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e plans to rename major software by year, upgrading iOS 18 software to iOS 26

蘋果公司計劃從今年開始,所有蘋果操作系統將統一採用年份標識,而非此前混亂的版本號體系。蘋果將在 6 月 9 日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宣佈這一變革。週三截至發稿,蘋果股價震盪微漲 0.46%,重回 3 萬億美元市值。
蘋果公司正在籌劃其操作系統命名史上最徹底的變革。
5 月 28 日,據媒體報道蘋果公司計劃從今年開始,所有蘋果操作系統將統一採用年份標識,而非此前混亂的版本號體系。這意味着當前的 iOS 18 將直接跳躍至"iOS 26",同時 iPadOS 26、macOS 26、watchOS 26、tvOS 26 和 visionOS 26 也將同步亮相。
這一命名策略的核心邏輯在於統一性。目前蘋果的操作系統呈現出令人困惑的數字差異:iOS 18、watchOS 12、macOS 15、visionOS 2——這種不一致源於各系統首版發佈時間的差異,但對用户和開發者而言卻構成了理解障礙。
報道指出,蘋果將在 6 月 9 日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宣佈這一變革。新命名系統將伴隨代號為"Solarium"的全新用户界面設計,覆蓋 tvOS、watchOS 以及部分 visionOS 系統。這一設計理念旨在確保用户在不同設備間切換時獲得更加統一的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採用的是"未來年份"策略——儘管新操作系統將於 2025 年 9 月前後發佈,但卻以 2026 年命名,這與汽車行業的營銷手法如出一轍。如果這一策略得以延續,後續版本將依次使用 27、28 等年份標識。週三截至發稿,蘋果股價震盪微漲 0.46%,重回 3 萬億美元市值。
蘋果的這一舉措並非業界先例。2020 年,三星電子將其旗艦 Galaxy S 系列改為年份命名,從 Galaxy S10 直接躍升至 Galaxy S20。更早的 1995 年,微軟也曾採用類似策略,推出 Windows 95、Windows 98 和 Windows 2000。
事實上,蘋果自身也曾在 2007 年 8 月嘗試過類似做法,推出了 iWork '08 和 iLife '08 套件,隨後在 2010 年 10 月發佈了 iLife '11。
不只是改名,蘋果新系統帶來新科技
命名變革只是蘋果軟件重構計劃的表象,更值得關注的是命名變化背後的功能革新。
報道指出,蘋果正計劃為 iPad 提供"更像 Mac 的體驗",這可能徹底改變平板電腦在辦公場景中的定位。同時,蘋果正在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其 AI 模型,允許他們接入 Apple Intelligence 平台的底層技術。
即將推出的新功能還包括 AirPods 和 Siri 的實時翻譯模式、Vision Pro 頭戴設備的眼部滾動操作選項,以及 AI 驅動的健康功能和電池管理模式。
此外,蘋果還將推出阿拉伯語 - 英語雙向鍵盤和麪向 Apple Pencil 用户的數字書法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