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Controversy of Trump's "Big Beautiful" Plan: How Much Can It Stimulate the U.S. Economy?

白宮聲稱《大漂亮法案》將引爆經濟增長,預測 GDP 短期增長 4.2%-5.2%。然而,税收基金會等機構預測僅 0.4%-0.8%,經濟學家預計該法案僅能帶來温和增長,遠低於共和黨預期的經濟繁榮。關税不確定性和預算赤字可能抵消税收刺激的積極效應。
當共和黨高喊着要在 7 月 4 日前通過史上最大規模税收法案時,一場關於增長預期的激烈辯論正在華盛頓和華爾街之間展開——問題不在於是否會有增長,而在於法案帶來的經濟增長到底有多 “大” 多 “漂亮”。
據媒體 6 月 8 日報道,特朗普的《大漂亮法案》引爆兩派交鋒。白宮宣稱將複製 2017 年減税榮景,但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及四大獨立智庫模型顯示,其經濟推力可能不及共和黨承諾的十分之一,更將觸發美國的赤字洪峯。
共和黨幻想黃金時代
共和黨核心人物信誓旦旦宣稱法案將開啓黃金時代。
特朗普在上月的社交媒體帖子中聲稱,美國年增長率將比國會預算辦公室 1 月份預測的 1.8% 增長三倍甚至五倍。
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 Mike Crapo 在與特朗普會面後斷言:“經濟將在資本形成方面爆發。就業將增加,工資將增加。”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更拋出驚人預測:GDP 短期增長 4.2% 至 5.2%,長期增長 2.9% 至 3.5%。這一預測是税收基金會估計的三到四倍。
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Stephen Miran 為此辯護稱,2017 年後的增長證明了共和黨的公式能夠奏效,並指出聯邦税收佔 GDP 的比重從 2017 財年的 17.3% 僅略降至 2024 年的 17.1%。
經濟學家潑冷水
然而,經濟學家的預測遠比政治家的承諾謹慎。據報道,多個權威機構的預測顯示:
- 税收基金會:估計該法案將使長期 GDP 增長 0.8%,產生的收入僅能覆蓋其成本的約三分之一。
-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預測首個十年 GDP 增長 0.4%,相當於將年增長率從 1.8% 提升至 1.85%。該模型負責人 Kent Smetters 直言:“基本上,我會稱之為持平。”
- 國會税收聯合委員會:預計該法案的税收條款通過經濟增長產生的收入將不到其成本的 3%。
- 耶魯預算實驗室:認為該法案將在 2027 年前將增長率從 1.8% 推至約 2%,但隨後聯邦債務的拖累將削弱並逆轉這一效應。
特朗普宣稱將把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的 1.8% 年經濟增速提升 “三至五倍”,但歷史數據顯示:自 2005 年以來,美國實際 GDP 增速僅兩次突破 3%——2018 年(2017 減税效應)和 2021 年(疫情復甦)。更嚴峻的是,2017 年減税並未如承諾 “自我償付”,權威學術研究證實其增收遠未覆蓋成本。
關税陰雲籠罩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Seth Carpenter 警告,關税的不確定性使商業規劃複雜化,將削弱資本投資激勵效應。他表示,即使有該法案的新工廠費用扣除,“如果沒有關税確定性,我認為你不會急於開工建設。”
國會預算辦公室明確測算法案將新增 2.4 萬億美元赤字。前拜登政府經濟學家 Kimberly Clausing 則擔心,如果共和黨計劃成為法律,預算赤字將產生拖累效應。她坦言:
如果他們失敗了,我實際上認為那將是最好的宏觀經濟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