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at to watch in the earnings reports of Chinese concept giants this week? JD.com's "takeout war," Alibaba and Tencent's "AI investment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騰訊的廣告收入與 AI 業務融合成為亮點,關注微信生態內 AI 搜索廣告產品和現有廣告產品點擊率的提升;阿里的雲業務與電商競爭是焦點,關税其利潤率走勢、AI 收入貢獻以及跨境業務前景;京東重點關注其外賣業務中期目標和零售核心業務的競爭力。
騰訊、阿里巴巴和京東將於本週發佈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預計整體表現健康,前景樂觀。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5 月 12 日,高盛分析師 Ronald Keung 及其團隊發佈研報,對騰訊、阿里巴巴、京東最新的業績表現進行了分析和預測。
高盛表示,儘管宏觀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但頭部互聯網公司憑藉其在各自領域的優勢,仍展現出強大的盈利能力和增長潛力。
報告預計,騰訊集團一季度同比增長 10%,集團 EBIT 同比增長 16%;阿里巴巴電商管理收入同比增長 9%,集團 EBIT 同比增長 12%;京東零售收入同比增長維持上季度水平,利潤增速可能跳漲至 28%。
騰訊:廣告收入與 AI 融合成為亮點
騰訊將於 5 月 14 日發佈財報,高盛預計第一季度遊戲收入增長 15%,廣告收入增長 18%,集團調整後 EBIT 為 678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6%)。高盛對騰訊 2025 財年每股收益增速預期為 14%,高於市場一致預期的 11%。
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包括:
AI 驅動的廣告技術升級 - 關注微信生態內新廣告庫存(AI 搜索廣告產品)和現有廣告產品點擊率的提升。
遊戲收入增長可持續性 - 重點關注《無畏契約》等新遊戲上線及經典遊戲煥新情況。
AI 應用進展 - 騰訊在微信生態中獨特的 AI 代理機會,以及在外國高端芯片限制下的 AI 資本支出前景。
出口轉內銷政策影響 - 對微信支付商品/服務平均訂單價值的影響。
阿里巴巴:雲業務與電商競爭是焦點
阿里巴巴將於 5 月 15 日發佈財報,高盛預計第四季度 GMV 中個位數增長,淘寶 - 天貓管理收入增長 9%,淘寶 - 天貓 EBITA 達 390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集團 EBITA 為 268 億元(同比增長 12%)。
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包括:
阿里雲資本支出與收入增長 - AI 推理需求增長與外國芯片限制下的前景。
阿里雲利潤率走勢 - AI 訓練和推理收入貢獻增加與 AI 相關折舊增加的平衡。
電商競爭格局 - 對淘寶 - 天貓費率前景的影響,特別是 2024 年 9 月引入軟件服務費一週年後的變化。
淘寶 - 天貓 EBITA 利潤率展望 - 持續對用户體驗、商家支持措施和即時購物的投資。
國際業務前景 - 在地緣政治環境變化下的跨境業務前景和未來投資規模/持續時間。
股東回報與資本支出/自由現金流平衡 - 2025 年一季度回購放緩至 6 億美元,低於 2024 年 12 月季度的 13 億美元。
京東:外賣新業務與零售核心競爭力
京東將於 5 月 13 日發佈財報,高盛預計第一季度京東零售同比收入增長維持上季度水平,京東零售 EBIT 為 119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8%/4.7% 利潤率),集團淨利潤為 105 億元(3.6% 利潤率)。
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包括:
2025 財年集團淨利潤指引更新 - 是否會從先前的高個位數利潤增長指引調整(相對高盛最新修訂的集團利潤穩定預期)。
外賣業務中期目標 - 鑑於外賣訂單量超預期快速增長,對集團利潤的長期影響。
補貼正常化後外賣用户留存策略 - 應對配送時間/成本劣勢及增加即時購物交叉銷售的方式。
健康收入增長持續性 - 關注服裝、百貨和從外賣到零售的交叉銷售情況。
股票回購計劃影響 - 外賣投資增加和最近股價下跌對回購計劃/預算的影響。
AI 資本支出將是今年的主要變量
此外,高盛在報告中對未來趨勢進行了預測。
高盛認為,AI 將是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增長的關鍵驅動力。尤其是在雲計算、廣告技術和本地生活服務等領域,AI 的應用將帶來新的增長機會。
報告稱,AI 資本支出將是今年的主要變量,預計今年各季度中國互聯網巨頭資本支出將維持在高位但增速可能放緩,反映出供應鏈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其次,報告預計,行業競爭將持續激烈,特別是在外賣和電商領域。新進入者和現有巨頭之間的競爭將推動市場變化,並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