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nited States is no longer an "exception," but Europe is not ready? The world's largest sovereign fund warns: European stocks lack competitiveness, and positions have been cut from 26% to 15%!

華爾街見聞
2025.06.09 06:44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特朗普政府的政治不確定性撼動美國市場 “避風港” 地位,國際資本尋求新去向,但歐洲可能還沒準備好。坐擁 1.9 萬億美元的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石油基金警告:歐洲資本市場因結構性問題競爭力不足,其自身對歐股的配置比例在過去十年已從 26% 大幅降至 15%。

在美國政治不確定性加劇、市場吸引力相對削弱的背景下,國際資本正重新評估全球配置。然而,歐洲資本市場或面臨 “接不住” 潛在資金流入的尷尬境地。管理 1.9 萬億美元資產的挪威石油基金最新發出警告,歐洲資本市場因結構性問題競爭力不足。

據英國《金融時報》6 月 9 日報道,歐洲最大的單一投資者——挪威石油基金敲響警鐘。該基金平均持有歐洲每家上市公司約 2.5% 的股份,其動向被視為重要風向標。該基金披露,其歐洲股票配置佔比在過去十年間已從 26% 顯著下降至 15%。

“一個運轉良好的歐洲市場對我們至關重要,” 該基金市場策略主管 Malin Norberg 表示。她強調,歐洲在商業活力和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新機會方面已落後於美國和部分亞洲市場。

美國政治動盪意外為歐洲資本市場提供了重振吸引力的契機。但挪威石油基金十年持倉腰斬的數據和警告表明,若歐盟無法迅速破除法規藩籬、推動深度一體化改革,恐將錯失本輪國際資本重新佈局的歷史性機遇,在全球金融競爭力的角逐中進一步掉隊。

結構性痼疾:法規碎片化

挪威石油基金將矛頭直指歐洲資本市場的結構性問題。據報道,該基金高管們認為,相比政治因素,結構性問題才是導致歐洲投資佔比下降的更大推手。

該基金在致歐盟委員會的信函中明確指出:“關鍵障礙包括各成員國在證券法、公司法和破產製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這種法規的 “碎片化” 嚴重增加了跨境投資成本和複雜性,抑制了市場活力和流動性。該基金呼籲歐盟緊急行動,減少歐洲各國在證券法和公司法方面的差異、統一税收制度特別是預扣税、簡化債務發行流程。

上市公司外流加劇歐洲困境

結構性問題已導致歐洲優質上市資源的持續流失,進一步削弱其吸引力。挪威石油基金持有的歐洲公司數量在過去十年間鋭減四分之一,目前僅為 1546 家。

該基金全球股票交易主管 Emil Framnes 表示:

我們看到,過去幾年中我們能夠投資的歐洲公司數量有所下降,我們在歐洲的相對資產管理規模也大幅下降。

Spotify、Klarna 等歐洲科技公司選擇或計劃赴美上市,林德集團 (Linde)、CRH、Arm Holdings 等巨頭近年也已將主要上市地遷至美國。

大型機構投資者確實在 “撤離美國市場”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及,大型機構投資者正在從美國市場轉移資金,貿易政策動盪與快速膨脹的政府債務動搖了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信心。美國銀行上月發佈的基金經理調查顯示,美元配置出現近二十年來最大幅度的低配。

包括加拿大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橡樹資本等在內的多家大型機構已開始減少對美投資,轉向歐洲、中國等更具穩定性的市場。

這一轉變的市場表現尤為明顯:標普 500 指數今年僅上漲不到 2%,而歐洲 Stoxx 600 指數則飆升了 9%。美元更是接近三年低點,今年已下跌 9%。

“赤字問題日益惡化,” 管理 7800 億美元資產的聯博 (AllianceBernstein) 首席執行官 Seth Bernstein 指出,美國當前的借貸速度不可持續。特朗普標誌性税改法案預計將在十年內推高聯邦債務 2.4 萬億美元,加劇了美債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