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man Sachs: Three major obstacles suppressing the dollar's ability to regain its "safe-haven" status

華爾街見聞
2025.07.10 07:4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高盛發現,今年當美股下跌時,美元跟着貶值的概率比過去十年高兩倍多,徹底打破了 “越恐慌越買美元” 的老規矩。這背後有三個關鍵原因:美國政策搖擺不定讓外資不安、全球資金更愛分散投資和財政風險陰雲不散。該行認為,美元弱勢週期仍可能延續,並繼續表現為 “風險” 貨幣。

美元傳統的避險地位今年遭遇重大挑戰,“避險天堂” 頭銜仍難以迴歸。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高盛最新報告顯示,美元正經歷數十年來最顯著的避險屬性弱化週期——今年當美股下跌時,美元同步貶值的概率較過去十年飆升逾兩倍,這迫使全球投資者重構外匯對沖策略。政策不確定性、美國回報率優勢收窄及資本流動轉向三大因素,正形成持續壓制美元的力量。

高盛策略師 Karen Reichgott Fishman 和 Lexi Kanter 在研報中寫道,儘管近期美元與風險資產的相關性已呈現正常化跡象,分析師認為美元仍可能繼續表現為 “風險” 貨幣( “riskier” currency)。該投行建議外國投資者增加外匯對沖,美國投資者則應減少對日元、瑞郎、歐元等防禦性貨幣的對沖,以應對這一結構性變化。

避險屬性弱化成新常態

今年,美元在美股回調時頻繁貶值。

高盛數據顯示,截至 7 月初的 27 周內,股匯雙跌現象出現頻次較 2014-2024 年均值高出兩倍有餘。當週美股下跌時,美元同步走低的概率從歷史均值 16% 躍升至 33%。

更為嚴重的是,股票、美國國債和美元三者同時下跌的情況也較以往更加頻繁,這被視為美國資產整體吸引力下降的關鍵信號。高盛策略師 Karen Reichgott Fishman 和 Lexi Kanter 在報告中指出,這種模式反映出美國資產 “安全港” 地位的削弱。

三大阻力制約美元復甦

高盛分析認為,美元難以快速恢復傳統避險屬性的主要原因在於政策不確定性居高不下。從關税政策到美聯儲獨立性等問題都存在變數,投資者需要看到更加可預測和友好的政策環境,才會重新依賴歷史上已建立的相關性關係。反覆無常的政策只會讓投資者望而卻步。

此外,資本分散化趨勢增強,美國回報前景的優勢地位減弱也強化了投資組合多元化的理由。高盛此前研究顯示,資金流動在美元表現不佳中發揮了更大作用,對非美元市場更大的邊際需求應該會允許外匯繼續偏離週期性基本面,即使美股前景看起來更加積極。

同時,財政擔憂也可能重新抬頭,正如 5 月底短暫出現的情況。但若債務問題再現,這可能重新激活 “利差擴大 - 美元貶值” 的負反饋循環。,加劇資本回流和美債拋售的擔憂。

外匯對沖策略調整勢在必行

高盛的量化分析揭示了外匯對沖策略有效性的顯著變化。據報告,過去 6 個月外國投資者持有外匯對沖的美股平均收益顯著高於無對沖策略,這與近年來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分析顯示,歐洲投資者從對沖策略中獲得的收益最大,即使是加拿大投資者也能看到更好的結果。從風險角度來看,外匯已成為多資產投資組合方差的更大貢獻因素,進一步支持了對沖策略的合理性。

不過高盛也指出,對沖成本一直是部分投資者的限制因素。但美聯儲重新降息至少可能鼓勵那些國內利率較低地區的投資者開始進行更重大的調整,如日本。

美元貶值週期或將延續

儘管高盛並不認為美元避險吸引力會發生永久性轉變,當前環境類似 2017 年温和貶值,而非歷史暴跌期。

然而,當下通向美元走弱的路徑增多,以及迴歸非典型相關性的幾率上升,使風險偏向於比目前預期更大幅度和更持久的貶值。

若形成 “資金逃離→美元跌→更多人逃離” 的循環,貶值力度和時長可能遠超預期。就像超市打折引發搶購,美元走弱本身會吸引更多拋售。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台。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台▪年度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