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nsen Huang invests heavily in AI, with 49 transactions in a year

英偉達在 2024 年加大了對 AI 的投資力度,參與了 49 輪融資,較 2023 年的 34 輪顯著增加。其旗下的 NVentures 基金也參與了 24 輪交易。投資領域包括大語言模型、自動駕駛等,主要集中在美國企業。英偉達的投資包括 OpenAI 和 xAI 等知名公司,單筆融資超過 10 億美元的企業有 5 家。
智東西 6 月 20 日消息,英偉達的 AI 投資版圖正在加速擴張!
全球知名投資追蹤機構 PitchBook 的數據顯示,英偉達在 2024 年加大了風險投資力度,參與了 49 輪 AI 相關公司融資,2023 年為 34 輪,2023 年之前的四年英偉達共計才參與了 38 輪。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投資還不包括其旗下企業風險投資基金 NVentures 的投資,NVentures 在 2024 年參與了 24 輪交易,2022 年僅參與 2 輪。
具體來看,2023 年以來,英偉達參與的融資中單筆融資超過 10 億美元的企業共 5 家、獲得數億美元的共 12 家、融資剛超過 1 億美元的有 8 家,涵蓋的領域包括大語言模型、多模態大模型、自動駕駛、機器人、算力、量子技術等。
從地域來看,英偉達投資的絕大多數都為美國企業,有少數幾家英國、法國、日本企業。
以下是自 2023 年以來英偉達參與融資超過 1 億美元的初創公司名單,按融資金額從高到低排列:
5 家拿下過億美元:Inflection、Scale AI 被微軟、Meta 挖走創始人
5 家獲英偉達投資的企業,單筆融資額均超過 10 億美元,不僅包含 OpenAI、xAI 等大模型頂流,還有 Inflection、Scale AI 等創企,此前因創始人分別被微軟、Meta 挖走引起熱議。
1、OpenAI:2024 年 10 月,英偉達首次投資 OpenAI,併為其 66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473.19 億元)的鉅額融資提供了 1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7.17 億元),當時 OpenAI 的估值達到 157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1256.12 億元)。
2、xAI:2024 年 12 月,英偉達參與了埃隆·馬斯克旗下 xAI 的 6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430.17 億元)融資。這筆交易表明,並非所有 OpenAI 的投資者都遵循了其不再支持任何直接競爭對手的要求。
3、Inflection:2023 年 6 月,英偉達成為 Inflection 13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93.2 億元)融資的幾位領投者之一。同時,這筆也是英偉達首批重要的 AI 投資之一。Inflection 由谷歌 DeepMind 創始人 Mustafa Suleyman 於 2022 年 3 月創立。
但不到一年後,微軟聘請了 Inflection AI 三位創始人中的兩位,並斥資 6.2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44.45 億元)獲得 Inflection 的非獨家技術授權,導致這家創企員工數量大幅減少,未來前景也更加不明朗。
4、Wayve:今年 5 月,英偉達參與了這家英國初創公司 10.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75.29 億元)的融資 。Wayve 成立於 2017 年,專注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正在英國和舊金山灣區測試其車輛。
5、Scale AI:2024 年 5 月,英偉達與 Accel、亞馬遜、Meta,向 Scale AI 投資 1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71.7 億元)。Scale AI 成立於 2016 年,為企業提供用於訓練 AI 模型的數據標記服務,此輪融資使 Scale AI 估值接近 14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003.73 億元)。
但就在上週,Meta 確認以 143 億(摺合人民幣約 1025.24 億元)美元收購 Scale AI 49% 的股份,使後者估值達到 29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2089.16 億元),同時 Scale AI 創始人兼 CEO 亞歷山德·王(Alexandr Wang)將加入 Meta 領導其新成立的 “超級智能實驗室”。
12 家拿下數億美元,4 家創企獲連投
12 家創企拿下數億美元融資,包含人形機器人頂流 Figure AI、“英偉達親兒子” CoreWeave,還有被英偉連投的法國大語言模型開發商 Mistral AI。
1、Crusoe: 2024 年 11 月,該公司籌集了 6.86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49.28 億元),由 Founders Fund 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英偉達。Crusoe 成立於 2018 年,並被選定為總投資 500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3.66 萬億元)的 “星際之門” 唯一開發商和運營商。
