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 the price increase wave star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arclays: Retail is expected to start raising prices comprehensively from July!

華爾街見聞
2025.07.09 09:3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巴克萊預計,承擔 30% 更高關税的貨物將在 6 月底或 7 月初到達美國港口,並在 7 月底的返校季節開始進入商店,因此更廣泛的關税相關漲價效應將從 6 月至 7 月開始顯現。儘管 5 月 CPI 數據表現温和,但關税導致的價格傳導效應即將顯現,預計核心 CPI 將因關税升至 3.6%。

特朗普關税帶來的通脹壓力,預計將從 7 月開始大規模顯現?

據追風交易台最新消息,巴克萊援引 NLP 分析和一線市場情報稱,美國零售商將從 7 月初開始大規模漲價,重點聚焦返校購物季。報告指出,承擔 30% 更高關税的貨物將在 6 月底或 7 月初到達美國港口,並在 7 月底的返校季節開始進入商店,因此更廣泛的關税相關漲價效應將從 6 月至 7 月開始顯現。

這將推動通脹在今年下半年回升。巴克萊表示,儘管 5 月 CPI 數據表現温和,但關税導致的價格傳導效應即將顯現,預計核心 CPI 將因關税升至 3.6%。

幾乎所有企業都在討論漲價、降庫存

報告顯示,對標普 1500 企業的財報電話會議的 NLP 分析發現,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報告季節中,關税和貿易討論佔據了約 90% 的電話會議記錄,遠超 2002 年以來的歷史水平。平均而言,每次電話會議提到"貿易"和"關税"超過 12 次。

值得注意的是,"價格"和"提價"的討論變得更加突出,使得 2025 年第二季度的覆蓋率達到 78%,幾乎與 2008 年底和 2009 年初的 79% 峯值持平。企業高管在當前報告季度更頻繁地描述價格為"高"或"增加",而較少提及"低"或"有競爭力"的價格。

這類價格討論的淨值("高"減去"低")與標題 CPI 同比變化(按季度平均值)有很好的相關性,相關係數達到 0.77,表明可能即將發生漲價行為。

同時,許多企業的庫存積累可能導致這些公司推遲立即提價,以便先消化庫存。描述庫存為"更多"、"增加"、"上升"、"額外"、"增量"的討論增加,而描述庫存減少或"下降"或"低"的覆蓋率較上季度下降。

根據報告,沃爾瑪是第一家表示需要提價以幫助緩解關税成本影響的主要零售商,表示這些成本將從 5 月底開始流入,並在 6 月更全面地傳導。隨後,大多數投資級零售商表示提價將是最後的手段,正在考慮其他緩解措施。

7 月開始,返校季和假日季將迎來漲價潮

根據訂單流的時間安排,巴克萊預計,承擔 30% 更高關税的貨物將在 6 月底或 7 月初到達美國港口,並在 7 月底的返校季節開始進入商店。儘管一些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在線賣家早在 4 月就開始提高價格,但這類行動和零售商相對於更廣泛的零售格局來説相當有限。

因此,預計更廣泛的關税相關漲價效應將從 6 月至 7 月開始顯現。

即將到來的返校季很可能會看到美國零售業廣泛漲價,通脹壓力來自 7 月初開始的關税(7 月 4 日那周開始設定),並在 8 月初免税假日和返校銷售季之前全面生效。

通脹壓力驟升

巴克萊經濟研究部門稱,今年美國通脹預測的主導因素將是關税,估計美國貿易加權關税率已從年初的 2.5% 躍升至約 14-15%,增加了 12 個百分點的進口成本。

報告認為,儘管 5 月 CPI 數據疲軟引發質疑,但基準假設是這些額外成本中約 50% 將通過更高的零售價格轉嫁給最終消費者

這將使今年的核心通脹上升約 70 個基點,預計核心 CPI 通脹將從 6 月開始加速,關税效應在初秋達到峯值,使年底核心 CPI 通脹率達到約 3.6%。

美聯儲調查也支持這些假設。

紐約聯儲調查發現,三州地區約 75% 的企業打算將部分關税相關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其中近一半表示轉嫁率為 50% 或更高。同樣,亞特蘭大聯儲調查發現,企業能夠且願意在不降低當前需求水平的情況下,平均將 50% 的成本增加轉嫁到價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