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are visit in history! Trump "pays a visit" to pressure the Federal Reserve, but experts harshly rebut: "Firing" Powell won't reduce the debt either

智通財經
2025.07.24 12:4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特朗普將於 24 日視察美聯儲,成為近 20 年來首位美國總統此舉被視為對美聯儲施壓,意在促使降息以減輕政府債務利息支出。然而,經濟學家警告政治干預央行獨立性可能效果微乎其微,甚至適得其反。特朗普曾考慮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但專家指出此舉在法律上不可行。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於美聯儲進行標誌性施壓:除了最近頻繁表態考慮解僱主席鮑威爾,特朗普將視察美聯儲,為近二十年來首次。智通財經 APP 瞭解到,其高調施壓美聯儲降息的主要意圖是期望縮減政府日益攀升的債務利息支出。然而經濟學家普遍警告,政治干預央行獨立性可能效果微乎其微,甚至適得其反。

一切因降息而起,特朗普極力施壓美聯儲

據報道,白宮公佈的日程顯示,特朗普將於當地時間 24 日下午視察美聯儲。這是近二十年來美國總統首次正式視察美聯儲。美國總統歷來尊重美聯儲的獨立性,無論是在法律層面還是在實踐層面,美聯儲都不受政府官員政治意願的影響,特朗普此行將是美政府影響美聯儲獨立性的一個顯著象徵性舉措。

這也被解讀為是特朗普在加大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施壓力度。特朗普一直在指責鮑威爾未降低利率——幾乎每週都會發表評論進行抨擊。

特朗普週三再度指責鮑威爾,稱鮑威爾因將借貸成本維持在過高水平而致使房地產市場受到衝擊。而美聯儲的職責 (由國會規定) 是專注於保持物價穩定和實現充分就業。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不理解美聯儲為何不降息。他稱,不明白為何關税問題會導致美聯儲推遲降息。他指出,即便關税確實會對價格產生影響,那也只會是一次性的價格調整,而非引發通脹的事件。他在週三説道:“我其實不太清楚美聯儲正在關注些什麼,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未看到因關税而產生的任何價格壓力。”

解僱鮑威爾?

特朗普甚至曾考慮解僱鮑威爾,而專家表示這一舉措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許的。儘管歷任總統都曾對美聯儲的政策表示不滿,但沒有人會採取如此直接的行動。

上週,特朗普曾向共和黨議員徵求過關於解僱鮑威爾的可能性的意見。但隨後他又收回了這一想法,並表示:“我們目前沒有這個打算……我認為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除非他因欺詐行為而被迫離職。”

特朗普本週早些時候在白宮的一次活動中對記者們表示:“我認為他的表現很糟糕,但不管怎樣,他很快就會離職了。”

貝森特正在負責尋找鮑威爾繼任者的相關工作。他拒絕透露名單上具體都有誰。據媒體報道,費城聯儲主席沃勒、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凱文·哈塞特、前美聯儲理事凱文·瓦爾什以及貝森特本人都在這份名單上。關於選拔流程,他説道:“這將由總統來決定。我們並不急於做這件事。”

雖然鮑威爾作為美聯儲主席的任期將於 2026 年 5 月結束,但作為理事的任期則要到 2028 年 1 月 31 日才結束,這意味着他還能在美聯儲委員會任職近兩年。鮑威爾尚未告知貝森特,在其擔任美聯儲主席的任期結束時,他是否會辭去該職務。

甚至給美聯儲來次大改革?

貝森特公開呼籲對美聯儲進行全面審查,質疑其在缺乏明顯通脹壓力的情況下過度關注關税問題,導致貨幣政策獨立性受到威脅。他認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應當推動機構改革,將貨幣政策與其他事務分離,以解決當前"使命偏離"的問題。這一言論引發外界猜測,美國政府是否計劃對美聯儲的運作機制展開正式審查。

儘管近期有傳聞稱特朗普試圖解僱鮑威爾,但系統性改革美聯儲的影響將遠超人事變動。美聯儲主席雖然重要,但其決策仍需通過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集體討論,這一制度設計正是為了防止政治過度干預。改革美聯儲的制度結構需要國會批准,過程可能相當漫長。許多共和黨議員對干預央行持保留態度,且最高法院近期裁決也暗示應維持美聯儲的特殊歷史地位。當前爭議凸顯了美聯儲在保持政策獨立性與應對政治壓力之間的兩難處境,系統性改革面臨法律和政治層面的雙重障礙。

特朗普的動機:降息就能降低政府債務成本

更為重要的是,特朗普強調關注利息成本,而此時美國正因不斷攀升的聯邦債務及其所對應的高額利息支出而備受關注。本財政年度的利息支出預計將首次超過 1 萬億美元。

而且特朗普剛剛簽署了 “規模龐大、意義深遠的法案”,預計該法案在未來十年將使赤字增加超過 3 萬億美元,並進一步推高利率。而且穆迪公司最近下調了美國債務評級,部分原因就是政府債務的增加以及利息支付比率的上升。