2、Figure AI:2024 年 2 月,AI 機器人初創公司 Figure AI 從英偉達、OpenAI Startup Fund、微軟等公司處獲得了 6.7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48.49 億元)B 輪融資。此輪融資後,公司估值達到 26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86.41 億元)。Figure AI 成立於 2022 年,曾於 2024 年發佈首個 OpenAI 大模型加持的機器人 demo,今年宣佈終止與 OpenAI 協議。
3、Mistral AI:今年 6 月,英偉達第二次投資 Mistral,這家法國大語言模型開發商以 6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430.17 億元)的估值籌集了 6.4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45.88 億元)B 輪融資。Mistral AI 是一家法國創企,成立於 2023 年,由前 DeepMind 和 Meta 研究人員成立,專注於開源模型開發。
4、Lambda:今年 2 月,提供模型訓練服務的雲提供商 Lambda 完成了 4.8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34.41 億元)D 輪融資,估值達 2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79.24 億元)。本輪融資由 SGW 和 Andra Capital Lambda 共同領投,英偉達等跟投。Lambda 成立於 2012 年,其業務很大一部分涉及租賃搭載英偉達 GPU 的服務器。
5、Cohere:今年 6 月,英偉達參與了 Cohere 的 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35.85 億元)融資,Cohere 是一家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大型語言模型提供商,成立於 2019 年。英偉達曾於 2023 年首次投資了 Cohere。
6、Perplexity:英偉達於 2023 年 11 月首次投資 Perplexity,並參與了這家 AI 搜索引擎初創公司的後續每一輪融資,包括去年 12 月份的 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35.85 億元)融資,該輪融資對該公司的估值為 9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645.26 億元)。Perplexity 成立於 2022 年,其主要開發基於大語言模型的對話式應答引擎和搜索引擎。
7、Poolside:2023 年 10 月,AI 編碼助手初創公司 Poolside 宣佈獲得 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35.85 億元)融資,由貝恩資本領投,英偉達跟投,Poolside 的估值達到 3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215.09 億元)。Poolside 成立於 2023 年初,總部在法國巴黎。
8、CoreWeave:2023 年 4 月,英偉達投資了這家 AI 雲計算提供商 CoreWeave,當時 CoreWeave 籌集了 2.21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5.84 億元)的資金。此後,CoreWeave 的估值已從約 2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43.39 億元)躍升至 19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362.21 億元),該公司已申請 IPO。CoreWeave 成立於 2017 年,允許其客户按小時租用英偉達 GPU。
9、Together AI:今年 2 月,英偉達參與了該公司 3.0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21.87 億元)的 B 輪融資,該公司成立於 2022 年,提供用於構建 AI 模型的雲端基礎設施。此輪融資對 Together AI 的估值為 33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236.69 億元),由沙特阿拉伯風險投資公司 Prosperity7 和 General Catalyst 共同領投,英偉達跟投。2023 年,英偉達首次投資了該公司。
10、Sakana AI: 今年 9 月,英偉達投資了這家日本初創公司,該公司利用小型數據集訓練低成本的大模型。該公司成立於 2023 年,完成了約 2.14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5.34 億元)的 A 輪融資 ,估值達 1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07.54 億元)。
