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female lead" born after 1985 makes an appearance, as top executives in first-tier securities firms accelerate "generational replacement."

華爾街見聞
2025.05.19 16:1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國內大型券商的核心領導層正在進行 “代際更替”。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負責人武超則已升任黨委委員,未來將在核心團隊中擔任重要角色。1986 年出生的她,擁有豐富的從業經歷,曾連續八年獲新財富通訊行業最佳分析師。隨着 80 後券業人士逐步進入領導層,券商核心層的 “代際交替” 正在展開。

國內大型券商的核心領導層正在悄然進行 “代際更替”。

相關媒體報道證實,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負責人、研究所所長武超則,日前已升任中信建投證券黨委委員。

按照國有券商的慣例,武超則未來幾乎肯定將在中信建投證券的核心團隊內擔任重要角色。

1986 年出生的武超則,既有着年齡優勢,也有着非常亮麗的從業經歷和專業背景,她未來在中信建投的上升空間和角色定位當然值得關注。

而伴隨着包括武超則、周海晨等一批研究 “所長” 出身的 80 後券業人士逐步進入各家券商的領導層,一場頭部券商機構核心層的 “代際交替” 正在展開。

85 後 “大女主”

如果套用文娛圈的喊話,武超則確實是目前一線證券公司(三中一華 + 國泰海通)核心人才圈中較為難得的 “大女主” 型的年輕業務型高管。

她年富力強,出生於 1986 年,32 歲出任一線證券研究所所長,帶領中信建投研究所再創輝煌,迄今亦不到 40 歲。

她專業,碩士拿的是英國法學碩士,入職賣方研究後從事的是競爭激烈的通訊行業研究。而且在一眾優秀分析師中脱穎而出連續八年奪得新財富通訊行業最佳分析師,成為 “白金分析師”。

她也善於協調管理,“執掌” 中信建投研究所後,成功的把中信建投的研究業務帶動起來,並持續保持在行業前四名。

見識過賣方研究市場 “刺刀見紅” 的競爭場面,才明白這些成果有多不容易。

“出道即巔峯”

資料顯示,武超則入職的起點是 2012 年,那年正是中信建投賣方研究上一個高峰時代。

雖然整體佣金排名在前十名。但當年的中信建投的研究團隊有着 “神” 一般的人物——周金濤,後者被譽為 “週期天王”。

在那個宏觀經濟空前有分量的時代裏,作為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的周金濤,有過多次神準的 “預測”。他提出 “人生髮財靠康波” 的觀點,在他過世多年後仍然是投資圈津津樂道的名言。

武超則的研究重點領域則在通訊領域,這是個後續發展空間廣闊、但當年競爭極為激烈的賽道。

當然,在賣方研究就沒有容易的事情,無論是冷清時還是熱門時。隨着通訊行業因 4G 的普及而日益熱門。“武超則” 這個名字格外令人印象深刻的年輕分析師開始 “一炮而紅”。

新財富評選顯示,從 2013 年(武超則正式出道的第二年)到 2020 年,武超則連續八屆斬獲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通信行業第一名。同時,她也奪得 2014~2020 年連續七屆水晶球最佳分析師通信行業第一名。

什麼是出道即巔峯,這就是吧。

曾經 “臨危受命”

2018 年,年僅 32 歲的武超則被晉升為這家券商研究所所長,這在當時是個大膽且幾乎 “臨危受命” 的安排。

彼時中信建投研究所在行業前十(佣金排名)徘徊依舊,這和這家躋身 “三中一華” 券業頂級行列的券商並不相配。隨着新領導班子的到位,中信建投研究所到了變革的時點。

但彼時,整個行業已經相當成熟,前十名研究所裏任一個往前進一步都相當有難度。而在 2018 年底,中信建投研究所的佣金排名也幾乎是 “史無前例的” 跌至行業第 12 名。

那是個顛覆的年代,研究所另兩個老大哥國君和中金分列當年的第 11 名和第 13 名。許多人都看着這個 “小姑娘” 率領的中信建投如何應對。

但武超則率領的中信建投研究所開始奮發了,她擔任所長後開始推動賣方人才的大膽引進,同時設立新的績效考核、研究產品轉化的機制。她同時擔任着 TMT 大組組長,特別是在 5G、雲計算、物聯網領域屢有精彩觀點。

