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k of America: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re-embrac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Tesla is still expected to expand its market share

美銀報告指出,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動力系統與政策雙重夾擊,迫使企業戰略重心迴歸傳統內燃機領域。未來四年,車企生存的關鍵因素包括新車更替速度、銷售渠道競爭力和市場份額。美銀警告車企必須依賴內燃機產品線維持現金流,以應對劇烈波動期。特斯拉和其他電動車新進入者有望擴大市場份額,而日產面臨萎縮風險。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美銀報告指出,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動力系統與政策雙重夾擊,迫使企業戰略重心迴歸傳統內燃機領域。該行認為未來四年決定車企生存的關鍵因素是新車更替速度、銷售渠道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美銀強調,當前行業正遭遇兩大沖擊:1)電動車虛假繁榮破裂,消費者需求疲軟及政府補貼退潮,導致電動化計劃全面混亂;2)關税戰加劇不確定性,2026-2027 年新車發佈受阻,供應鏈重構拖累行業復甦。
在此背景下,美銀警告車企必須依賴內燃機產品線維持現金流,以應對未來四年的劇烈波動期。
基於換代率與產品組合預測,美銀將企業分為三類:高風險陣營:日產因換代率低迷與戰略模糊,市場份額面臨萎縮風險。
市場份額有上升潛力的車企:特斯拉 (TSLA.US) 和其他 OEM(包括電動車新進入者 Lucid、Rivian、Polestar,以及沃爾沃、JLR、馬自達、斯巴魯、三菱等)憑藉高換代率,有望擴大份額。
能維持當前市場份額車企:多數傳統車企通過控制皮卡/SUV 產品線,暫時守住市場份額。
主要汽車製造商的換代率差異似乎正在再次縮小,差異主要歸因於產品上市時間和美銀分析的時間窗口。這一點在 2026-2029 年的範圍內尤為明顯,儘管豐田(TM.US)處於低端,但其 2025 年表現出色,預計 2030 年將表現強勁。然而,其他 OEM、特斯拉和大眾處於高端,而豐田和日產處於低端。
此外,還應考慮產品細分市場組合的因素。綜合考慮這些因素,美銀相信,產品更換率和其他因素的相對差異可能會在 2029 年之前推動一些市場份額的小幅變化,但接下來的兩年可能會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