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eral Reserve Research: Banks Providing Credit to Private Credit Constitutes "Systemic Risk"

華爾街見聞
2025.05.22 02:3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波士頓聯儲研究顯示,私募信貸市場從 2000 年的 460 億美元擴張至 2023 年約 1 萬億美元,背後是監管套利:銀行被限制高槓杆貸款後,轉而為私募信貸基金提供資金。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來自銀行向私募信貸基金提供的循環信貸額度,若多數基金同時提取資金,可能在經濟衰退期對金融體系造成嚴重衝擊。

隱形炸彈?美國的銀行與私募信貸機構的深度聯繫可能引爆下一輪系統性風險。

5 月 21 日,波士頓聯儲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由 Blackstone、Apollo 和 Ares 等機構主導的私募信貸行業與傳統銀行業建立了越來越緊密的聯繫,這可能在經濟衰退期間對美國金融體系構成系統性風險。

波士頓聯儲經濟學家 José Fillat、Mattia Landoni、John Levin 和 Christina Wang 在報告中警告:"銀行與私募信貸市場的廣泛聯繫可能令人擔憂,因為這些聯繫間接使銀行面臨與私人信貸貸款相關的高風險。"

據介紹,美國私募信貸市場近年來呈現爆炸式增長,市場規模從 2000 年的 460 億美元擴張至 2023 年約 1 萬億美元,尤其在 2019 年後增長更為迅猛。

這一現象背後實質上是後 2008 金融危機時代的監管套利,銀行被限制直接提供高槓杆貸款後,轉而為進行這類業務的私募信貸基金提供資金,從而繞過了針對傳統銀行業的嚴格監管。

此外,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掌門人最新警告私募股權行業面臨嚴峻挑戰。而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及,在後疫情時代的交易和 IPO 減速中,私募基金髮現自己坐擁大量資產,卻難以找到出口。對於依賴資產退出來兑現回報的私募模式,這是一場生存危機。

銀行資金推動私募信貸市場膨脹

評級機構惠譽本週早些時候報告顯示,截至今年 3 月底,銀行對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私募股權公司和私募信貸基金)的貸款已躍升至約 1.2 萬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0%。

波士頓聯儲的研究報告證實了一個日益明顯的事實:監管規定和銀行共同幫助推動了私募信貸行業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後的蓬勃發展

報告稱,當時實施的監管規定限制了銀行向高負債企業或現金流不足以償還債務的公司提供貸款。結果,銀行轉而向承接這些貸款的私募信貸基金提供資金,從而推動了該行業的爆炸式增長。

分析指出,銀行不再直接承擔風險,而是通過為私募信貸基金提供資金間接參與高風險貸款,這種做法形成了監管套利的狀態。這一演變表明,儘管 2008 年後實施了眾多金融改革,資本仍能找到規避監管的途徑。

同時提款可能引發系統性危機

波士頓聯儲在報告中指出,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來自於其向私募信貸投資基金提供的循環信貸額度。這些信貸額度允許基金隨時提取數億或數十億美元,用於為企業承銷私募貸款。波士頓聯儲經濟學家在報告中警告:

"為了應對不利的宏觀經濟衝擊,如果足夠多的私募信貸貸款人提取銀行信貸額度,私募信貸貸款人對銀行流動性的依賴可能對銀行業構成系統性流動性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波士頓聯儲承認,銀行提供給私募信貸基金的融資仍被視為比 2008 年金融危機前提供的槓桿收購貸款更安全。當前,銀行對基金的貸款由數十或數百筆較小的貸款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他們對任何單一業務的風險。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波士頓聯儲也指出,銀行向私募信貸基金提供的信貸額度往往屬於這些基金"最優先的負債",這意味着只有在"嚴重不利的經濟條件下,例如深度且持續的衰退"中,銀行才會遭受損失。

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掌門人敲響警鐘陷入困境的私募股權行業

據報道,在 5 月 21 日舉行的多哈卡塔爾經濟論壇上,管理着 1 萬億美元資產的科威特投資局 (KIA) 負責人 Sheikh Saoud Salem Al-Sabah 指出,私募股權行業已多年難以向投資者返還資金。他警告稱:

"相信私募股權行業非常困擾,特別是在大型收購、風險投資領域,以及延續工具的興起,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信號。"

由於買賣雙方之間持續存在的估值差距,許多私募股權基金通過銷售或 IPO 實現資產貨幣化變得困難。

所謂的延續工具使這些被稱為普通合夥人 (GP) 的公司能夠將其表現最佳的資產保留超過通常的任期。這些工具允許收購基金在大多數投資者(有限合夥人)急需回收資金的時期產生回報,而這一趨勢使得該行業難以籌集新資金。

此外,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根據貝恩諮詢公司的數據,截至 2024 年底,私募行業在 29000 家未售出的投資組合公司中持有約 3.6 萬億美元的未實現價值。去年,投資者分配到的資金佔資產淨值的比例降至創紀錄的 11%,而長期平均水平約為 25%。

埃及實業家、億萬富翁投資者 Nassef Sawiris5 月 5 日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採訪時表示,"私募股權行業已經度過了它的黃金時代......他們無法退出。退出太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