2019 年,中信建投以 3.48 億元的分倉佣金重回行業前三,此後多年,該公司的佣金排名都在前四名。武超則率領的研究團隊在其中貢獻明顯。

或許也因為表現如此突出,抑或有其他機緣,武超則在 2025 年終於迎來了人生的又一個重要 “機遇”,成為中信建投證券的黨委委員。

“研值革命”

按照慣例,武超則未來必然會是中信建投證券公司核心領導層的成員之一,成為又一個研究所所長(總經理)升任券商領導的案例。

此前最為著名的案例是,長江證券研究所的前任所長劉元瑞以 35 歲之年紀出任長江證券的總裁。

劉元瑞是 2007 年碩士畢業後進入長江證券研究所,最初研究偏消費類的農林牧漁板塊。此後被調整為鋼鐵行業分析師,並連續七年奪得鋼鐵行業第一名,並獲得新財富白金分析師榮譽。其當年優秀的研究成績和如今的武超則頗為類似。

而當時的長江證券在股東的推動下正在一輪革新之中,年輕且專業的劉元瑞打破行業慣例,獲得了此機遇。

此外,申萬宏源研究所前任所長、輕工行業的白金分析師周海晨,在近年也被擢升為申萬宏源證券的執委。

另外,現任東吳證券公司執委、總裁助理、上海總部管理委員會聯席總經理的丁文韜也曾經是東吳證券研究所所長,賣方分析師。2014 年,丁文韜一舉拿下了非銀行業分析師評選大滿貫,成為新財富、水晶球、金牛等行業評選中最受歡迎分析師的第一名。

有趣的是,上述四位研究所長均為 “80” 後,他們的出現也驅動了一場新的 “研值革命”。

更新換代時

如果盤點各家券商的執委會(高管層),更多的 80 後在近年走上公司的 “管理中樞”。

其中包括中信證券的朱燁辛,現任中信證券黨委委員、執行委員、研究部行政負責人。資料顯示:朱燁辛於 2008 年加入中信證券,曾任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裝備製造行業組項目經理、B 角、負責人,投行委工業與先進製造行業組(原裝備製造行業組)負責人,投行委委員,投資銀行黨委委員,戰略規劃部行政負責人。

中金公司的黨委委員梁東擎,後者 2024 年 8 月起任中金公司黨委委員,9 月起任中金公司的管理委員會成員。此外,她如今還擔任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執委會委員、副總裁、工會主席兼產品與解決方案部落負責人,中金財富期貨有限公司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梁東擎有賣方研究的 “職業起點”,2008 年 7 月加入中金公司研究部,先後擔任本公司財富研究部負責人、財富服務中心聯席執行負責人,中投證券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中金財富產品中心總經理等職務。

國泰海通證券副總裁韓志達(1982 年 9 月出生),簡歷顯示,韓志達 2024 年 7 月 17 日起擔任國泰君安的副總裁。2005 年 7 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曾先後擔任固定收益證券總部高級經理、助理董事、董事;收購兼併總部執行董事;併購融資部執行董事、董事總經理;投資銀行部北京投行一部行政負責人;國泰君安證裕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戰略發展部總經理、數字化轉型辦公室主任,政策研究院院長。韓先生 2024 年 4 月至今兼任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委員會主席,2024 年 11 月至今兼任國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國元證券總裁胡偉(1981 年出生)目前任國元證券黨委副書記、董事、執行委員會主任、總裁先生,具有保薦代表人資格。他曾任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總部項目經理、投資銀行總部業務三部、業務五部副經理、投資銀行總部業務五部、業務九部經理,股權管理部總經理、投資銀行總部副總經理、業務三部經理,公司執行委員會副主任、副總裁。

東吳證券副總裁郭家安(1983 年 4 月出生)。資料顯示,郭家安歷任東吳證券嘉興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嘉興常秀街證券營業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嘉興常秀街證券營業部總經理,嘉興分公司副總經理(主持工作),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吳中區中心營業部總經理,董事會辦公室主任,黨委委員、副總裁、上海總部管理委員會總經理。

目測看,80 後即將成為各家券商的 “肱骨重臣”,已是不爭的趨勢。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