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Hyper | Rokid AR Spatial: Re-entering the Consumer AR Market

華爾街見聞
2025.06.07 02:4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Rokid 宣佈其 AR Spatial 眼鏡將在 6 月 15 日通過阿里巴巴的速賣通平台全球首發,定價 648 美元,參與 “百億補貼” 計劃後用户可享受 518 美元的價格。這款眼鏡是全球首款搭載智能屈光度與瞳距調節系統的 AR 眼鏡,旨在與蘋果 Vision Pro 競爭。Rokid 自 2014 年成立以來,逐步從工業級 AR 設備轉型至消費級市場,目前在國內消費級 AR 眼鏡市場佔有率為 27.9%。

作者:周源/華爾街見聞

6 月 5 日,杭州人工智能公司 Rokid 宣佈,AR Spatial 眼鏡將在 “速賣通” 上全球獨家首發,並加入 “百億補貼” 品牌出海計劃。“速賣通” 是阿里旗下跨境電商平台。AR Spatial 將在 6 月 15 日藉助 “速賣通” 平台海外上市。

這款眼鏡,據 Rokid 稱,屬於全球首款搭載智能屈光度與瞳距調節系統的 AR 眼鏡,以 648 美元的定價切入高端消費市場;通過速賣通 “百億補貼 BigSave” 計劃,將用户的到手價,壓至 518 美元。

AR Spatial 眼鏡就功能而言,將直面蘋果的 Vision Pro(3499 美元),而售價僅約蘋果同類產品的約 15%。

這事兒除了國產品牌出海,另有一層價值:Rokid 進一步拓展了從 B 端工業級 AR 設備商向 C 端消費市場的戰略轉型空間。

Rokid 創立於 2014 年。2020 年 11 月,Rokid 發佈全球首款工業 5G 一體雙目 AR 眼鏡 X - Craft(5G 防爆 AR 頭盔),展現出在工業級 AR 設備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佈局。

2021 年 9 月,Rokid 第一次發佈消費級 AR 智能眼鏡 Rokid Air,從此開始涉足消費級市場。2023 年 3 月發佈 Rokid Max、2024 年 4 月發佈 Rokid AR Lite 等產品,不斷拓展消費級 AR 領域。

據億歐智庫發佈的《2024 年中國 AR 產業發展洞察研究》顯示,Rokid 在 2023 年以 27.9% 的市場出貨量佔比,居國內消費級 AR 眼鏡第一。

但從收入結構看,目前 Rokid 約 80% 收入仍來自工業級 AR 眼鏡業務,可見其在工業級 AR 設備領域有着深厚的根基和重要的市場地位。

Rokid 選擇速賣通,可能除了看重覆蓋 220 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境電商網絡,更有望藉助平台流量扶持快速建立品牌認知。

那麼,AR Spatial 眼鏡是一款什麼樣的產品?

據 Rokid 官方信息顯示,Rokid AR Spatial 是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消費級空間計算產品,具備全球首個智能屈光度與瞳距調節系統,輕巧舒適,適合長時間佩戴;這款產品支持多窗口操作、3D 內容觀看、多設備連接、娛樂辦公一體化使用,是日常工作、遊戲和觀影的理想工具。

這個智能屈光度與瞳距調節系統,主要通過高精度 MEMS 傳感器,能實時監測用户眼部參數,同時結合深度學習算法,實現±600 度屈光度、55-75mm 瞳距的動態調節,調節精度達 0.125D(國際標準驗光單位),響應時間<0.5 秒。

這一技術解決了傳統 AR 眼鏡需定製鏡片或手動調節的痛點,使近視用户無需額外佩戴矯正鏡片,即可獲得清晰視野。

另據 Rokid 在今年 1 月的 Spatial Joy 開發者大會上,披露的該系統部分技術信息:基於超 10 萬組眼部參數樣本訓練的深度學習模型,已提交 43 項專利申請。

這個系統的好處,可明顯感知的部分,比如對比蘋果 Vision Pro 需額外購買蔡司定製鏡片(售價約 300 美元),Rokid 的方案在成本和便利性上具有顯著優勢。

