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 Stock Outlook | Three major index futures all decline, Goldman Sachs: Buy the dip in tech stock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AI stocks

智通財經
2025.05.06 12:0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股三大股指期貨齊跌,道指期貨跌 0.77%,標普 500 指數期貨跌 0.93%,納指期貨跌 1.21%。高盛分析師指出,近期科技股回調為投資 AI 股提供良機,因大型科技公司業績好於預期。高盛還提到,美聯儲對貨幣政策調整表現謹慎,需等待更多數據支持,當前高通脹和關税政策的不確定性是決策的核心考量。

1. 5 月 6 日 (週二) 美股盤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貨齊跌。截至發稿,道指期貨跌 0.77%,標普 500 指數期貨跌 0.93%,納指期貨跌 1.21%。

2. 截至發稿,德國 DAX 指數跌 0.89%,英國富時 100 指數跌 0.22%,法國 CAC40 指數跌 0.52%,歐洲斯托克 50 指數跌 0.70%。

3. 截至發稿,WTI 原油漲 2.15%,報 58.36 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漲 2.06%,報 61.47 美元/桶。

市場消息

高盛:科技巨頭業績提振信心,近期回調為買入美股 AI 板塊提供良機。高盛分析師表示,上月底一些涉及人工智能 (AI) 領域的大型科技公司發佈的業績報告好於預期,表明在近期回調之後投資者有機會重新佈局這一板塊。在過去兩年帶動大盤上漲的人工智能板塊在進入 2025 年後表現低迷。今年 1 月,DeepSeek 的出現讓人們對美國企業為建設 AI 系統而投入數以十億美元鉅額資金的必要性產生質疑,芯片製造商和 AI 相關股票因而大跌。而在近段時間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則引發了對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乃至陷入衰退的擔憂。

高盛:高通脹、關税戰等多重難題下,美聯儲 “耐心” 信號持續強化。高盛發表報告表示,美聯儲官員近期對貨幣政策調整表現出高度謹慎,強調需等待更多數據支持後再採取行動。總體而言,高通脹、關税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勞動力市場等潛在風險是當前決策的核心考量。高盛指出,自 3 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會議以來,多位官員與主席鮑威爾的立場一致,認為當前政策 “處於良好位置”,需等待更明確的經濟數據後再決定是否調整利率。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馬克表示:“寧願緩慢行動但方向正確,也不願快速行動卻犯錯。”

美股反彈已過?Cantor Fitzgerald 拉響警報:多重利空積聚。在最近的一份投資者報告中,Cantor Fitzgerald 維持對美國股市的看空立場。該機構警告説,最近主要由投資者頭寸推動的市場反彈可能已經過去。該公司預計,隨着多重不利因素的出現,未來三到九個月將出現嚴峻的經濟和企業挑戰。Cantor Fitzgerald 在報告中稱:“我們仍看空股市,並認為我們認為基於多個因素可能出現的反彈現在已經過去。”

外部施壓見效,OpenAI 承諾非營利機構 “掌舵權”。OpenAI 迫於社會各界領袖和前員工施加的壓力,於週一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宣佈,即便公司重組為公益企業,其非營利機構仍將保留對公司的控制權。這家由微軟投資支持的公司,在最近一輪由軟銀牽頭的融資中估值高達 3000 億美元。OpenAI 表示,這一決定是在與加利福尼亞州和特拉華州的總檢察長討論後做出的。OpenAI 董事會主席佈雷特·泰勒在採訪中稱:“按照我們設想的架構,非營利機構將繼續掌控 OpenAI。我們會把作為非營利機構子公司的有限責任公司轉變為公益企業 (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 PBC)。

個股消息

DoorDash(DASH.US) 一季度營收同比增超 20%,EBITDA 超預期。DoorDash 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20.7% 至 30.3 億美元 (低於市場預期 6000 萬美元),淨營收利潤率持平於 13.1%,貢獻利潤佔比從 4.5% 微降至 4.4%;調整後 EBITDA 達 5.9 億美元 (同比增 59%,超市場預期 5.885 億美元)。公司預計二季度調整後 EBITDA 為 6 億-6.5 億美元 (中間值 6.25 億,略低於市場預期 6.38 億),並提示消費需求波動及匯率風險。據悉,該公司 Marketplace GOV(總交易額) 達 231 億美元 (同比增 20%,超市場預期 229 億美元),其中雜貨品類消費者數量及客單價 (尤其易腐食品支出) 均創歷史新高。

關税衝擊陰雲壓頂,飛利浦 (PHG.US) 下調年度利潤預期。荷蘭醫療科技企業飛利浦表示,儘管已採取 “大量關税緩解措施”,但美國關税仍將帶來 2.5 億至 3 億歐元 (約合 2.83 億至 3.4 億美元) 的淨影響,該公司將下調 2025 年利潤率預期。數據顯示,公司一季度銷售額為 41 億歐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下降 2%,但高於分析師 40.2 億歐元的平均預期。美國是飛利浦最大的市場,預計約佔其 2024 年銷售額的 40%,納税額的三分之一。該公司從中國進口多種產品,包括呼吸機面罩、電動剃鬚刀、牙刷等設備,同時從歐洲採購醫療器材。儘管第一季度銷售額略高於預期,飛利浦仍下調了全年核心利潤預期。

