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nsen Huang's keynote speech at the Chain Expo: Taking off the leather jacket, putting on the Tang suit, opening in Chinese

黃仁勳在鏈博會演講中強調英偉達在 AI 計算領域的進步,回顧了從 GPU 到通用計算的歷程。他表示,英偉達的系統和算法經過多次迭代,成為全球 AI 生態的驅動平台。他首次用中文演講,表達了對中國供應鏈的讚賞,並提到英偉達的成就源於早期的 GPU 開發,開啓了加速計算的新紀元。
黃仁勳表示,英偉達始於 GPU,在發展的過程中打開了通用計算的大門,為人類的 AI 奠定了基礎,“從 Kepler 架構,到最新的 Blackwell 架構,英偉達在人工人工智能計算方面取得了進步。 我們的系統和算法歷經了成百上千次的迭代,讓英偉達成為一個驅動全球 AI 生態的計算平台。”
我很榮幸出席鏈博會,中國供應鏈是一個奇蹟,這也是我首次有機會向供應鏈企業展示、介紹英偉達。
我在美國長大,學到了很多漢語,但是今天要用中文演講,我非常緊張。
各位來賓、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這次來到中國。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鏈博會,規模非常大,氣氛也很熱烈,充分體現了中國對創新的堅信,並激勵了工匠精神的繁榮。
我現在要用英語講完我的演講的剩餘部分,不會在剩下的時間裏折磨你們。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裏。
這一切始於很久以前。英偉達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型初創公司,我們為 PC 產品帶來了 3D 顯示技術,因此催化了世界上最大的娛樂產業之一的 PC 遊戲產業,這令人自豪。
我們的成就建立在先驅者的基礎上,1999 年,我們首次開發出了 GPU 硬件——全世界首個可編程圖形處理器,打開一扇新的大門,進入到一個加速計算的新時代。將 GPU 轉換為通用計算引擎,這為AI 時代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數十年前,英偉達 GPU 的問世,點燃了人工智能的燎原之火。在此之前,相關軟件都是基於 CPU 來運行,而現在,AI 的學習都基於 GPU的並行計算,這是一種轉變,從人類編程的邏輯,轉換成機器學習智能,同時也是計算機產業的重啓。
2016 年,英偉達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注:2016 年,黃仁勳親自為 OpenAI 交付全球第一台 DGX-1),我也參與了交付的工作,交付對象當時還是位於美國舊金山的一家小型、不為人知的初創公司,當時他們在做 AlexNet的相關探索。
從 Kepler 架構,到最新的 Blackwell 架構,英偉達在人工智能計算方面取得了進步。 我們的系統和算法歷經了成百上千次的迭代,讓英偉達成為一個驅動全球 AI 生態的計算平台。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每一個行業,這其中包括科學研究,也包括像中國的一些標誌性的平台,比如微信、支付寶,還包括路上行駛的自動駕駛汽車,以及人們手中的智能手機,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力量,我很期待它在醫療影像診斷技術的應用,這將會改善全球的醫療保健能力。
中國的開發者、創業者正在推動 AI 的快速創新,現在有 100 萬名開發者投身這一領域,像 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他們開發的產品都是世界級的,推動了全球人工智能的發展。
中國的開源 AI 是全球進步的催化劑,以至於全世界各個行業都有機會加入到 AI 革命當中,開源很關鍵,對人工智能的安全也至關重要,所以我們需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的全球國際標準合作。
今天,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基礎設施,就像 AI 革命之前,電力和互聯網的重要性一樣。
從供應鏈的角度看,它改變了我們構建和運輸物品的方式。目前,中國有數百個模擬數字孿生的研究項目,用於設計、優化工廠建設,很多機器人是通過英偉達的 Omniverse 訓練出來的,這是一個虛擬世界,可以有效保障安全。下一波能夠理解物理世界,並且執行任務的 AI 將在 10 年內出現,它將徹底改變現有的工廠模式,與人類並肩工作,製造智能產品。
人工智能將改變每個行業、公司產品和服務,並引發新的工業革命和增長機遇。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