11、Imbue:Imbue 是一家成立於 2021 年的 AI 研究實驗室,其正在開發能夠推理和編碼的 AI 系統,並於 2023 年 9 月從英偉達、Astera Institute 和前 Cruise 首席執行官 Kyle Vogt 等投資者那裏籌集了 2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4.34 億元)。
12、Waabi:今年 6 月,這家自動駕駛卡車初創公司完成了 2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4.34 億元)的 B 輪融資,由現有投資者 Uber 和 Khosla Ventures 共同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英偉達、沃爾沃集團風險投資公司和保時捷汽車控股公司。Waabi 是 2021 年由前優步自動駕駛部門首席科學家 Raquel Urtasun 創立。
8 家超過 1 億美元,視頻生成頂流在列
8 家企業獲得超過 1 億美元融資,涵蓋聊天機器人、量子技術、醫療領域大模型、視頻生成等企業。
1、Ayar Labs:2024 年 12 月,Nvidia 向 Ayar Labs 投資了 1.5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1.11 億元),該公司成立於 2015 年,致力於開發光學互連技術,以提高 AI 計算和電源效率。這是英偉達第三次投資這家初創公司。
2、Kore.ai:這家開發企業級 AI 聊天機器人的初創公司於 2023 年 12 月籌集了 1.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0.75 億元)。 除了英偉達,參與此次融資的投資者還包括 FTV Capital、Vistara Growth 和 Sweetwater Private Equity。Kore.ai 成立於 2014 年。
3、Sandbox AQ:今年 4 月,英偉達與谷歌、法國巴黎銀行等公司,向 Sandbox AQ 投資 1.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0.75 億元)。Sandbox AQ 是一家從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分拆成立的美國量子技術公司,致力於開發用於處理複雜數值分析和統計計算的大型量化模型(LQM)。這筆投資使 Sandbox AQ 的 E 輪融資額增至 4.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32.26 億元),公司估值也達到 57.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412.25 億元)。
4、Hippocratic AI:這家初創公司成立於 2023 年,正在開發用於醫療保健的大語言模型,並於今年 1 月宣佈完成 1.41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0.11 億元)的 B 輪融資,估值達 16.4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17.59 億元),領投方為 Kleiner Perkins、英偉達,原投資者 Andreessen Horowitz、General Catalyst 等均參與了此輪融資。該公司聲稱,其 AI 解決方案可以處理面向患者的非診斷性任務,例如術前程序、遠程患者監護和預約準備。
5、Weka:今年 5 月,英偉達向 AI 原生數據管理平台 Weka 投資了 1.4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0.04 億元), 此輪融資使這家硅谷公司的估值達到 16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14.712 億元)。Weka 成立於 2014 年。
6、Runway:2023 年 6 月,為多媒體內容創作者打造生成式 AI 工具的初創公司 Runway 從英偉達、谷歌和 Salesforce 等投資者那裏籌集了 1.41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10.11 億元)的 C 輪融資。AI 視頻生成 “頂流” Runway 成立於 2018 年。
7、Bright Machines: 2024 年 6 月,英偉達參與了智能機器人和 AI 驅動的軟件初創公司 Bright Machines 的 1.26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9.03 億元)C 輪融資。Bright Machines 成立於 2018 年。
8、Enfabrica:2023 年 9 月,英偉達參與了網絡芯片設計公司 Enfabrica 的 1.2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8.96 億元)B 輪融資。Enfabrica 成立於 2019 年。
結語:英偉達投資目標 加速擴大 AI 生態系統
自 2022 年底 ChatGPT 推出至今,到當下生成式 AI 的競爭愈發多元化,英偉達的收入、盈利能力和現金儲備都大幅飆升。在此期間,英偉達正利用這些不斷膨脹的財富大幅增加了對各種初創企業的投資,尤其是對 AI 初創企業的投資。
英偉達此前曾透露,其企業投資的目標是通過支持其認為是 “遊戲規則改變者和市場創造者” 的初創公司來擴大 AI 生態系統。從其投資也可以看出,AI 相關企業的地域、成立時間、所屬領域的跨度都極為廣泛。
本文作者:程茜,來源:智東西,原文標題:《黃仁勳狂投 AI,一年 49 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