吹,部分原因就是與微軟的緊張關係。
Windsurf 出售與微軟產品相競爭的 AI 編程工具,並不希望微軟獲取其知識產權;OpenAI 試圖讓微軟接受相關條款但是最終未能成功。隨後,Windsurf 的聯合創始人及少數員工以 24 億美元的交易價格加入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雙方還在就重組之後 OpenAI 中微軟的持股進行談判,討論範圍在 30% 上下的股權區間,媒體報道稱。《金融時報》此前曾報道過有關核心持股比例的討論。但若微軟認為持股及其他合同變化仍不足以滿足其需求,該公司願意終止談判,維持現有合同條款。
OpenAI 急於改變其複雜的非營利架構,部分原因是為了獲得額外資金,以繼續建設數據中心,為其下一代 AI 大模型提供強大的 AI 算力基礎設施支持。軟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SoftBank Group Corp.) 曾表示將向 OpenAI 提供數百億美元的支持,如果 OpenAI 的重組未能在年底前完成,該公司可以選擇減少這筆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