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com invested in three smart hardware companies in one go

華爾街見聞
2025.07.21 10:1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京東近期在具身智能領域大舉投資,三家企業同日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均由京東領投。千尋智能完成 6 億元 PreA+ 輪融資,逐際動力與眾擎機器人也獲得京東的戰略投資。這是京東在該領域的集中出手,顯示出其在零售和物流場景中的優勢。與美團相比,京東的投資更為集中,行業普遍認為產業資本能為初創企業提供更多場景驗證機會。

具身智能產業迎來罕見一幕——三家企業同日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領投方均為京東。

7 月 21 日,上證報記者獲悉,千尋智能完成 6 億元 PreA+ 輪融資,由京東領投;逐際動力(LimX Dynamics)完成新一輪融資,由京東戰略領投,並且將深化與京東在零售、物流和服務等領域的協同合作;眾擎機器人完成兩輪融資,其中 A1 輪融資由京東領投。

三箭齊發,這是今年 3 月本報報道 “京東已切入具身智能領域” 以來,京東在具身智能領域出手最為集中的一次,此前其還參投了智元機器人。

與之相比,美團的落子則更早、更密,今年來已投資它石智航、星海圖、自變量機器人等,此前還投中了宇樹科技、銀河通用——二者與智元機器人被列為具身智能領域 “第一梯隊” 的選手。

在業內看來,京東和美團在零售、物流領域等擁有豐富的場景,這為其佈局具身智能提供了天然優勢。而對於需要探索場景落地的具身智能初創企業而言,與財務投資機構相比,產業資本能夠開放更多場景,使其能夠在真實商業環境中驗證技術、迭代產品。在具身智能革命中,自帶場景優勢的產業巨頭有望佔據先發優勢。

京東 “三箭齊發”

具體來看,千尋智能宣佈,近日完成近 6 億元 Pre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京東領投,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浙江省科創母基金、華泰紫金、復星鋭正等知名機構跟投。此外,Prosperity7 Ventures(P7)、順為資本、華控基金、華髮集團、千乘資本、靖亞資本、弘暉基金等老股東超額追加投資。

千尋智能成立於 2024 年 2 月,創始人兼 CEO 韓峯濤在機器人行業擁有十餘年經驗,曾任珞石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和 CTO,曾帶領團隊成功交付數十款型號產品。他表示,重量級產投方的齊聚,不僅是對千尋智能的認可,更折射出產業界對具身智能賽道未來價值的高度共識。

眾擎機器人宣佈,於 7 月正式完成兩輪融資,其中 Pre-A++ 輪由小鵬汽車作為基石出資人發起設立的星航資本投資。A1 輪融資由京東領投,寧德時代旗下溥泉資本、銀泰集團等產投,以及華控基金、達晨財智旗下國晨基金、黃浦江資本等財投參投。

眾擎機器人成立於 2023 年 10 月,其全尺寸大人形機器人 SE01 因仿人步態而全網出圈。目前,眾擎機器人已與海內外頭部產業夥伴(包括英偉達、亞馬遜、京東、騰訊、字節等)構建深度協同合作生態,覆蓋商業服務、危險作業、文旅遊樂等多元場景,全力推進人形機器人率先規模化落地應用。

此外,逐際動力宣佈,新一輪融資獲京東戰略領投。逐際動力專注於支持和加速科研、開發與應用具身智能機器人通用平台,此前產業投資人包括阿里、招商局創投、尚頎資本、蔚來資本、聯想創投、彼岸時代、納愛斯集團。

逐際動力成立於 2022 年 1 月,其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已完成量產準備工作,將於今年下半年公開銷售。逐際動力表示,將持續推進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和銷售、具身大模型技術的研發及 IDS 生態平台建設,此次融資將深化逐際動力和京東在零售、物流和服務等領域的協同探索。

整體上看,京東的投資方向既有本體硬件,也有大腦模型,生態協同意味突出。

對於此次密集投資三家企業,京東回應記者稱,高度重視包括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內的技術熱點,聚焦供應鏈場景,推動創新應用。京東持續通過內部技術創新和外部投資等方式來構建技術創新生態,讓技術為產業和消費者創造價值。

京東的具身智能 “打法”

回溯來看,今年以來,京東在具身領域接連 “下重注”。今年 3 月,上證報記者瞭解到,京東已切入具身智能領域,側重家用場景,已成立相關業務部門。彼時,接近京東的人士透露,京東非常重視人工智能、自動化以及機器人等領域的創新和應用,內部也有多個團隊佈局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的研發。

今年 5 月,智元機器人完成新一輪融資,京東、上海具身智能基金成為新晉股東。這也是今年 3 月京東被證實切入具身智能領域後,首次對外投資賽道中的初創企業。

接近京東的人士表示,京東在具身智能領域的豐富佈局,符合其供應鏈技術和服務的定位,有望在真實場景中迅速找到創造價值的機會。

具體而言,京東擁有豐富的物流、服務等場景,本身是具身智能的應用者。同時,京東自身的產業大模型基於供應鏈,特別是在以數字人代表交互領域積累了大量專業數據,也有先進而豐富的技術創新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是機器人銷售的重要渠道,數據顯示,“618” 期間京東智能機器人自營銷售額同比增長 3 倍,具身智能機器人銷售額增長 17 倍。

在內部技術創新上,由於自身產業需求,京東已經積累了內部的具身智能硬件能力。在 2025 年 CVPR(IEEE/CVF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機器人雙臂操作仿真挑戰賽中,京東科技團隊 “JD-TFS” 以顯著優勢奪得雙冠,超越了地平線、蔚來、清華、哈工大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和高校。

通過在模型和數據維度的雙重創新,京東團隊為機械臂在真實場景中的高精度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前在 2024 年 4 月,京東科技就發佈了國內首個雙臂移動機器人操作數據集。

而京東內部的一支重要力量,即為附身智能品牌 JoyInside,通過將京東角色大模型驅動的對話智能體植入機器人、機器狗、AI 玩具等硬件中,為用户提供情感陪伴,增加產品的競爭力。截至目前,京東已經與十餘家頭部機器人品牌達成合作,其中包括眾擎 PM01 京東 JoyInside 機器人。

據記者瞭解,京東還將於 7 月底舉辦的 WAIC 上,宣佈附身智能品牌 JoyInside 與眾多機器人企業的合作,包括近期爆火的 AI 潮玩和 AI 教育機器人,覆蓋了市面上的主流頭部消費機器人品牌。

本文作者:孫小程,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文標題:《京東,一口氣投了三傢俱身智能企業》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