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apmotor frantically presses the accelerator key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王小娟
未曾想,在汽車銷售的淡季,零跑成了內卷競爭中的 “局外人”。
5 月 19 日晚,零跑刊出了今年 Q1 財報,當季收入同比近翻兩倍突破百億元;更令人意外的是,在需要促銷的銷售淡季,零跑整體毛利率竟呈現出環比改善趨勢,達到了 15% 的歷史新高。
具體拆解來看,零跑此次超預期的成績,很重要的部分是來自於戰略合作收入,大約確認了 3 億元技術服務費,毛利潤佔 2 億元左右。
因此,在一季度降價清理老款庫存的情況下,零跑的總收入和毛利率出現了逆勢上行;同時也因這筆收入,讓銷售結構下沉(B10+C10 銷售比重環比提升近 12%,定價更高的 C11、C16 環比下滑 7%)的零跑,單車均價上升了 3000 元,至 11.4 萬元。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去除合作影響後,零跑 13.3% 的實際毛利率表現仍然超預期,和上季度保持基本持平。這背後一面是規模效應的起效,一面是零跑持續進行的成本管理優化。可以説,零跑自身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斷增強。
整體來看,零跑已連續 3 個季度超越市場預期,而從去年 Q1 到今年 Q1,零跑在新能源車市佔率呈現不斷上升趨勢。財報會上,零跑汽車副總裁李騰飛表示,今年將全力衝擊 50 萬-60 萬輛年銷,毛利率 10-12%,以及年度盈虧平衡的目標。
交付量躍升、盈利結構步入良性軌道。這意味着,在競爭進入深水區後,作為後浪玩家,零跑在比亞迪的優勢價格帶切出了屬於自己的蛋糕,並且要先一步拿到決賽的入場券了。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極致性價比產品定價下,特別是今年 B 系列車型配置低於 C 系情況下,零跑想要實現全年盈利,關鍵依賴成本控制能力和規模效應。
據李騰飛透露,LEAP3.5 平台帶來了 30-40% 的降本效應。所有改款車都將適配 LEAP3.5,與 B 系列共攤成本。前期鋪墊到位,接下來 B 系列能否接棒 C 系列,撐起零跑規模的大旗就將是重中之重。
對此,零跑給出了二季度 13-14 萬輛的銷量指引,相當於每月要賣 4.3-4.7 萬台新車。值得一提的是,4 月,零跑憑藉 4.1 萬台的交付量摘得新勢力銷冠。換而言之,零跑表現出了連續拿下 “新造車月銷冠軍” 的決心。
為了實現這一野心,零跑今年將甩出一系列產品牌,除了已經登台的中 B10 和 B01 外,B05 預計將在 8 月底的成都車展亮相,並於第四季度交付;此外 C 系列車型將在 6 至 7 月份進行改款,以配置優化來增強同價位段競爭力;同時更大尺寸的 D 系列車型將在四季度亮相。
不止產品端,零跑在銷售層面也在加速開疆拓土。
首先,按照計劃,零跑今年的渠道目標是門店突破 1000 家,加快零跑中心店和城市展廳門店佈局速度,進一步滲透核心汽車商圈。
更重要的是海外市場也將開始為零跑 “養家”。2025 年零跑原本預期的出海銷量在 5-6 萬台左右,由於前 4 個月已經完成了近 1.4 萬輛,零跑上調出海銷量目標至 5 萬-8 萬輛。下半年零跑國際將投入更符合歐洲對於小車需求的 B10、B01。
而目前零跑也在加緊佈局海外渠道。
一季度零跑國際渠道數量 500 家,歐洲渠道環比淨增加 100 家。有接近零跑的人士透露,其海外渠道投放速度非常之快,很可能會帶動今年零跑出海銷量超預期,尤其是利用 Stellantis 的知名度迅速打開市場,且 B 平台車型更適合歐洲市場需求的情況下。
背靠 Stellantis,零跑將基於其馬來西亞工廠在今年底實現 C10 的本地化組裝項目;同時,其預計在明年年中實現歐洲本地化生產。隨着 C10、B10 的全球化經驗的積累,加之 Stellantis 向零跑輸出的當地市場消費習慣等信息,零跑的全球化道路,或許要走得比大部分新造車品牌更快。
由此來看,零跑今年實現 50-60 萬輛銷售目標似乎沒有難度。
不過,其中的小插曲是,由於電池產能問題,零跑今年肩負上量的 B10 近期排產交付受到影響。李騰飛表示,該問題將會在 5 月下旬得到解決,接下來 B01 的上市和交付過程中,將不會受到電池等零部件供應而影響產量。這將讓 B 系列對零跑規模的貢獻更大程度地釋放。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着 B 平台新車催化,以及與一汽在零部件供應、股權合作預期推動下,零跑市值至少有 30% 的增長空間。這意味着,這位新勢力黑馬衝上千億身價指日可待。
或許,只要零跑能穩住自己的節奏,就將進一步鎖定贏面。只是如今市場環境風譎雲詭,面對競爭對手後續的步步緊逼,零跑不僅要穩更要加快鞏固份額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