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MC, holding global AI computing power capacity, rides the AI wave with a market value surpassing one trillion dollars

台積電的市值首次突破 1 萬億美元,成為自 2007 年中石油後首只市值超萬億的亞洲股票。受益於強勁的 AI 算力需求,台積電 Q2 淨利潤激增 61%,並上調全年業績展望,預計 2025 年銷售額將增長 30%。儘管面臨美國政府的出口限制和關税政策,台積電對未來 AI 芯片市場保持樂觀,預計未來 5 年營收復合年增長率約為 20%。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由於在最新業績報告中意外上調了全年業績展望並對強勁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抱以極度樂觀預期,有着 “芯片代工之王” 稱號的芯片製造巨頭台積電 (TSM.US) 台股總市值截至上週收盤首次突破 1 萬億美元大關。這使得該芯片巨頭成為自 2007 年中石油短暫突破 1 萬億美元大關以來,首隻市值超過 1 萬億美元的亞洲股票。
台積電上週四公佈的最新業績顯示,AI 算力需求猛增,推動台積電 Q2 淨利潤激增 61%,台積電預計,2025 年以美元計算的銷售額將增長 30% 左右,高於此前 “接近 20% 中段” 的增長預期,主要得益基於 3nm 和 5nm 先進製程技術的 AI 芯片訂單持續激增。由於 AI 算力需求仍然無比強勁,台積電正在積極擴建後端產能以提升 CoWoS 先進封裝的實際產量,主要用於英偉達 AI GPU 產能,這也表明該公司對 AI 芯片無比強勁需求將持續到 2026 年充滿信心。

台積電對於未來 AI 芯片業績展望同樣保持樂觀預期,全面顯現出關税等負面事件並未對於 AI 芯片等算力基礎設施需求帶來任何負面影響。需求持續呈現井噴式擴張的 AI 算力投資主題堪稱股票市場的 “最強阿爾法”——即使美國政府強行施加的出口至中國限制規則以及特朗普掀起的新一輪關税戰役也未能阻止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以及谷歌所主導的全球 AI 算力需求激增。
台積電管理層仍然預計未來 5 年 (即 2024-29 年) 營收復合年增長率目標約為 20%,其中人工智能相關營收復合增速預計將增長 45% 左右,與上次業績會議給出的強勁預期完全一致,暗示台積電沒有看到特朗普面向全球的激進關税政策帶來的任何程度需求降温。
截至上週五收盤,台積電美股 ADR 總市值約為 1.2 萬億美元。對於外國投資者來説,持有美股 ADR 便捷得多,因為將中國台灣的股票轉換為美國股票需要獲得監管機構批准。
這家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公司 (Apple Inc.) 和英偉達 (Nvidia Corp.) 的最核心芯片供應商台股價格在上週五攀升至歷史最高位,較 4 月份的最低點足足上漲近 50%。該公司目前的市值已可與 “股神”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 Inc.) 市值比肩,若進一步上漲,有望躋身全球市值最大的前九家公司之列。