另外,Rokid AR Spatial 也採用了與藍思科技聯合研發的 1.2mm 超薄光學模組,透光率達 85%,支持雙目 1920×1080 分辨率和 120Hz 刷新率,入眼亮度 600nits,對比度 100000:1。

這款眼鏡的光學設計基於全息衍射原理,通過納米級光柵結構實現圖像投射,相比傳統 BirdBath 方案,體積減少 40%,光效提升 30%。

這種技術路線使 Rokid AR Spatial 在保持輕薄的同時,實現了與蘋果 Vision Pro 相當的顯示效果:兩者均能在眼前呈現等效 100 英寸的虛擬屏幕。

在多模態交互與 AI 能力方面,Rokid AR Spatial 集成了麥克風陣列和波束成形算法,支持免喚醒語音交互,響應速度 0.2s,識別準確率 98.7%。

通過與阿里巴巴通義千問大模型深度整合,可實現 83 種語言實時翻譯、物體識別、數學題解答等功能。

比如在醫療場景中,AR Spatial 可將手術方案以 3D 形式投射至視野,誤差精度達 0.01mm(參考 Rokid 工業級產品實測數據)。

雖然在功能上對標蘋果 Vision Pro,但 Rokid AR Spatial 與之還是有所差異。

首先是顯示技術路線的不同:Vision Pro 採用索尼硅基 OLED 屏幕和 3 片式 Pancake 透鏡,單眼分辨率達 4K,光效優於 Rokid 的衍射光波導方案;但 Rokid 的光學模組厚度僅 Vision Pro 的 1/3,重量控制在約 72 克,而 Vision Pro 重達 656 克。

交互方式也有所不同,Vision Pro 依賴眼球追蹤、手勢識別和語音的多模態交互,而 Rokid AR Spatial 更側重語音和觸控(鏡腿滑動調節亮度/音量),交互邏輯更貼近傳統智能眼鏡用户習慣。

最大的差異在於生態系統,Vision Pro 深度整合 iOS/macOS 應用,支持 Unity 引擎開發的 3D 內容;Rokid 則依託阿里巴巴生態,接入釘釘、淘寶、愛奇藝等應用,並在開發者平台(ar.rokid.com)開放 SDK 吸引 6200 + 開發者(數據來源:Rokid 2025 年 Q1 合作伙伴大會)。

由生態差異帶來了市場定位差異,Vision Pro 主打高端生產力工具,目標用户為企業級客户和科技極客;Rokid AR Spatial 則瞄準大眾消費市場,通過時尚設計和親民價格(僅 Vision Pro 的 15%),試圖成為 “AR 時代的 iPhone”。

Rokid AR Spatial 的發佈,標誌着消費級 AR 眼鏡進入 “真無線 + 智能調節” 階段。

據 IDC 於 3 月 24 日發佈的《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報告》預測,2025 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將達 1205 萬台,同比增長 18.3%,其中 AR 眼鏡佔比超 30%。

Rokid 憑技術差異化和價格優勢,有望在海外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公司消費級產品 Rokid Air 在 2024 年銷量突破 50 萬台(數據來源:Rokid 2024 年財報)。

與藍思科技的戰略合作,使 Rokid 達成了鏡片模組到整機制造的全鏈條整合,量產成本降低 40%。這一優勢使其在價格戰中更具彈性和優勢。

儘管 Rokid 有諸多優勢,但短板也很明顯。

比如生態規模,Rokid AR Spatial 的應用數量(200 + 垂直應用)和開發者規模(6200+)遠低於蘋果 Vision Pro(預計今年 App Store 應用能超過 5000 個);YodaOS 系統對主流應用的適配性也有所不足。

雖然在生態和性能方面仍需追趕蘋果,但 Rokid 通過 “硬件 + 補貼 + 生態” 組合拳,也在衝擊全球 AR 市場的競爭格局。

若能在 2025-2027 年窗口期內,完善開發者生態並降低硬件成本,Rokid 有望成為首個年銷量突破百萬台的中國 AR 品牌。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