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rry, but Tariffs Are the Least of Apple's Problems Right Now

蘋果的股票在其 2023 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公佈後下跌,儘管收入和盈利均超出預期。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警告稱,新進口關税將使公司在第三季度損失約 9 億美元,但更深層次的問題正在顯現。iPhone 銷售增長停滯,收入僅增長 2%,引發了對需求的擔憂。此外,蘋果在人工智能開發方面落後,難以追趕競爭對手。最近其人工智能負責人被撤離 Siri 開發團隊,突顯了該領域面臨的持續挑戰
蘋果(AAPL 0.07%) 的股價在上週發佈的財年第二季度(截至 3 月 29 日)財報後下跌,這並不令人意外。儘管這家 iPhone 製造商的收入和盈利均超出分析師的預期,但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確認,新施加的進口關税將會產生影響。在當前季度,僅關税就將使公司損失約 9 億美元,幾乎是上個季度 248 億美元淨收入的 4%。
不過,如果深入分析其歷史業績,關税或許並不是蘋果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其旗艦利潤中心缺乏顯著增長,以及在人工智能(AI)方面的持續掙扎,才是更大的挑戰,並且可能會比關税的影響持續更久。
以下是這些問題為何對股東來説是合理的擔憂。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過去的季度不會再現(至少在短期內不會)
在截至 3 月的三個月中,蘋果實現了 954 億美元的收入,轉化為每股收益 1.65 美元。這兩個數字均優於去年同期的 908 億美元和 1.53 美元,並且都超出了分析師對 946 億美元和每股 1.62 美元的預期。與往常一樣,iPhone 大約佔蘋果業務的一半,銷售額為 468 億美元。公司的服務部門也繼續表現出色。
那麼,是什麼促使股價回落呢?如上所述,主要是對關税的擔憂。僅在財年第三季度,關税就將使公司損失約 900 億美元,且沒有緩解的跡象。儘管蘋果理論上可以通過在其他關税較低的國家增加生產來減少對中國製造 iPhone 的依賴,但這樣做並不容易、快速或便宜。
問題是,關税並不是這家公司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有兩個更大的擔憂應該讓投資者感到憂慮。
蘋果的 iPhone 業務實際上相當停滯不前
這些擔憂中的第一個與 iPhone 相關。
儘管分析師界的幾位成員以及許多金融媒體都宣稱蘋果在上個季度的 iPhone 收入實現了可觀增長,但這種增長遠非驚人。
看看下面的圖表。根據 IDC 的數據,iPhone 的單位銷量同比增長了 10%,但這是在去年同期幾乎下降了同樣多的基礎上實現的 10% 的增長。換句話説,這次的基準設定相對較低。同時,實際的 iPhone 收入與 2022 年的峯值基本持平,上個季度僅增長了約 2%。
數據來源:蘋果的收入數據(以百萬計)。單位數據(以百萬計)來自 IDC。
使這些疲軟的 iPhone 數字更加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消費者(至少據説)在關税生效之前急於購買新智能手機。如果沒有這種推動,去季度的 iPhone 業務可能實際上會下降。無論如何,整體需求仍然停滯不前……充其量。
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因為 iPhone 佔蘋果銷售的一半,推測也佔其利潤的相應比例。
人工智能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
另一個主要擔憂,如前所述,是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進展(或缺乏進展)。
幾乎沒有人會否認這家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稍顯滯後。儘管其早期版本的虛擬助手 Siri 在外觀和表現上與最近推出的平台如谷歌(Alphabet)的 Gemini、微軟 的 Copilot 和 ChatGPT 相似,但蘋果直到去年才真正開始重視這一代 AI 聊天機器人。然而,到那時,其競爭對手已經在這一新興市場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令人驚訝且令人擔憂的是,在此期間,這家公司在最基本的 AI 工具方面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例如,蘋果智能助手在 10 月的首次亮相就顯得不夠蘋果,甚至沒有接近包含公司最終打算為該技術提供的所有功能和能力。
而 Siri 的表現尤其令人擔憂,如果 3 月蘋果的 AI 負責人被解除 Siri 持續開發的職務是一個跡象的話。實際上,蒂姆·庫克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被迫承認,新的改進版 Siri 的實施 “只是比我們想象的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這種措辭聽起來像是首席執行官為了掩蓋相當嚴重的開發挑戰而使用的説辭。
更糟糕的是: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最近暗示,他的公司與蘋果接近達成一項協議,允許蘋果智能助手用户選擇谷歌的 Gemini 作為其基礎 AI 模型。蘋果通常是孤立主義的,這樣的決定證實了它在 AI 研發(R&D)方面的落後程度。
這對當前和潛在的蘋果投資者來説是一個擔憂,因為人工智能預計將是一個重要的增長市場。行業研究機構 Market.Us 認為,全球 AI 驅動的虛擬助手業務預計將在 2034 年前以 31% 的年均增速增長——然而,蘋果在這一領域卻在引導客户轉向其競爭對手。
不再是你最佳的投資選擇
這是否意味着末日來臨?絕對不是。如果沒有其他因素,蘋果仍然是全球最盈利的公司。它可以收購任何需要的新收入技術,或者利用其可靠的現金流或賬面上價值 1330 億美元的相對流動資產回購股票。其高利潤的服務部門也仍然表現良好。
即便如此,服務收入僅佔公司收入的四分之一多一點,且不到其毛利潤的一半。蘋果仍然主要是一家以 iPhone 為主的公司。
忽視蘋果的服務和設備銷售是相輔相成的這一點也是天真的,後者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前者。雖然 iPhone 用户確實在應用和訂閲上花費越來越多,但他們願意花費的金額是有限的。我們每天都在接近這個限度。
結論是什麼?蘋果並不一定是一個需要出售的股票。在其股價比去年 12 月的高峰下跌超過 20% 時,甚至可以説有理由在此時介入,特別是如果你認為關税會緩解而不是成為永久性問題的話。儘管蘋果的服務業務並不是其旗艦業務,但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毫無疑問,蘋果不再是許多人幾年前所優先考慮的必備投資。它在人工智能領域向能夠保持新獲得市場份額的競爭對手讓步太多。同時,其 iPhone 業務也在橫盤整理,似乎沒有盡頭。
在這個時候,你肯定能找到比蘋果更有前景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