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rris Chang Saw Writing On The Wall 20 Years Ago For The Likes Of Intel And Samsung And Why They Would Never Be Able To Beat TSMC In Foundry Business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近 20 年前預測,英特爾和三星將在代工業務中面臨競爭困難,原因在於企業文化的差異。台積電專注於客户滿意度和靈活性,使其在全球代工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從 2023 年中期的 58% 增加到 2024 年底的 67%。相比之下,三星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而英特爾面臨重大挑戰,包括財務虧損和領導層變動。儘管面臨這些困難,英特爾計劃到 2030 年成為第二大代工廠,而台積電則繼續與蘋果和英偉達等主要客户保持良好發展
近二十年前,台積電 創始人 張忠謀 解釋了為什麼 英特爾公司 和 三星電子 在代工業務中沒有機會——歷史證明了他的觀點是正確的。
發生了什麼: 在 2007 年於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的對話中,張忠謀談到了英特爾或三星是否能夠利用過剩的生產能力進入代工市場與台積電競爭。
他的回答很直接:"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企業文化。"
他進一步闡述,回憶起與一位首席執行官的對話,該 CEO 根據良率和週期時間指標來評估晶圓廠經理。"我説,我們根據客户的滿意度來評估我們的廠長,"他告訴正在主持對話的 英偉達公司CEO 黃仁勳。
他説,這種差異意味着競爭對手即使嘗試也無法成功。"我當時就決定,這傢伙不會成為我的有效競爭者。"
"當你提到三星和英特爾時,我給你同樣的評論。我對他們所做的事情非常尊重,但我認為即使他們有過剩的產能,他們也不會在代工業務中有效地與我競爭,"張忠謀表示。
訂閲 Benzinga 科技趨勢通訊 以獲取所有最新的科技動態。
在張忠謀的發言後,黃仁勳表示,從客户的角度來看,半導體公司 “力量” 和 “靈活性與力量” 之間的區別至關重要。
"靈活性是大型企業很難教授的東西,"他説,讚揚台積電的服務和靈活性文化。
張忠謀補充説,台積電在同一晶圓廠內管理近 50 個客户的能力是其他芯片製造商無法掌握的競爭優勢。"我們在 20 年中學會了這一點——這是我們的商業秘密之一。"
重要性: 如今,台積電是全球主導的代工廠商,客户包括 蘋果公司、英偉達和 超微半導體。
儘管英特爾和三星在合同製造領域重新發力,台積電的領先地位依然強大,驗證了張忠謀早期的洞察。
根據 2025 年 3 月的 Counterpoint 研究,台積電在全球代工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其市場份額從 2023 年第二季度的 58% 穩步上升至 2024 年第四季度的 67%。
三星代工——台積電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在同一時期內市場份額從 12% 下降至 11%。
與此同時,英特爾的代工業務面臨重大障礙,包括去年 130 億美元的年度虧損、裁員、暫停分紅以及因涉嫌隱瞞內部問題而引發的股東訴訟。
首席執行官 帕特·基辛格 的突然離職也加劇了動盪。
儘管面臨這些挫折,英特爾仍決心在 2030 年前成為全球第二大代工廠,力爭超越三星,同時與台積電競爭。
上個月,在英特爾直接連接活動上,新任 CEO 林博文 重申了公司對代工雄心的承諾。
價格走勢: 今年迄今,英特爾股價上漲了 2.32%,而台積電股價下跌了 4.87%。然而,根據 Benzinga Pro 的數據,在過去五年中,英特爾股票下跌了 66.77%,而台積電則上漲了 285.06%。
Benzinga 的邊緣排名給英特爾(INTC)一個 19.77% 的增長評級。想看看它與台積電和三星的比較嗎?點擊這裏查看完整分析。
圖片來源:jamesonwu1972 在 Shutterstock.com
通過 點擊此鏈接 查看更多 Benzinga 的消費科技報道。
- 張忠謀曾談到英特爾拒絕了他對台積電的願景——快進到今天,台灣芯片製造商在市場價值上已超越英特爾數百億美元
免責聲明: 本內容部分由 Benzinga Neuro 協助製作,並由 Benzinga 編輯審核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