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s AI/AR glasses about to explode? Goldman Sachs: Will replicate the explosive growth path of TWS earbuds, with sales reaching 7 million units by 2030!

華爾街見聞
2025.06.18 12:5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高盛表示,隨着價格門檻急速下降將為大規模普及鋪平道路,預計 AI/AR 眼鏡平均售價將從 2025 年的 306 美元持續下降至 2030 年的 192 美元。此外,AI 功能的不斷完善正成為產品差異化的關鍵,Rokid 眼鏡將接入通義千問等多個大模型,Meta 的產品則搭載自研 AI 模型。

AI/AR 眼鏡——消費電子行業的下一個增長引擎正在啓動。隨着價格持續下降、功能不斷完善、生態逐步成熟,高盛預測其增長軌跡與 TWS 耳機在 2017-2023 年的爆發期如出一轍。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中國 AI/AR 眼鏡市場正迎來爆發式增長期,預計 2024-2030 年出貨量將實現 56% 的複合年增長率,到 2030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10 億美元,出貨量達到 700 萬台。

高盛表示,隨着價格門檻急速下降,消費者接受度飆升。目前市場上多數產品售價已降至 2500 元人民幣(約 350 美元)以下,而在即將到來的 618 購物節中,中國品牌更是提供約 19% 的折扣,預計將刺激短期需求強勁增長。

這種激進的定價策略背後,是技術成熟度的快速提升和供應鏈規模效應的顯現。高盛預測,AI/AR 眼鏡的平均售價將從 2025 年的 306 美元持續下降至 2030 年的 192 美元,為大規模普及鋪平道路。

此外,AI 功能的不斷完善正成為產品差異化的關鍵。目前主流產品支持實時翻譯、環境識別問答、會議記錄總結等功能。Rokid 眼鏡將接入通義千問等多個大語言模型,Meta 的產品則搭載自研 AI 模型,聯想的產品也嵌入了多模態 AI 助手。

科技巨頭密集佈局新品,應用場景向生產力工具擴展

高盛表示,市場正迎來產品創新的密集期:

Meta 的 Ray-Ban Meta AI 眼鏡已在 2025 年 2 月突破 200 萬台銷量大關,其後續產品 Oakley Meta AI 眼鏡和 Hypernova 將在 2025 年下半年發佈。

更引人注目的是,蘋果計劃在 2026 年推出配備攝像頭和語音助手的智能眼鏡,小米和阿里巴巴也將在近期發佈相關產品。Google 則通過與 Xreal 等硬件供應商合作,推廣其 Android XR 操作系統,整合 Gemini AI 功能。

Xreal 推出與 Google 合作的 Project Aura 項目,聯想在 5 月發佈兩款 AI/AR 新品,而 Rokid、RayNeo、魅族、INMO 等品牌持續推出新品搶佔市場份額。

高盛進一步指出,AI/AR 眼鏡的應用場景正在快速拓展,從最初的娛樂功能向生產力工具演進。

在娛樂領域,用户可通過虛擬大屏幕觀看電影,享受沉浸式音頻體驗;在工作和學習場景中,實時翻譯和字幕疊加功能顯著提升效率;在日常生活中,第一人稱視角的視頻拍攝功能滿足了社交分享需求。

消費者對 AI/AR 眼鏡的興趣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作為早期 AI 邊緣設備提供智能助手功能;提供大屏幕虛擬顯示體驗;支持第一人稱視角視頻拍攝的社交功能;與時尚品牌合作的潮流設計。

高盛強調,AI 功能的深度集成正成為產品差異化的關鍵。Rokid 眼鏡接入通義千問、DeepSeek 等多個大語言模型,RayNeo 的 V3 AI 眼鏡搭載定製化 AI 大模型,而 Meta 的產品則集成自研的 WAKE-AI 模型,支持實時對話和環境識別。

價格親民化推動普及,供應鏈全面受益

高盛表示,價格因素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動力:

硬件成本分析顯示,AI 眼鏡和 AR 眼鏡的成本結構存在明顯差異。對於不帶顯示屏的 AI 眼鏡,SoC 芯片佔成本的 35%-40%,結構件、充電盒和代工費用各佔 10% 以上。

AR 眼鏡方面,顯示屏和光學模塊合計佔總成本的 45%-55%,SoC 芯片佔 20%-25%。這一成本結構為相關供應鏈企業提供了明確的受益方向。

目前市場上多數產品售價已降至 2500 元人民幣(約 350 美元)以下,而在即將到來的 618 購物節中,中國品牌更是提供約 19% 的折扣,遠超智能手機通常 15%-18% 的促銷幅度。

此外,高盛表示,供應鏈公司對這一趨勢表現積極。龍旗科技(603341.SS)預期 AI 眼鏡在 2025 年將實現比 2024 年更強勁的增長,韋爾股份專注於 LCOS 和 CIS 芯片機會,舜宇光學則投資建設 AR 眼鏡全系統 ODM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