Palantir(PLTR.US) Q1 業績符合預期,因 AI“需求洶湧” 上調 2025 年營收預期。Palantir 第一季度營收飆升 39%,達 8.84 億美元,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 8.63 億美元;經調整後每股收益為 13 美分,符合市場預期。Palantir 將人工智能軟件需求的激增形容為 “洶湧浪潮”,並將 2025 年營收預期從此前的約 37.5 億美元上調至約 39 億美元,同比增幅達 36%。在美國本土,其商業客户銷售額本季度增長 71%,達 2.55 億美元;截至 3 月 31 日,對美國政府的銷售額增長 45%,達 3.73 億美元,這得益於政府支出結構調整帶來的新訂單,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為 3.58 億美元。

福特汽車 (F.US) Q1 業績超預期,但撤回全年盈利指引。福特汽車 Q1 營收同比下降 5% 至 407 億美元,但遠超分析師平均預期的 360 億美元,原因是消費者擔心關税將導致汽車價格上漲而紛紛搶購,該公司同時也是少數幾家在汽車搶購狂潮中採取激勵措施搶佔市場份額的汽車製造商之一。調整後的每股收益為 14 美分,低於上年同期的 49 美分,但好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 2 美分。福特 Pro 部門 (商用車部門) 營收同比下降 16% 至 152 億美元,息税前利潤從上年同期的 30.06 億美元降至 13.09 億美元,基本符合預期。包括軟件和電動汽車在內的 Model e 部門營收為 12 億美元。

知名記者爆料:蘋果 (AAPL.US) AI 或隨 iOS 18.6 在中國市場上線,阿里巴巴、百度提供技術支持。蘋果 Apple Intelligence 早在去年已在部分海外市場正式上線,卻遲遲未能在中國市場上線。不過,知名蘋果爆料人 Mark Gurman 透露,蘋果 AI 有望在 iOS 18.6 系統中首次在中國大陸啓用部分功能,背後將由阿里巴巴 (BABA.US) 和百度 (BIDU.US) 提供技術支持。據悉,百度的文心一言大模型將作為中國市場蘋果 AI 的核心雲端智能引擎。與此同時,為確保 AI 內容符合國內法規,蘋果還將引入由阿里巴巴提供的審查機制,對 AI 生成內容進行本地合規審核。

文遠知行 (WRD.US) 擴大與優步 (UBER.US) 戰略合作。文遠知行與優步週一共同宣佈擴大戰略合作,計劃未來 5 年在歐洲、中東等地區 15 座城市新增部署自動駕駛 Robotaxi 服務。據悉,在此次擴大的戰略合作中,雙方承諾每年在中美以外市場新增多座合作城市,規模化部署自動駕駛 Robotaxi 車隊。屆時,用户可通過 Uber 應用程序呼叫文遠知行 Robotaxi 服務,Uber 將負責車隊運營管理。雙方的合作關係可追溯到去年。2024 年 9 月,文遠知行和 Uber 簽訂戰略合作,並於 2024 年 12 月在阿布扎比落地 Robotaxi 公開運營服務。今年 4 月,雙方合作拓展至迪拜。

美司法部揮刀斬壟斷:谷歌 (GOOGL.US) 廣告業務或遭強制拆分。美國司法部向聯邦法院提交文件,要求谷歌必須剝離其在線廣告業務中的兩項核心資產——廣告交易平台 AdX 及發佈商廣告服務器。這一強制拆分要求源於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萊昂妮·布林克馬上月作出的反壟斷裁決,其認定谷歌在數字廣告交易市場及廣告服務器領域存在非法壟斷行為。司法部在法庭文件中強調,谷歌通過長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已形成"自我優待"的閉環生態。具體而言,谷歌被指控為其自有廣告產品提供特殊權限,包括優先訪問廣告交易平台數據、人為限制競爭對手技術接入等手段,迫使廣告主和網站發佈商高度依賴其服務體系。

重要經濟數據和事件預告

北京時間 20:30:美國 3 月貿易帳 (億美元)。

次日北京時間凌晨 01:00:美國 5 月 6 日 10 年期國債競拍 - 總金額 (億美元)。

次日北京時間凌晨 04:30:美國截至 5 月 2 日當週 API 原油庫存變動 (萬桶)。

次日北京時間凌晨 00:00:EIA 公佈月度短期能源展望報告。

業績預告

週三早間:AMD(AMD.US)、超微電腦 (SMCI.US)

週三盤前:諾和諾德 (NVO.US)、優步 (UBER.US)、迪士尼 (DIS.US)、巴里克黃金 (GOLD.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