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Q2 earnings season for US stocks kicks off: Market expectations for a sharp decline in profits, tariffs become a key swing factor, and four major themes worth 关注

華爾街見聞
2025.07.15 09:2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受關税影響,目前市場預期標普 500 成分股第二季度盈利將增長 5%,是自 2023 年第四季度以來利潤增長最慢的一次。美銀認為,市場近期反彈表明企業未來幾周公布的業績可能被低估,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四大主題:資本支出指引、裁員情況、外匯影響以及《大美麗法案》的影響。

美股第二季度財報季正式啓動,市場預期顯著降温,投資者面臨盈利增速大幅放緩與關税不確定性的雙重挑戰。

根據 FactSet 7 月 3 日發佈的數據,分析師預計標準普爾 500 指數成分股公司第二季度盈利將增長 5%——這將是自 2023 年第四季度以來利潤增長最慢的一次。

儘管第二季度關税相關不確定性達到頂峯,但市場近期反彈表明企業未來幾周公布的業績可能被低估。美銀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四大主題:資本支出指引、裁員情況、外匯影響以及《大美麗法案》的影響。

關税衝擊,盈利預期大幅下調

根據 FactSet 7 月 3 日發佈的數據,分析師預計標準普爾 500 指數成分股公司第二季度盈利將增長 5%——這將是自 2023 年第四季度以來利潤增長最慢的一次,較第一季度 13% 的強勁增長大幅回落。11 個行業中,6 個行業預計實現同比增長,通信服務和信息技術行業領漲。5 個行業預計出現同比下降,能源行業跌幅最大。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美銀分析師在 7 月 13 日的報告中表示,自 4 月以來,受關税政策公佈及經濟數據意外走弱影響,分析師下調預期的幅度超過往常。過去三個月,分析師對第二季度預期的下調幅度達到 4%,高於通常季度 3% 的歷史平均水平。

但早期發佈財報的公司開局表現強勁,已公佈業績的 21 家標準普爾 500 公司中,71% 在每股收益方面超出預期,81% 在銷售方面超出預期,67% 在兩項指標上都超出預期——這是自 2021 年第二季度以來早期報告者表現最佳的季度。

考慮到標普 500 指數每股收益不及預期的情況在過去十年僅出現過兩次,美銀目前預計預測二季度每股收益將小幅超出預期 2%(達到 64 美元,同比增長 6%)。

增長範圍較窄

美銀表示,本季美股增長範圍預計較窄,剔除科技與通信服務行業則為負增長。

分析師目前預計,科技和通信服務板塊預計將推動本季度盈利增長,兩個板塊合計增長 20%。然而,排除這兩個板塊後,標準普爾 500 指數盈利增長預計為負 3%。11 個板塊中僅有 5 個預計實現正增長,較上季度的 8 個明顯減少。

大型科技公司的預期修正仍然最為強勁,這使得 “七姐妹” 與 “其他 493 家公司” 的增長率預期收斂時間推遲至 2026 年。

企業指引趨勢改善,關税影響成為關鍵搖擺因素

美銀表示,在經歷年初的疲軟開局後,近期美股業績指引有所改善:3 個月指引比率(超出預期與低於預期的每股收益指引數量之比)目前已回升至平均水平 0.8 倍。

儘管有少數公司撤回了業績指引,但遠未達到新冠疫情期間的信息真空狀態:上個季度,近 30% 的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公司提供了年度每股收益指引,而 2020 年二季度這一比例僅為 10% 左右。儘管政策不確定性仍較高,但每股收益離散度(衡量盈利不確定性的指標)與歷史水平相比仍低得驚人。

但關税協議的不確定性仍是一個關鍵波動因素。美銀估計,在未採取任何緩解措施的情況下,關税可能對標準普爾 500 指數營業收入造成約 5% 的直接衝擊。

根據美銀全球研究調查,25% 的基本面分析師預計價格上漲將覆蓋大部分關税增長,21% 預計企業難以提價,其餘 54% 預計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價和利潤率壓縮。資本密集型行業更有可能將關税轉嫁給終端消費者。

四大主題值得關注

美銀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四大主題:資本支出指引、裁員情況、外匯影響以及《大美麗法案》的影響。

資本支出方面,美銀目前預計未來六個月增加資本支出的 CEO 比例在二季度降至 28%,為新冠疫情以來最低水平,

但在不確定性背景下,超大規模科技公司的表現至少目前仍保持強勁。超大規模公司 (hyperscalers) 繼續強調 AI 投資週期完全保持活躍。該羣體第一季度資本支出同比增長 62%,預計 2025 年仍將增長 37%,遠超指數其餘部分的 4% 預期增長。

統計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標準普爾 500 指數成份股公司的資本支出維持在 15% 左右的中等水平,其中近 90% 的增長由 “七姐妹”(Mag 7)和科技行業推動。市場其他板塊的資本支出增長雖低但仍為正。

美銀認為,本財報季可以密切關注是否有進一步放緩的跡象,但一個積極信號是,目前並未看到企業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及項目延遲的情況顯著增加。

就整體而言,目前裁員風險仍然可控。

儘管年初裁員有所增加,但近幾個月已有所下降。大型美股公司的裁員提及次數保持相對較低水平。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企業討論的關税緩解策略主要集中在定價和採購轉移而非裁員。

外匯方面,美銀統計顯示,美元每貶值 10%,美股 EPS 將提升 3%。隨着美元持續下跌,估計外匯在第二季度提供 60-70 個基點的助力,而第一季度為 110 個基點的阻力。按板塊來看,科技股預計獲得最大助力 (130 個基點),其次是材料股 (90 個基點)。

《大美麗法案》(OBBBA) 的影響也將成為關注重點,儘管關税和赤字問題仍意味着通脹和利率面臨有限緩解,自由現金流依然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