特朗普再次強調,美聯儲應當將現行的政策利率 (目前為 4.25% - 4.50%) 下調 3 個百分點,他聲稱此舉每年將為美國節省 1 萬億美元。這表明特朗普希望降低利率的重要原因在於,此舉能夠減少聯邦政府因債務而產生的利息支出——這一項支出在 6 月份是政府的第二大開支項目。

2020 財年,美國支付了 3460 億美元的利息費用。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據,這一數字在本財年已升至預計的 9520 億美元,並且預計在來年還將超過 1 萬億美元。利息支出在 2024 財年已超過醫療保險和國防開支,並且僅落後於社會保障支出。目前每 1 美元的税收收入中,約有 18 美分用於償還債務利息。到下一個十年末,這一比例將升至約 25 美分。

“炒掉” 鮑威爾未必就能降債務成本

特朗普施壓美聯儲、威脅解僱主席鮑威爾以降低借貸成本,但效果可能微乎其微,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因為雖然短期利率可能下降,但市場擔憂政治干預央行獨立性、通脹重燃的風險,都將推高長期利率。

聯邦基金利率僅影響部分短期債務,而長期國債利率受通脹預期和市場供需等因素制約,甚至可能因大幅降息而反向上升。美國近年利息支出激增的主因是債務規模膨脹和利率週期轉向,聯邦預算委員會專家們強調,美聯儲對長期利率的調控能力有限,單純降息無法根本解決利息壓力。

負責聯邦預算責任委員會的高級政策主管 Marc Goldwein 也指出,若要有效降低利息支出,專家建議應通過縮減財政赤字來實現,但這需要做出增税或削減開支等政治代價較高的改革,而非降息。目前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存在矛盾——其計劃雖削減社保支出,但大規模減税政策反而加劇了財政赤字。正如預算專家所言,解決利息負擔的關鍵在於實施真正減少赤字的政策,而非通過貨幣政策干預或繼續擴大赤字。這反映出美國政府面臨的經濟治理困境:短期政治訴求與長期財政可持續性之間的深刻矛盾。

德意志銀行的經濟學家也持相同觀點。德意志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Matthew Luzzetti 表示,“撤換鮑威爾並不會對財政部的債務利息成本產生重大影響”,因為短期利率的降低所帶來的任何好處都將被長期利率的上升所抵消。

分析基於 7 月份的一個時期所做的市場反應推斷,當時有報道稱特朗普考慮解僱鮑威爾。雖然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但長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原因是人們擔心更寬鬆的美聯儲政策可能會導致長期通脹上升。

Luzzetti 的分析表明,如果鮑威爾被撤職,美國 2 年期國債收益率將下降 32 個基點,而長期國債收益率則會大幅上升——其中 10 年期和 30 年期的收益率分別會上升 31 個基點和 70 個基點。他表示,這種收益率曲線的陡峭上升將會對債務償還成本產生抵消性的影響。其計算表明,如果鮑威爾被撤職,到 2027 年,美國財政部僅能節省約 120 億至 150 億美元,這些發現與特朗普所説的節省數萬億美元的説法相矛盾。

道明證券的 Gennadiy Goldberg 也指出,解僱美聯儲主席可能會導致每年的長期利息成本增加約 580 億美元。Goldberg補充説,長期國債收益率可能上升 20-50 個基點 (每個基點等於 0.01%),使 20 年期和 30 年期利率接近 5.5% 左右。

他計算出,這一上漲將相當於財政部每年發行的約 2,760 億美元 30 年期債券和 1,680 億美元 20 年期債券的年度利息增加 580 億美元。該估算僅涵蓋 20 年期和 30 年期債券,並不包括 10 年期債券等其他期限的債券,這些債券的利率也可能上升。

德銀的分析還考察了是否採取更為大幅度的降息舉措 (接近特朗普所提及的約 1% 的目標水平) 是否能切實改變結果。雖然在有利假設條件下,更大幅度的降息有可能在 2027 年前累計節省約 780 億美元的債務償還成本,但 Luzzetti 提醒説,這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反應,市場利率未必會如期順勢下降。

結論

最終要強調的是,因為市場很可能會將 “圍繞美聯儲獨立性和通脹問題的更高風險溢價” 納入考量,反而可能抵消任何理論上的融資成本節省,證實"撤換鮑威爾能降低政府成本"的觀點並不成立。

專家也警告稱,如果將他免職,或者哪怕只是發出政治施壓的信號,都可能會導致投資者要求更高的利率。在政治壓力下進行的降息會進一步加大通脹風險——而美聯儲高層的非正常變動則會加劇這種風險。因為此類舉動將表明,美聯儲不僅失去了抑制通脹的決心,而且也喪失了控制通脹的能力。

白宮在明面上施加的壓力越大,美聯儲就越難以同意特朗普所要求的降息方案。因為潛在的債券購買者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在政治壓力下就屈服的中央銀行。即便有降息的必要性,美聯儲現在也必須加倍努力,以證明這樣的降息並非是受到白宮壓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