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vidia's A Startup With Apple's Margins - AMD's Just Priced Like One

英偉達和 AMD 的市盈率均在 40 倍的前瞻性收益範圍內,但它們的財務狀況卻截然不同。英偉達擁有 58% 的營業利潤率和 430 億美元的淨現金,使其在人工智能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相比之下,AMD 的營業利潤率僅為 10%,並且依賴於傳統業務,這引發了對其估值的擔憂,儘管其估值幾乎與英偉達相同,但缺乏相應的基本面。投資者可能對 AMD 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潛力過於樂觀,導致其估值在沒有證明結果的情況下可能並不合理
乍一看,超微半導體公司(NASDAQ: AMD)和 英偉達公司(Nvidia Corp. NVDA)似乎屬於同一估值範圍。兩者的前瞻市盈率均在 40 倍左右。但相似之處到此為止——定價差異由此開始。
利潤率至關重要——而英偉達的利潤率無人能及
英偉達不僅在增長——它是一台利潤機器。憑藉 58% 的營業利潤率、86% 的過去 12 個月收入增長,以及 430 億美元的淨現金資產負債表,英偉達的運營方式類似於 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但增長速度卻像一家擁有超過 30% 營業利潤率和大量現金的初創公司。支付 40 倍前瞻市盈率的投資者清楚自己在購買什麼: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者,擁有無與倫比的定價能力、規模和生態系統控制力。
另請閲讀:Dan Ives 挑選 2025 年下半年的 5 只股票:英偉達、Palantir、微軟等:‘科技的黃金時代伴隨人工智能革命而來’
另一方面,AMD 仍在努力證明自己屬於同一水平。是的,收入正在反彈(過去 12 個月增長 21.7%),而且 MI300 芯片為進入人工智能加速器市場提供了可信的切入點。但 AMD 的 10% 營業利潤率則描繪了一個不同的圖景。該公司仍然受到傳統業務的拖累——個人電腦、遊戲和嵌入式設備——這些業務尚未從人工智能的繁榮中獲得實質性收益。
AMD 的估值假設它已經獲勝——真的如此嗎?
那麼,為什麼 AMD 的前瞻市盈率為 42.9 倍,幾乎與英偉達的 39.5 倍相同?
答案可能是過於樂觀的預期。投資者在沒有等待確認的情況下,已經將其估值定在了全面的人工智能突破上。AMD 的估值暗示它已經在英偉達的水平上,但基本面並不支持這個説法。至少目前不支持。
這並不意味着 AMD 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只是意味着它的價格反映了一個尚未實現的勝利。直到 AMD 證明其人工智能收入能夠擴展——並且其利潤率能夠跟上——當前的估值可能更多是希望而非實質。
在一個痴迷於人工智能主導地位的市場中,英偉達的估值是合理的。AMD 的估值看起來像是借來的——如果結果無法支持炒作,賬單可能會到期。
- 英偉達的 H20 中國戰略:Cramer 的 ‘巨大’ 呼籲引發 150 億美元的人工智能狂潮
照片來源:sdx15 / Shutterstoc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