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 Hongbo talks about Xiaomi, original sound restoration

華爾街見聞
2025.06.01 00:5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在美的集團 2024 年度股東大會上,董事長方洪波回應了關於小米的戰略與戰術問題。他表示,儘管戰術上重視小米,但在戰略上並不害怕其進入家電市場。小米在空調市場的快速崛起引發關注,方洪波認為家電行業競爭激烈,未來難以誕生偉大的高科技企業。此外,美的集團計劃在 2024 年清倉小米股票,顯示雙方在家電市場的競爭關係。

如何理解戰略上不懼怕小米、戰術上重視小米,第二增長曲線如何接力,未來股東回報有何規劃……5 月 30 日下午,在美的集團 2024 年度股東大會上一個小時的投資者交流環節中,美的集團董事長、總裁方洪波對投資者關心的上述問題一一回應,其坦誠、詼諧的回應,引得現場掌聲和笑聲不斷。

何懼小米?

“戰術上我重視小米,但戰略上我並不害怕小米進來。”此前,方洪波接受媒體專訪時,表達對小米入局家電的態度,引發市場關注。

方洪波的表態或與小米在空調市場的擴張有關。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5 年前 4 個月,小米在空調市場線上渠道的市佔率已躍居第三,雖與頭部的美的、格力還有不少差距,但已領先華凌、海爾和 TCL。5 月 17 日,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一次直播活動上透露,2025 年小米空調銷量將進入國內前三,計劃 2030 年衝上國內前二。

面對來勢洶洶的小米,在此次交流會上,有投資者提問,“該如何理解戰術上重視,但戰略上又不懼怕小米?”

“基於常識分析判斷得出結論。” 方洪波稱,家電本質上是一個門檻不高、高度競爭的行業,經過多輪大戰,已經是一片紅海,打法固定;行業空間不大,行業價值鏈上可壓縮的效率空間也不大;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無論怎麼打,無論誰贏,都是一場巨大的消耗戰。

“我堅信,家電行業裏誕生偉大的、高科技企業的可能性沒有。” 方洪波補充説,無論誰現在進來家電行業,戰略上已經輸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 2024 年年報顯示,2024 年美的集團將所持有的小米集團股票全部出清,出售金額為 9 億元。公開資料顯示,美的集團持股小米 10 年,從 2020 年開始加速拋售,合計套現近 20 億元。而小米已經在 2019 年將美的集團股票出清,退出美的集團十大股東之列。

業內人士認為,小米和美的雙方互相清倉對方股票,或為雙方未來在家電市場的競爭埋下伏筆。

在回應投資者關於美的企業文化的提問時,方洪波稱,美的文化是敢於直面競爭、不斷自我否定,直面時代變化和變革的文化。

今年以來,美的集團在內部推出企業家 IP 項目,王建國、張小懿等多位副總裁開始擁抱自媒體,用視頻出道。“時代變了,全面擁抱自媒體是必然的。” 但方洪波強調,企業家 IP 不是一個企業持續發展、基業長青的必要條件。

此外,提到企業管理中的 “人治” 問題,方洪波稱,美的不存在這種情況,美的是靠公司治理向前發展。“過去也沒有依賴過、今天也沒有依賴過我,我相信未來也不會依賴。”

分紅加碼?

美的集團發佈的《2024 年度利潤分配方案》顯示,美的集團擬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 35 元(含税),合計現金分紅總額為 267.12 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美的集團的現金分紅金額佔歸母淨利潤比例近七成,較上年度提升了 8 個百分點。2013 年整體上市以來,美的累計分紅已超 1340 億元。

多位投資者提問,在家電行業發展承壓的情況下,公司未來是否會調整股東回報計劃。“看來大家都惦記着公司賬上的 3000 多億元現金。” 方洪波打趣地説。他堅定表示,未來公司的分紅和回購比例,肯定會在現有非常高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提升,同時,未來也會有規劃地加大對研發的投入。

何來新增長?

2024 年,美的集團營收首次突破 4000 億元。基於當前家電行業的紅海競爭現狀,有投資者提問,作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的 ToB 業務何時能接力?

“家電行業的空間肯定是有限的,企業的生命力也有周期。放眼全世界那些跨越百年或者跨越多個經濟週期的企業,它們必須要實現產業升級。” 方洪波稱,美的戰略很簡單,家電業務作為第一條增長曲線,目前通過國內業務模式變革、高端結構調整以及出海,將家電業務的規模優勢發揮出來;在第一增長曲線緩慢下滑的同時,讓 ToB 業務這條新增長曲線在時間上形成完美銜接。

“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未來兩塊業務各佔 50% 的時候,第一曲線和第二曲線能形成增長接力。” 方洪波補充説,美的集團 ToB 業務選擇的邏輯是產業升級、國產替代,比如公司的醫療板塊、機器人板塊都是資本密集度高、附加值高的行業,“選擇的賽道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此外,提及對醫療板塊未來的規劃,方洪波稱,目前公司對醫療板塊的定位很清晰——影像診斷設備。經過幾年的摸索之後,公司在今年春節後成立了醫療業務板塊。

華創證券的研報顯示,“GPS”(GE 醫療、飛利浦、西門子醫療)佔據全球醫學影像市場份額的前三名,2023 年全球醫學影像市場規模約 483 億元,“GPS” 三家市佔率合計達到 79%。

“對醫療業務板塊的投入也是堅定不移的。” 方洪波認為,國內醫學影像診斷設備市場巨大,並透露,不排除公司今年會有一些其他的動作來補充醫療板塊的業務結構。具備一定基礎後,也不排除未來會成立醫療事業部。

對於當前火熱的人形機器人賽道,方洪波稱,堅定看好機器人業務,目前在這方面也有很大的佈局和研發投入,“家庭人形機器人未來會怎樣,我們團隊在跟進、探索。未來怎麼發展,現在很難下結論。”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