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 billion every year! The macro impact of childcare subsidies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自 2025 年起,國家將每孩每年發放 3600 元育兒補貼,預計三年內總額約為 1200 億元,佔 2024 年名義 GDP 的 0.1%。此政策旨在緩解育兒支出壓力,防止生育率下降,並提振消費。補貼家庭的年可支配收入中,補貼佔比約 3%,對育兒支出有明顯提振效果,但與其他國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間。
7 月 28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表明從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國家基礎標準每孩每年發放育兒補貼 3600 元,至其年滿 3 週歲。補貼金額由央地財政分擔比例,中央財政按比例對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予以補助。地方可根據財力適當提標,提標部分所需資金由地方財政自行承擔。作為一項全國性的重要民生政策,面向育兒家庭全國範圍全面直接發放現金補貼,有助於緩解育兒支出壓力,對防止生育率進一步下降、提振總消費有着積極意義。我們對全國層面生育補貼在宏觀總量、領取補貼家庭以及潛在育齡家庭的收入提振進行評估:
1.全國宏觀層面,參照國家基礎標準,我們估算 2025-2027 年三年生育補貼年化金額約為 1200 億元,約佔 2024 年名義 GDP 的 0.1%,佔 2024 年居民消費總額的約 0.2%,對整體 GDP 及居民消費的拉動效果或偏温和。其中,對 2025 年 1 月 1 日之前出生、不滿 3 週歲的嬰幼兒,我們參照應補貼月數折算,假設出生人數月份平均分佈,2025-2027 年新出生人口增速延續 2021-2024 年的年化降幅 3.5%(圖表 1-3)。


2.對於定向補貼家庭,生育補貼佔該羣體年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或約為 3%,對被補貼家庭的定向支出費用,可能提振效果比較為明顯,有望拉動育兒相關支出增長,但對比海外國家政策力度仍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比如德國自 2021 年起宣佈新生兒每月補貼 219-250 歐元,持續發放至 18 歲,日本每位新生兒從出生至高中畢業可以按月領取合計約 234 萬日元的津貼(圖表 6)。我們參照 2021-2024 年新出生人口年化增速及七普數據中的户均人口進行估算,未來三年,全國 3 歲以下嬰幼兒的家庭或達 8200-8600 萬户,佔總家庭户數的約 6%,年化生育補貼金額 1200 億元約為該羣體總可支配收入的約為 3%(圖表 4)。

3.對於育齡家庭的激勵效果而言,我們估算生育補貼佔二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約為 4-5%,但針對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效果呈現分化,對中低收入人羣的激勵效果或更為明顯——對於 20% 低收入、20% 中等偏下收入户而言,該生育補貼佔年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別約為 19%、8.3%、明顯高於平均水平,或呈現較為有效的激勵效果,而對於 20% 的高收入人羣而言,生育補貼僅佔年可支配收入的不到 2%,效果或較為温和(圖表 5)。

總結而言,生育補貼年化金額佔居民總消費的比例較低,但結構上對於低收入家庭的激勵或更明顯,參考海外國家提振生育率的經驗,除了現金補貼以外還進一步加強托兒、教育及住房支持等多方面的社會保障。2023 年以來,中國部分地方政府層面已有推出生育補貼政策,旨在緩解低生育率和老齡化壓力,覆蓋範圍較為有限,今年全國層面的生育補貼或對於緩解家庭生育壓力起到更為積極的作用,結合國際經驗,未來若能擴大補貼覆蓋面,進一步完善育兒設施、降低教育成本,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支持體系,將更有效提升生育意願。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