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g Hao's latest prediction: This market will not easily reach its peak, Hong Kong stocks will set new long-term highs, and global liquidity is improving, so we should not be too conservative

知名經濟學家洪灝認為,當前港股行情與以往不同,不會輕易見頂,全球流動性改善將推動港股和美股創新高。他指出,近期政策動向將有助於市場情緒,投資者不應過於保守。此外,外資持續參與中國股票投資,消費品公司股價表現良好,政策刺激下消費數據初顯成效。洪灝建議投資者把握機會,不必等待回調。
知名經濟學家洪灝的觀點歷來受人關注。日前,他以蓮華資產管理合夥人兼投資總監的身份對外發布看法,許多觀點明顯比其他評論人士來的樂觀。
他認為,這一輪港股行情和上一輪不一樣,不會在現在的位置 “見頂”,全世界的流動性都在改善,(這一輪)港股和美股創新高沒有懸念。
支撐行情的一個觀點是政策風向,洪灝直言,近期重要會議上透露出來的政策動向會在情緒上幫到市場,另外,中國的流動性在改善。
洪灝還提示,全球流動性也在改善,很多全球大公司的中期盈利都是超預期,所以投資者不應該太過於保守。
關於互聯網平台日前在外賣市場再次 “開戰”,洪灝認為這是一種互聯網企業的無奈之舉。未來算力新的環境下,他們會重新聚焦 AI。
(部分內容有刪節)
金句:
1、大家不用因為我們曾經在這個指數位置附近見頂回落,就懷疑這次會像上次一樣,這次不一樣,這次我們有很大量的流動性。
2、不僅僅是我們中國的流動性條件在改善,其實全世界的流動性都在改善,所以這個時候,大家不應該太保守的。
3、外資其實一直都在參與中國股票的投資。但是外資參與是短線。外資沒賺到中國股票的錢其實無所謂,留多點籌碼給我們自己。
4、年內,必選消費品的公司股價表現得很好,比如,有一些奶茶股、黃金零售的個股等。這其中或許有部分人買黃金當儲蓄這樣買的原因。
5、上半年的消費數據在刺激政策推動下初顯成效,應該繼續去做這件事。然而最近政策偏向從結構上幫助消費。
6、如果大家就是等回調,等待回調有機會就買入。那其實回調就很難,即使回調也會很淺。
這次行情不會輕易見頂
近期港股市場又向上突破,但港股指數同時觸及了前期的高位附近,於是市場就出現了一些擔心,港股市場是否會再次進入 “高位整固(震盪)” 階段,需要一些重要會議或是重磅政策來打破盤局。
洪灝認為,這次不用太擔心,港股向上的空間還有很大。大家不應該因為上一次指數在這個位置堅定後有所調整,就懷疑這一次也會重複上次一樣的見頂故事。
“這次不一樣,這次我們有很大量的流動性。”洪灝説。
洪灝還認為,近期已經召開的一些重要會議,談了很多內容。比如反內卷,比如過剩產能的調控,比如一些新的消費刺激政策等等。這些都會在投資情緒上幫到市場。
還有,最重要就是,“不僅僅是中國的流動性條件在改善,其實全世界的流動性都在改善,所以這個時候,大家不應該太保守的。”
外資不參與挺好,多留點籌碼給我們
外資行近期對中國和韓國股市的評級,部分中國股票的評級調到了增持,那也有一些海外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部分海外基金經理有所降低了中國股票的配置,該如何看待這之間的矛盾?
洪灝回答説,即便沒有評級提升,外資其實一直都在參與港股的投資。但是外資(多數)參與的中國股票是短線。
海外的對沖基金、多頭基金因為 “合規原因”,很難大幅度的加倉中國股票。尤其是現在的市況,今年漲得非常非常突出的是科技公司或創新藥公司。
“這些漲幅靠前的科技和創新藥公司分分鐘都可能計入外資的限制交易名單。所以外資(謹慎)不參與是不奇怪的,”
洪灝同時又表示,外資沒賺到中國股票錢,其實是無所謂。留多點籌碼給我們自己挺好的。
長線創新高沒有懸念
關於長線看,港股指數能夠衝高到什麼位置的話題?