需求火爆的 AI GPU 與 AI ASIC 都離不開台積電
台積電在美股市場的 ADR 股價與台股價格同步飆升至歷史新高且均超過 1 萬億美元大關,反映出全球投資者日益相信,這家全球最頂級芯片代工廠商將憑藉史無前例的 AI 熱潮進一步鞏固在 AI 時代最核心基礎設施——AI 芯片產能領域的絕對主導地位。該公司上週將全年營收增長預期上調至約 30%,表明在全球 AI 算力競賽愈發升級的情況下,將持續大幅受益於 AI 芯片持續激增的需求。
得益於今年以來全球企業以及政府組織對於英偉達 Blackwell 架構 AI GPU 持續炸裂的需求,以及博通、邁威爾近期財報透露出的 AI GPU 最強大競品——AI ASIC 無比強勁的需求,AI GPU 與 AI ASIC“最核心代工廠” 的台積電美股 ADR 與台股股價自 4 月以來持續反彈,並且該股上攻之勢似乎遠未停止。
台積電目前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合同芯片代工廠商,隨着佈局 AI 的狂熱浪潮未見降温之勢且繼續席捲全球,其客户英偉達以及 AMD、博通等芯片巨頭,已經從市場對於 AI 最核心基礎設施——AI 芯片的激增趨勢中受益。這些芯片巨頭對台積電的芯片代工合約規模激增,進而推動台積電自去年以來業績持續超預期強勁擴張,這也是台積電台股以及美股 ADR 股價僅以來屢創新高的重要邏輯支撐。
台積電長期以來是蘋果、英偉達、AMD 以及博通等無晶圓 (Fabless) 芯片設計公司最核心的芯片製造商,尤其是為英偉達以及 AMD 等芯片巨頭所代工的數據中心服務器端高性能 AI 芯片,以及為谷歌、微軟以及亞馬遜等科技大廠量身製造的 AI ASIC 芯片,被認為對驅動 ChatGPT、Sora 等生成式 AI 應用工具背後龐大的人工智能訓練/推理系統最為關鍵的核心硬件基礎設施。
台積電憑藉在芯片製造領域數十年造芯技術積澱,以及長期處於芯片製造技術改良與創新的全球最前沿 (開創 FinFET 時代,並且推動 2nm GAA 時代開啓),以領先全球芯片製造商的先進製程和封裝技術,以及超高良率長期以來霸佔全球絕大多數芯片代工訂單,尤其是 5nm 及以下先進製程的芯片代工訂單。
更重要的是,台積電當前憑藉其領先業界的 2.5D 以及 3D chiplet 先進封裝吃下市場幾乎所有 5nm 及以下製程高端芯片封裝訂單,並且先進封裝產能遠無法滿足需求,英偉達 Blackwell 自去年年末實現量產以來供不應求,正是全面受限於台積電 2.5D 級別的 CoWoS 封裝產能。目前蘋果、AMD 等芯片巨頭轉向台積電 3D 級別的先進封裝產能,或將進一步推動台積電先進封裝產能供不應求。
Meta 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上週表示,該科技巨頭將投資數千億美元,建設幾座大型數據中心,用於支持其人工智能的發展,目標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 (AGI),其中首個超級 AI 數據中心預計將於明年投入使用。華爾街分析師們普遍解讀稱,扎克伯格本人的這一表態既彰顯對中期現金流大幅增長的信心,也釋放出 Meta 等科技巨頭們對於以英偉達 AI GPU 為核心的 AI 算力需求仍然無比強勁以及 AI 資本支出週期遠未結束的強烈信號。
有着 “OpenAI 勁敵” 稱號的生成式 AI 領軍者 Anthropic 預測,到 2027 年,AI 大模型將有能力自動化幾乎所有白領工作,因此推理端帶來的 AI 算力需求堪稱 “星辰大海”,有望推動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市場持續呈現出指數級別增長,“AI 推理系統” 也是黃仁勳認為英偉達未來營收的最大規模來源。
華爾街分析師們一致看漲台積電
“我們認為,台積電對先進製程需求的態度比之前更為積極,且 AI 超級客户們的需求毫無放緩跡象,” 來自華爾街大行高盛集團的資深分析師 Bruce Lu 等人在台積電發佈季度財報後寫道。“我們預計 2026 年的前沿節點芯片製造與先進封裝漲價幅度將更大。” 高盛分析師團隊重申對於台積電的 “買入” 評級,對於台股目標價高達 1210 新台幣。截至週一,台積電股價徘徊持續在 1140 新台幣附近。
來自摩根大通的分析師 Gokul Hariharan 等人在上週晚些發佈時候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科技巨頭們在 AI 算力基礎設施領域的無比強勁支出以及晶圓代工價格持續上行,將有助於抵消新台幣走強的不利影響,並增強該公司的毛利率頗具韌性。摩根大通予以台積電目標價高達 1300 新台幣。
摩根士丹利則予以台積電 1288 新台幣目標股價,重申 “買入” 評級,強調 AI 服務器芯片需求持續火爆,英偉達 GB200 系列芯片的持續擴產以及 CoWoS 先進封裝長期供不應求成為關鍵台積電估值擴張的支撐。
另一華爾街大行花旗集團近日重申台積電 “買入” 評級,上調台積電台股目標價至 1400 新台幣,該機構強調台積電雖然受到外匯層面的負面影響,但仍大幅受益於無比強勁的 AI 算力預期以及蘋果、英偉達、博通等科技巨頭們對於台積電 3nm 以及 2nm 最先進且最昂貴芯片製造製程的需求將大幅增長。

Tipranks 彙編的華爾街分析師評級數據顯示,華爾街對於台積電美股 ADR 目標價最高達 275 美元,平均報價則超過 260 美元,意味着台積電美股 ADR 當前處於歷史最高位附近的交易價格較華爾街共識預期還有接近 10% 的上行空間。
Needham 的分析師們發佈研報稱,將目標價從 225 美元大幅上調至 270 美元,該機構預計到 2029 年台積電的人工智能 (AI) 業相關務營收將達到 900 億美元,該機構預計,隨着英偉達 Rubin Ultra 和 Feynman 芯片架構硅含量大舉增長,到 2027 年台積電 AI 相關業務營收的複合增速將大幅加快,同比增長率將接近 40%,到 2028 年則將達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