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sted on Thursday, Chime is the "Alipay" and "Huabei" for the poor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me 通過無月費賬户、現金預支和智能儲蓄工具,為美國低收入人羣提供了類似 “支付寶 + 花唄” 的金融服務。Chime 預計於週四上市,估值超 110 億美元,相比 2021 年 250 億美元峯值大幅縮水。但早期投資者 Crosslink Capital 將 640 萬美元投資變為 4.3 億美元,回報超過 67 倍。
美國數字銀行 Chime 即將於 6 月 12 日週四上市,估值超過 110 億美元。這家專門服務美國低收入羣體的數字銀行,從十年前被 200 多家風投拒絕,到如今已經成為部分早期投資者的 “印鈔機”。早期投資者 Crosslink Capital 將 640 萬美元投資變為 4.3 億美元,回報超過 67 倍。
作為專注下沉市場的金融科技獨角獸,Chime 通過無月費賬户、現金預支和智能儲蓄工具,為低收入人羣提供了類似 “支付寶 + 花唄” 的金融服務。
美國 “窮人支付寶 + 花唄”
Chime 成立於 2013 年,總部位於舊金山,其核心用户是年收入低於 10 萬美元的美國人。通過與 Bancorp Bank 和 Stride Bank 合作,Chime 推出無月費賬户、工資提前到賬(節省 4-5 個工作日)等功能,解決了低收入羣體的燃眉之急。
截至 2025 年 3 月,Chime 已擁有 860 萬活躍會員,用户規模較 2024 年增長 23%,其中 67% 的會員將其作為主力賬户,堪稱美國低收入羣體的 “支付寶”。
同時,Chime 自 2023 年起推出 MyPay 小額貸款產品,允許用户 “提前消費”,與 “花唄” 模式類似,貸款業務已貢獻其一季度收入的 12%。
早期投資者收穫天價回報
2014 年,當 Chime 的 CEO Chris Britt 向風投們推銷他的 “無費用銀行賬户” 概念時,得到的回應大多是禮貌的拒絕。The Information 報道稱,投資人會質疑:“有什麼問題嗎?我在摩根士丹利不用付任何費用,我不明白這個商業模式。” 超過 200 家機構説了不。
然而,兩家名不見經傳的早期投資機構卻看到了機會。Crosslink Capital 在 2014 年投資 640 萬美元參與 A 輪融資,如今這筆投資價值約 4.3 億美元,即使該公司已經通過二級市場出售了超過 8000 萬美元的股份。
前紅杉資本合夥人 Tim Connors 創立的 PivotNorth Capital 更是精準退出——在 2019 年以近 60 億美元估值賣出全部股份,獲得約 100 倍回報。Connors 在郵件中表示:“這是我第一隻基金中第一個重大變現機會,我抓住了它。”
然而,後期進入的知名投資機構卻成了 “接盤俠”。紅杉資本全球股票基金和軟銀在 2021 年中期以 250 億美元估值投資 Chime,如今面臨賬面虧損。General Atlantic 等中途加碼者,收益也大幅縮水。
其背後原因是,Chime 估值在疫情期間虛高。2020 年疫情期間,Chime 業務爆發式增長,收入增長兩倍至約 6 億美元。零利率環境和金融科技熱潮將其估值推至 250 億美元峯值。
估值爭議:是顛覆者還是收費機器?
據 The Information 分析,Chime 估值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它究竟是銀行業的真正顛覆者,還是一個簡單的費用收集器?
如果對標以借貸為主的 Affirm 公司 13 倍預期毛利潤倍數,Chime 估值可達 210 億美元。但如果按照以費用為主的 Remitly 公司 3.8 倍倍數計算,其估值僅為 60 億美元。
Foundation Capital 投資者 Charles Moldow 表示:“金融科技 IPO 的悲慘歷史是,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都在優化估值,然後市場隨着時間推移對它們失去興趣。”
隨着消費信貸環境惡化的信號增多,這個 “美國窮人的金融基礎設施” 能否在公開市場獲得認可,週四的表現將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