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igroup: The long-term fundamentals of the US stock market are solid, with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s being the main driver of rising profit margins

智通財經
2025.06.23 08:2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花旗發佈報告稱,長期看好標普 500 指數的基本面,認為勞動生產率提升是利潤率上行的主要驅動力。自金融危機以來,標普 500 成分股的 EBITDA 利潤率改善中超過一半歸因於生產率提高。報告指出,生產率增長與利潤率變化的相關性更強,技術創新和服務型企業比例提升等因素推動了美國勞動生產率的結構性上升。

智通財經 APP 獲悉,花旗於近日發佈了一份美國股票策略報告。花旗認為,利潤率的提高支撐了美國股票估值倍數的上升。儘管不同行業與個股的利潤率驅動因素各異,但從整體上看,自金融危機以來,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公司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率 (EBITDA 利潤率) 的改善中有超過一半可能歸因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花旗指出,研究表明,實際 GDP 和非農勞動生產率與標普 500 指數 EBITDA 利潤率的變化有着相似的相關性。但與 GDP 相比,生產率增長與利潤率的領先關係似乎更大,也能更好地解釋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利潤率的重大變化。該行補充稱,經濟基本面軌跡對利潤率具有直接影響,而生產率則更多通過滯後關係發揮作用。

具體來説,花旗表示,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標普 500 指數的 EBITDA 利潤率呈上升趨勢。技術創新與整合、向輕資產模式轉型、以及服務型企業佔比提升,均對利潤率提升產生積極影響。這些因素也推動了美國勞動生產率的結構性上升,使其與德國、法國等發達經濟體產生分化。

在研究中,花旗建立了 EBITDA 利潤率與非農勞動生產率的線性迴歸模型,由此推導標普 500 指數的估算盈利能力。結果表明,自金融危機以來,非農勞動生產率可解釋標普 500 約 55% 的 EBITDA 利潤率改善趨勢。

此外,花旗還指出,無法解釋的 EBITDA 利潤率與三類因素密切相關:通脹、產能與資本、以及產出量。其中,通脹差異 (例如產品定價與投入成本通脹之間的差異) 比任何單一通脹指標更為重要。產能利用率與資本支出可提升非勞動生產率。最後,產出指標如真實 GDP 與工業產出對於規模經濟也十分關鍵。

花旗表示,通脹、產能、資本支出與產出量等因素,與美國勞動生產率的結構性趨勢一道,共同決定了標普 500 指數的利潤率表現。短期來看,大流行後生產率增速趨穩,可能有助於利潤率維持在高位,但擴張勢頭放緩。若消費者支出走弱、或關税抬高投入成本,通脹可能成為不利因素。產出趨勢仍存在不確定性。但產能利用率見底與資本支出意願上升,可能形成部分支撐。

總體而言,花旗稱,其依然看好標普 500 指數的長期基本面,並認為勞動力生產率持續提升將支持利潤率。不過,2025 年仍需克服一些挑戰,如關税直接衝擊、或政策不確定性間接影響消費與企業信心。這也反映在該行對標普 500 指數全年每股收益 (EPS) 預測的下調上,並預期市場將對一致預期做進一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