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aximum reduction of 53,000 yuan, BYD has initiated a new round of price wars, Goldman Sachs claims to be a seller, and 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CICC) states that there are already certain expectations

華爾街見聞
2025.05.27 19:0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比亞迪港股本週兩日累跌 10%。高盛稱投資者擔心盈利能力和毛利率。大摩稱降價釋放出終端市場壓力巨大的強烈信號。中金稱,本次促銷實際降幅低於表面展現數字。崔東樹稱,今年下半年車市競爭會進一步加強,但不會再是低水平的 “內卷”,而是以多元化方式提升產品競爭力。

上週五,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宣佈對 22 款車型最高降價 5.3 萬元,比亞迪港股此後持續下行,本週一和週二兩日累跌約 10%。

當比亞迪宣佈如此大力促銷後,市場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次促銷活動——這是一場可能重新定義行業格局的價格戰信號彈。高盛分析師表態看跌。花旗分析師預計,國內其他車企將跟進。中金則認為,本次降價已有一定的預期,且實際力度並沒有比亞迪官宣的那麼大。

降價風暴席捲 22 款車型

此次比亞迪的促銷涉及王朝網、海洋網共計 22 款智駕版車型。其中,海豹 07DM-i 智駕版降幅最為驚人,限時一口價 10.28 萬元,相比指導價直降 5.3 萬元,降幅高達 34%。

海洋網 10 款車型限時"一口價"5.58 萬元起售,而王朝網 12 款智駕版車型限時補貼後起售價更是降至 6.38 萬元。這一價格水平已經觸及 6 萬元級別,直接衝擊傳統燃油車的價格底線。

這已是比亞迪不到兩個月內已第三次推出促銷,也是今年以來第三次的大規模促銷,且上週五的促銷力度和涉及車型均遠超前兩次。從 3 月底的非智駕版入門車型降價,到 5 月初的智駕版置換補貼,再到此次覆蓋面最廣、力度最大的限時補貼,比亞迪的降價策略正在加碼升級。

市場重壓下的戰略選擇

比亞迪頻繁降價背後,是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的嚴峻挑戰。據中國乘用車協會數據,4 月中國汽車庫存達到 350 萬輛,相當於 57 個庫存日,為 2023 年 12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Tim Hsiao 指出:"雖然部分優惠自 4 月起就已實施,但此次正式公告釋放出終端市場壓力巨大的強烈信號。"

這一判斷直擊要害——在經濟下行壓力和需求疲軟的雙重夾擊下,即便是市場領頭羊也不得不通過價格手段刺激銷量。

從銷售數據看,比亞迪今年 1-4 月累計銷量約 138 萬輛,僅完成其 550 萬輛年度目標的四分之一。要實現 30% 的同比增長目標,下半年的銷售壓力可想而知。

投資者信心遭遇考驗

對於比亞迪的大降價,華爾街投資銀行態度謹慎。高盛分析師 Shubham Ghosh 告訴客户 “我們在這裏賣出了 BYD。”

中金公司分析師試圖緩解市場擔憂,指出"本次促銷此前已有一定預期",主要受智駕版 3-4 月爬坡、終端售價偏高、底線城市吸引力一般等影響。實際上比亞迪在 4-5 月持續有在終端加大促銷,實際降價幅度低於表面展現的數字。

但投資者顯然更關注價格戰對整個行業盈利能力的長期衝擊。

高盛分析師 Keita Umetani 在研報中寫道:

"電動汽車板塊繼續承壓,BYD 在宣佈對 22 款車型進行促銷折扣後(股價週一)大跌 8.6%,投資者擔心其盈利能力和毛利率。"

同行跟進 行業洗牌加速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比亞迪此次降價"對當下車市價格戰會有一定影響"。數據顯示,今年前 4 個月國內降價車型有 65 款,較去年同期減少 56 款,價格戰本已有所降温。

然而,比亞迪的這一舉動可能重新點燃戰火。在年銷量目標壓力下,車企為爭奪市場份額勢必展開更激烈競爭。正如崔東樹所言,今年下半年車市競爭將進一步加強。

當新能源汽車行業從高增長轉向存量競爭時,價格戰或許不可避免。但對投資者而言,這場由比亞迪引燃的價格戰,意味着整個行業的盈利預期和估值邏輯都將面臨重新審視。

崔東樹預計,下半年車企的競爭不會再是低水平的 “內卷”,而是以多元化的方式來提升產品競爭力,搶奪更多市場。

花旗研究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我們預計同行將效仿比亞迪降價。” 他們表示,重慶長安汽車已宣佈其 Deepal S07 車型降價 2.5 萬元,浙江零跑也對其 C16 全尺寸跨界 SUV 和 C11 中型 SUV 進行了降價。

中金也指出,部分傳統品牌或存在直接競爭壓力,會酌情考慮跟進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