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e's first baseband chip falls shor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Phone 16e performs far worse than Android phones powered by Qualcomm chips

高通委託進行的研究顯示,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區,iPhone 16e 表現尤其遜色,在紐約市 T-Mobile 的 5G 網絡上,僅兩分鐘的測試間隔內就出現明顯發熱和 “屏幕急劇調光變暗”;數據下載速度上,價格相近、使用高通芯片的安卓手機最高快 35%,上傳速度方面最高快 91%。
蘋果歷時七年、砸下數十億美元才推出了首款自研基帶芯片 C1,一份新近研究報告卻試圖打破蘋果的技術神話。它顯示:在覆蓋城市人口密集地區的蜂窩網絡環境下,首款搭載 C1 的智能手機 iPhone 16e 無論是下載和上傳速度都遠遜高通芯片驅動的安卓設備。
由高通委託 Cellular Insights Inc.進行的上述智能手機評估研究顯示,iPhone 16e 在紐約市 T-Mobile 的 5G 網絡上表現令人失望。報告指出,雖然 C1 在理想條件下表現尚可,但在"下一代調制解調器應該表現出色的場景中"卻明顯落後。
報告強調,對於在密集城市、室內或上行鏈路密集環境中使用設備的用户來説,更好的 5G 性能"不僅是理論上的,而是可量化、可重複且具有運營意義的"。
Cellular Insights 的研究報告顯示,相比 iPhone 16e,兩款價格相近、使用高通芯片的安卓手機在數據下載速度上的差距最高可快 35%,在信息上傳速度上,最高則快 91%。當網絡繁忙或手機距離信號塔較遠時,這種差距更為明顯。
更令人擔憂的是,測試中 iPhone 16e 在僅僅兩分鐘的測試間隔內就出現 “明顯發熱” 和 “屏幕急劇調光變暗” 的現象。這一表現與蘋果 CEO 庫克此前宣稱 C1 是 “iPhone 有史以來最節能的調制解調器” 形成鮮明對比。不過,報告並未説明消費者在實際使用中是否能夠感受到數據通信速度的下降,也沒有討論電池續航等問題。
報告公佈當天,美東時間 5 月 27 日本週二,高通和蘋果的股價午盤均保持 2% 以上的漲幅,在歐盟與美國首腦和官員通話釋放歐美貿易戰緩和的信號後,追隨美股大盤反彈。
高通的精準反擊
這份研究報告的時機頗為微妙。高通正在向其最大客户之一蘋果發起攻擊。蘋果歷史上貢獻高通約 20% 的收入,在 iPhone 16e 推出前,高通一直是 iPhone 產品線的獨家調制解調器供應商。
高通此前已告知投資者,預計來自蘋果調制解調器銷售的收入最終將降至零,但公司將通過擴展到其他領域來彌補這部分損失。媒體稱,蘋果僅在 2022 年就向高通支付了 72 億美元的授權費。
從技術規格來看,C1 的侷限性顯而易見。媒體稱,C1 僅支持四載波聚合的低頻 6-GHz 網絡,峯值速度約為 4 Gbps;而高通 X75 支持五載波聚合低頻 6-GHz 網絡,加上十個毫米波載波,理論速度可達 7-10 Gbps。
七年征程的代價與妥協
蘋果的基帶芯片征程始於 2017 年對高通的訴訟,當時蘋果指控高通收取過高的專利費用。經過與英特爾的失敗合作後,蘋果在 2018 年啓動了自研基帶項目,收購了英特爾的基帶團隊 2200 多名員工和超過 17000 項技術專利。
然而,這個項目面臨重重挑戰。前蘋果無線總監 Jaydeep Ranade 曾表示:"僅僅因為蘋果製造了地球上最好的芯片,就認為他們也可以製造調制解調器是荒謬的。"
C1 最終的妥協明顯可見:iPhone 16e 在全球範圍內都不支持 5G 毫米波技術,這在美國市場可能影響其在商場、機場等人流密集場所的網絡表現。
市場影響與未來博弈
儘管性能存在差距,但 C1 在能耗方面確實有所突破。蘋果官網稱,iPhone 16e 的視頻播放續航最長達到 26 小時,不僅領先配置相當的 iPhone 16(22 小時),還接近 iPhone 16 Pro 的 27 小時。
蘋果硬件技術高級副總裁 Johny Srouji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打造了一個跨越世代的平台。C1 只是一個開始。"根據蘋果的規劃,明年的 C2 將補齊毫米波短板並在所有 iPhone 上推出,而 C3 的目標是超越高通基帶。
但高通委託 Cellular Insights 進行的研究提醒市場,蘋果在基帶技術上的追趕之路可能比預期更加艱難。當蘋果試圖通過自研基帶削減成本、提升利潤率時,性能差距可能成為其面臨的最大挑戰。對於投資者而言,這場技術博弈的結果將直接影響蘋果未來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