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man Sachs "Autonomous Driving" in-depth report: China's market growth rate will far exceed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with Robotaxi fleets reaching 500,000 vehicles by 2030, 14 times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華爾街見聞
2025.06.10 04:0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高盛預計,中國 Robotaxi 市場將從 2025 年的 5400 萬美元增長至 2030 年的 120 億美元,而美國同期僅從 3 億美元增至 70 億美元。中國 2030 年 Robotaxi 車隊將達 50 萬輛,是美國(3.5 萬輛)的 14 倍。成本方面,中國專用自動駕駛車輛成本已降至 4 萬美元以下(百度 Apollo Go 僅 2.9 萬美元),較美國低 50% 以上。

當 Waymo 在美國 4 個城市部署 1500 輛 Robotaxi 時,中國科技公司正以更快的硬件降本速度和政策支持,悄然改寫全球自動駕駛競爭規則。高盛最新報告揭示:到 2030 年,中國道路上行駛的 Robotaxi 數量將是美國的 14 倍以上。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高盛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已從概念走向商業化,投資者關注焦點從技術可行性轉向增長速度和市場規模。報告特別關注中國市場表現,預計中國 Robotaxi 市場增速將顯著超越美國。這一預測基於中國在成本控制、技術部署和市場規模化方面的顯著優勢。百度、小馬智行等企業已將單車成本壓縮至美國同業的一半以下,為規模化商用鋪平道路。

中國 Robotaxi 市場展現強勁增長勢頭

高盛報告顯示,中國 Robotaxi 市場預計將從 2025 年的約 5400 萬美元快速增長至 2030 年的 120 億美元,到 2035 年更將達到 470 億美元的規模,年複合增長率超 96%。

相比之下,美國 Robotaxi 市場預計從 2025 年的約 3 億美元增長至 2030 年的 70 億美元,增速僅為中國的 1/6。

這一巨大差距的核心驅動因素是車隊規模。

2025 年中國 Robotaxi 車隊約 4000 輛,高盛預期中國 2030 年將擁有約 50 萬輛 Robotaxi 車隊,而美國同期僅為 3.5 萬輛。到 2035 年,中國 Robotaxi 車隊規模預計將達到 190 萬輛,滲透率達到 25%。

華爾街此前文章提及,高盛預計美國到 2025 年底將有超 1800 輛商業自動駕駛汽車,到 2030 年達到 3.5 萬輛。目前 Waymo 已有超過 1500 輛 Robotaxi 在美國道路上運營,在 4 個城市開展商業運營,預計到 2026 年底在 7 個市場運營。

成本優勢成為中國市場關鍵競爭力

報告顯示,中國在自動駕駛車輛成本控制方面表現出顯著優勢。目前中國 AV 車輛(包括傳感器/技術棧)成本約為 4.4 萬美元,預計 2030 年降至 3.5 萬美元,2035 年進一步降至 3.2 萬美元。

具體來看,百度 Apollo Go 第六代 AV 成本僅約 2.9 萬美元(不含電池),較第五代成本降低 60%。小馬智行第七代底層車輛建議零售價在 1.7 萬至 3.3 萬美元之間。相比之下,高盛預測美國傳感器豐富的 AV 車輛前期成本將從 2025 年的 8.5 萬美元降至 2030 年的 5 萬美元。

高盛同時指出,中國 Robotaxi 市場預期每英里平均售價將顯著低於美國市場,這主要得益於更低的硬件成本。報告顯示,中國 AV 成本的快速下降已成為現實,為大規模商業化部署奠定了基礎。

技術落地:從實驗室到街頭的 “中國速度”

報告提到,中國有眾多 AV 公司正在擴大規模。與美國市場相比,中國在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部署方面展現出更強的規模化能力和市場適應性。比如,百度 5 代到 6 代車型攝像頭數量從 29 個減至 13 個,同步集成 4 個激光雷達。

與此同時,北京、上海等 10 餘城市已開展商業化試點,地方政府通過路權開放和測試牌照加速技術驗證。

報告強調,中國 Robotaxi 市場的滲透率和商業化速度遠超美國。2025 年中國 Robotaxi 滲透率僅 0.1%,但到 2035 年將達到 25%。這一趨勢背後,既有成本下降和規模效應,也有中國城市化、政策推動和本土企業技術迭代的共同作用。高盛認為,這將帶動中國自動駕駛上下游產業鏈全面受益。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台。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台▪年度會員】

追風交易台由華爾街見聞和智堡聯合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