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1 Baseband actual measurement network speed is poor, Qualcomm counters Apple’s "de-Qualcomm" with third-party reports

高通委託的研究顯示,其基帶芯片在性能上優於蘋果自研的 C1 基帶,尤其在密集城區的移動用户中表現更佳。測試報告指出,搭載 C1 基帶的 iPhone 16e 在紐約市的 5G 網絡環境下,速度落後於使用高通方案的安卓設備。蘋果計劃逐步用自研基帶替代高通產品,但高通已預警預計來自蘋果的基帶營收將歸零。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由高通 (QCOM.US) 委託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其基帶芯片性能優於蘋果 (AAPL.US) 自主研發的競爭產品,尤其對人口稠密城區的移動用户而言優勢更為明顯。
根據 Cellular Insights 公司的測試報告,首款搭載蘋果自研 C1 基帶的 iPhone 16e 在紐約市 T-Mobile 5G 網絡環境下的上下行速率均落後於採用高通方案的安卓設備。該研究由高通資助,其完整報告已提交給媒體。
蘋果歷時多年研發 C1 芯片,旨在替代高通產品,這是其用自研技術逐步取代供應商部件的整體戰略的一部分。作為智能手機的核心組件,基帶芯片負責連接蜂窩網絡,實現通話和移動數據功能。
報告指出,雖然 C1 芯片在理想網絡環境下表現尚可,但在 “本應最能體現新一代基帶優勢的應用場景” 中明顯落後。“對於身處密集城區、室內環境或需要高頻上行傳輸的用户而言,安卓設備更卓越的 5G 性能並非理論優勢——其帶來的體驗提升是可量化、可復現且具有實際意義的”。
蘋果發言人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高通此次引用第三方報告,實則劍指其重要客户。多年來蘋果貢獻了高通約 20% 的營收,在今年 iPhone 16e 發佈前,高通一直是蘋果手機基帶的獨家供應商。但蘋果正計劃將自研基帶逐步擴展至全系產品,最終取代這位合作多年的供應商。
高通已向投資者預警,預計來自蘋果的基帶營收終將歸零,但公司將通過拓展新業務領域彌補這部分損失。
本月早些時候,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曾表示新機上市進展順利,並稱贊 C1 芯片是 “iPhone 史上能效最優的基帶”。
研究數據顯示,兩款同價位的高通方案安卓機型下載速度最高快 35%,上傳速度優勢更達 91%。在網絡擁塞或信號較弱時,性能差距進一步擴大。
報告還特別提到,iPhone 在進行兩分鐘測試後即 “出現明顯發熱並觸發屏幕亮度驟降”,但未説明日常使用中消費者是否會感知到通信質量下降,也未涉及續航等指標。
基帶芯片通過無線電波與運營商網絡通信,將信號轉換為手機內的數據和語音。增強信號雖是改善連接的常規手段,但會加劇能耗。
高通始終強調,基帶技術的研發難度遠超其他芯片。該公司表示其優勢在於能模擬複雜網絡環境,確保芯片在各類條件下穩定工作。天氣條件、高層建築和網絡擁堵都會影響手機的實際表現。
對蘋果而言,自研基帶只是其技術垂直整合戰略的最新實踐。從 Mac 電腦到暢銷的 iPhone,其產品已全面搭載自研處理器,這為公司帶來了更強的功能定製能力與成本控制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