洪灝表示,未來港股向上突破並創下歷史新高沒什麼懸念,達到新高絕對沒什麼懸念。
現在,指數之所以僵持在這個位置,主要也是因為市場到這個位置,部分資金可能在考慮 “見好就收”。
當然,從整個流動性的環境和大家情緒來看,其實這個股指的位置(阻力不大),最多就是有少許阻力。但股指向上空間依然是有的。
一些經濟數據是超預期的
同時,在圍繞未來可能會有怎樣的扶持政策,會對股市有何影響的問題。
洪灝表示,大家都在觀察。最近有一些經濟數據是超預期的。但是更加受人關注的房地產數據比較一般,講老實話。今年頭三個月的房地產是有反彈的,但是到現在又好像(陷入僵局)。另外,第一輪的國補的消費刺激高峰已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展望第三季度、四季度,經濟是有放緩的趨勢的。
從政策角度,市場會預期政策面是否應該打些提前量去推出一些有針對性政策的。恰好,一般年中的七月份或八月份,會有重要會議定調一下後半年的經濟和政策。去年的大力度刺激政策(9.24)也是九月底推出的,今年下半年,節奏説不定還是這樣。
政策推動消費數據轉好
如果説到期待,今年以來,在補貼政策的帶動下,可以看到消費數據是比較好的。今年行情裏,必選消費品是表現得比較好的。
比如,有一些奶茶股、黃金零售的個股比較強。部分人買黃金是當儲蓄這樣來買的。一些創新藥品(表現)也是表現非常好。
上半年,消費數據在刺激政策推動下初顯成效,應該繼續去做這件事。然而我們看到最近政策偏向,都是從結構上幫助你消費。比如前期宣佈的新生兒的補助。
這一點也是回應了長期以來經濟學者界的呼籲,政策可以多做一些,比如:幫助生育,幫助退休,醫療保險,最低工資的提高等等,或許未來更多的利好政策可能落地。
互聯網巨頭或重聚焦主業
關於互聯網巨頭的外賣大戰一方面刺激了消費,但也令人擔心競爭 “過頭”,影響公司表現,兩種看法和説法都非常盛行。
洪灝認為,互聯網大平台這樣做,其實是不得以。從行業內公司角度,大家都不想看到利潤減少。雖然從消費者來説,現在買杯奶茶,一元或者一元半就可以買到,很開心,但這次互聯網公司的投入很大,阿里系據説要投入五百億,京東説要投幾百億,這都是被迫的。
互聯網公司加強傳統業務,可能和 AI 技術方面並沒有太多突破有關。因為沒有太多的技術上的突破,所以這些互聯網大公司在算力投入達到極限(或是受到外部限制),只能找其他東西來發展自己的業務。只能是這樣解釋,否則沒有錢賺的生意為什麼要去做啊。
但是前幾天,英偉達可以再次向中國銷售 H20 的芯片。在這樣的情況下,突然之間就看到一些互聯網公司的股價上了很多了。這就説明,在這新的環境下,新芯片可以獲得的環境下,這些平台可以重新專注到 AI 上去,而不是大家為了兩毛錢去搶得頭破血流。
不要太保守
對於海外和美股的投資,洪灝也有一些解讀。
他認為,如果你看技術、看倉位、看情緒,美股是需要有一個調整的。但可能相當部分人和機構倉位都不重,也就是説(看調整的資金)是沒有倉位的。所以,美股可能也會選擇向上升,而空倉的機構就不得不焦慮。
所以現在大家就是等回調,如果回調那我們就買入。如果大家都是這樣的心態等,那其實回調就很難,即使回調也會很淺。
洪灝還説,早在今年 5 月份,他就判斷關税最壞的情景已經過去了。當然甚至認為恒指今年還會更高的新高點。
現在,市場都認為關税不會像曾經預料的那麼差。比如現在達成關税都是 15%。 中國製造業的優勢很難因為這個幅度的成本上升而消失。
所以,未來只要沒有特別大的 “壞消息”,市場就會順着流動性改善的方向繼續改善估值。
當然短期也會有一些干擾。比如白宮又説要炒了鮑威爾,這些(説法)是很傻的。如果他這樣做就更傻了,如果沒有那麼傻,考慮到看多大公司報出的盈利都是超預期的,同時資金非常非常充足。不應該太過保守的。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