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ank of Canada maintained interest rates as expected, and there may be a future rate cut, requiring further observation of the impact of Trump's tariffs

華爾街見聞
2025.06.04 16:3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週三,加拿大央行連續第二次維持利率在 2.75% 不變。加拿大央行行長指出,若未來經濟持續疲軟、通脹保持温和,不排除未來降息的可能,當前之所以按兵不動,是為了等待更多有關特朗普貿易衝突的信號,美國貿易政策已成為加拿大經濟面臨的最大逆風。同時,考慮到潛在通脹壓力可能比想象中更嚴重,央行選擇謹慎行事。

週三,加拿大央行連續第二次維持利率於 2.75% 不變,符合市場預期。不過,央行同時強調,如果未來經濟持續疲軟、通脹保持温和,不排除啓動降息的可能性。

加拿大央行行長 Macklem 表示,在全球局勢動盪的背景下,加拿大央行的關鍵任務仍是維護國內的價格穩定。目前央行 “沒有以往那麼有前瞻性”,但貨幣政策委員會內部有明確共識,即目前階段應該暫停動作、靜待更多信息,看看美加貿易衝突接下來會怎麼演變。

不過,Macklem 也指出,委員會內部對未來利率路徑仍存在分歧,並非所有成員意見一致。

決議公佈後,美元兑加元一度下跌 0.4%,刷新 2025 年低點至 1.3662。加拿大國債價格上漲,收益率跟隨美債一同走低,其中 2 年期國債收益率下滑 3 個基點至 2.59%。

此外,決議公佈前,市場原本預計加拿大央行年內仍有約 42 個基點的降息空間,但在聲明發布後,該預期下降至約 37 個基點。

貿易戰升級是當前最大不確定性來源

加拿大央行指出,央行之所以選擇按兵不動,是為了等待更多有關美方政策後續走向的信息。

美國對外貿易政策是當前加拿大經濟面臨的最大逆風,這正在打擊加拿大出口,同時也加劇了消費者和企業的不確定性。貿易談判的結果高度不確定,而鋼鐵關税的增加更加顯示出不可預測性。

在當前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央行選擇謹慎行事,並密切觀察關税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包括:

美國加徵關税會在多大程度上打擊加拿大出口;

這種影響是否會進一步波及到企業投資、就業和居民消費;

企業是否會將更高的關税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從而推高通脹;

市場和公眾對未來通脹的預期是否因此發生變化。

除了外部風險,加拿大國內的通脹走勢也使央行不敢貿然行動。雖然第一季度經濟表現超出預期,但加拿大央行行長 Macklem 指出,這種增長可能是 “從未來借力”,不容過度樂觀。

更關鍵的是,通脹數據出現令人意外的上行,4 月加拿大核心通脹率已飆升至 3.2%,創下一年多來新高。Macklem 稱,當前潛在通脹壓力可能比想象中更嚴重。

因此,加拿大央行在聲明中寫道:

“在美國關税不確定性仍然很高、加拿大經濟偏軟但不至於大幅走弱、通脹又出現一些意外強勁的情況下,管理委員會決定先維持利率不變,等待更多關於美國貿易政策的影響信號。”

阿爾伯塔中央信貸聯盟的首席經濟學家 Charles St-Arnaud 也指出,加拿大央行目前明顯更關注通脹,而不是經濟下行。可能是過去兩年,尤其是 2022 年通脹暴漲的經歷讓他們有些心理陰影。

此外,加拿大央行表示後續政策將持續評估兩種壓力的平衡:

一是經濟疲軟帶來的通脹下行壓力;

二是關税等成本上升帶來的通脹上行壓力。

加拿大央行透露有限前瞻指引

今年 4 月,加拿大央行在本輪貨幣寬鬆週期中首次選擇暫停降息,並同時做出一個重要調整,即不再發布 GDP 和通脹的具體數字預測,這是自新冠疫情以來的首次轉變。取而代之的是,央行提出了兩個 “可能的情景” 來描述未來經濟走向。

不過,在本週三發佈的最新聲明中,央行並未再提這兩個情景。

對此,行長 Macklem 在新聞發佈會上解釋稱,目前加拿大經濟狀況處於這兩個情景之間的中間地帶,而此前所設想的最糟糕情況——即加拿大陷入持續性嚴重衰退的可能性,已經降低。

央行副行長 Carolyn Rogers 也補充道,如果未來整體不確定性有所緩解,央行希望在 7 月的貨幣政策報告中重新恢復具體的經濟預測數字。

市場怎麼看?

分析指出,加拿大央行目前的態度是,在美加貿易爭端不明朗的情況下,選擇觀望,等更明確的信號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根據彭博對經濟學家的調查,大多數經濟學家和投資機構認為,加拿大經濟在今年剩餘時間將持續走弱,特別是第二、第三季度 GDP 存在連續收縮的風險。不過,預計通脹有望穩定在 2% 左右,也就是央行的目標水平。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首席經濟學家 Avery Shenfeld 表示,如果失業率如期繼續上升、非關税相關商品的通脹回落,那麼 7 月降息 25 個基點將非常有可能。

不過,Corpay 的策略師 Karl Schamotta 提醒稱,現在到 7 月 30 日,還有很多關鍵數據要公佈,包括兩次零售銷售數據、兩次就業報告、兩次通脹數據、一次消費者和企業信心調查、一堆關税到期與談判節點。

他表示,如果屆時經濟比預期更有韌性、通脹壓力還在加大,那降息可能會被推遲。

彭博經濟研究的加拿大經濟學家 Stuart Paul 認為:

加拿大央行的聲明整體語氣偏鴿派,行長 Macklem 的發言也透露出,今年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