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ldman Sachs and Deutsche Bank comment on Xiaomi's press conference: The Xuanjie chip opens the company's "decade of hard technology," and the YU7 may become a blockbuster SUV

高盛表示,小米成為全球第四家擁有自研 3nm 工藝 SoC 的公司,標誌着小米在未來十年突破核心技術的新起點;德銀認為,YU7 直擊高端電動車市場核心競爭區間,預計 2025 年全年交付量預計達到 10 萬台,小米汽車業務有望成為 2025 年重要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
隔夜小米舉行 15 週年戰略產品發佈會,發佈玄戒 O1 芯片、YU7、以及小米 15SPro、小米平板 7Ultra 等多個重磅新品,高盛、德銀在隨後的報告中一致看好小米。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點評,玄戒芯片標誌着小米技術自立邁出關鍵一步,通過玄戒芯片和澎湃系統的深度整合,小米有望提升產品競爭力並構建用户體驗優勢。而 YU7 的配置在多個關鍵指標上領先同級 SUV 車型,有望成為中國高端新能源 SUV 市場的熱銷車型。
德銀則認為,芯片發佈標誌着小米邁向全球科技領導者的重要里程碑,軟硬件深度整合有助於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建立更強的品牌認知度和技術護城河。YU7 直擊高端電動車市場核心競爭區間,預計 2025 年全年交付量預計達到 10 萬台,小米汽車業務有望成為 2025 年重要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
因此,德銀將小米目標價定為 74 港元,較目前有的 53 港元有 20% 上漲空間。而高盛則維持 62 港元的目標價,潛在上漲空間 16.5%。同時,高盛還指出,未來數月內多個催化劑可能推動股價上行,包括 5 月 27 日的一季度業績、6 月 3 日的投資者日、6.18 購物節(通常貢獻 Q2 智能手機和 AIoT 收入的三分之二)以及 YU7 的正式發佈。
“芯片自研” 顯示小米技術野心提速,軟硬件整合對標蘋果生態戰略
小米正式發佈了玄戒 O1 芯片,這是該公司首款自研 3 納米旗艦 SoC 芯片,搭載於小米 15S Pro 智能手機和小米 Pad 7 Ultra 平板電腦上。同時推出的還有玄戒 T1,小米首款自研 4G 基帶處理器,搭載於小米手錶 S4 eSIM 版本。
小米管理層表示,2025 年全年預計投入 60 億元用於自主芯片開發,並承諾在 2026-30 年間投資 2000 億人民幣用於研發,每一代 SoC 至少需要 10 億美元研發投入。
高盛在報告中表示:
小米成為全球第四家擁有自研 3nm 工藝 SoC 的公司,標誌着小米在未來十年突破核心技術的新起點,包括芯片、AI 和操作系統。
雖然短期內銷量貢獻有限,但長期來看將顯著增強公司的技術護城河。小米計劃在保持自研芯片投資的同時,繼續與芯片合作伙伴深度合作,這種策略與三星的芯片策略類似,通過玄戒和澎湃的深度整合,小米有望提升產品競爭力並構建用户體驗優勢。
德意志銀行表示:這標誌着小米從手機制造商向綜合科技生態企業轉型的重要里程碑,軟硬件一體化戰略有望提升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支撐股價上漲空間。
這些產品標誌着小米在硬核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公司在芯片、AI 和操作系統領域的深度佈局將成為長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將有助於小米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建立更強的品牌認知度和技術護城河。
小米通過玄戒芯片和澎湃系統的結合,實現硬件軟件深度整合,旨在提供更流暢的產品性能體驗。公司明確表示這一策略學習自蘋果,後者通過自研 A18 芯片與 iOS 操作系統的結合,在性能上超越基於安卓系統的競品。
YU7 電動 SUV:直擊高端電動車核心競爭區間
YU7 電動車的推出,德銀和高盛均表示,YU7 電動車在尺寸、性能和續航方面均超越同級競品,有望成為中國高端新能源 SUV 市場的熱銷車型。
小米同時展示了第二款電動汽車型號 YU7,定位為高端性能純電動 SUV,將於 7 月正式發佈。與同類車型相比,YU7 在尺寸、性能和續航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尺寸優勢:YU7 尺寸為 4999/1996/1600 毫米(比 SU7 寬 30 毫米,高 150 毫米),軸距 3000 毫米(與 SU7 相同),在同類 SUV 車型中軸距最長。特別是,YU7 提供 77 毫米後排頭部空間(相比 Model Y/卡宴的 72/65 毫米)和 73 毫米後排腿部空間(相比 Model Y/卡宴的 63/69 毫米)。
性能/動力總成:YU7/YU7 Pro 最高速度 240 公里/小時(快於 SU7/SU7 Pro),而 YU7 Max 最高速度達 253 公里/小時(接近 SU7 Max 的 265 公里/小時),超過多數同類 SUV 車型。YU7 Pro 配備雙 V6s Plus 電機,從 SU7 Pro 的單電機升級而來,YU7/YU7 Pro/YU7 Max 最大功率分別為 235/365/508kW,高於相應 SU7 版本和大多數同類車型。
續航里程:YU7 搭載 96.3kWh 磷酸鐵鋰電池,CLTC 續航里程達 835 公里,是市場上所有中大型純電 SUV 中續航最長的。YU7 Pro 和 Max 版本分別支持 770 公里/760 公里 CLTC 續航。
- YU7 搭載先進的端到端自動駕駛能力,採用英偉達 Thor-U 自動駕駛 SoC、禾賽激光雷達、4D 毫米波雷達和高清攝像頭等硬件配置。此外還有獨特的"HyperVision"全景抬頭顯示系統橫跨整個儀表台。
對此,德銀表示:
小米 YU7 大型純電 SUV 將直接對標特斯拉 Model Y、極氪 7x、智界 R7、阿維塔 07、智己 LS6、樂道 L60、問界 M5、騰勢 N7 和小鵬 G7 等主流高端電動 SUV。
預計小米將在 7 月 YU7 正式發佈的同時啓動交付,YU7 SUV 在 2025 年全年交付量預計達到 10 萬台,SU7 轎車全年交付量預計為 28 萬台,小米汽車業務有望成為 2025 年重要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
高盛也對 YU7 需求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為其有望成為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 SUV 市場的暢銷車型,與特斯拉 Model Y(近 6 個月平均月銷量 3.5 萬輛)等競品一較高下。YU7 的發佈可能進一步鞏固小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地位,增強其 “人×車×家” 生態戰略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