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s board begins searching for a CEO successor, is Musk, who is "tired of making cars," in need of a "Cook"?

華爾街見聞
2025.05.01 01:3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一名特斯拉高管曾對其團隊表示,“如果馬斯克辭職,特斯拉會更好”。分析認為,馬斯克頻繁投入政治活動,説明他可能厭倦了造車,特斯拉需要一位蒂姆·庫克式的高管接管,不斷改進、完善現有產品,攻克 “已解決的問題”,而非發明創造 “新問題”。

據華爾街日報週三報道,特斯拉董事會已開始尋找繼任馬斯克的首席執行官。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自從馬斯克將工作重心放在白宮事務開始,部分投資者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特斯拉內部緊張局勢也逐漸加劇。約一個月前,在特斯拉股價不斷下跌之際,特斯拉董事會開始認真尋找馬斯克的繼任者。

在此期間,董事會與馬斯克會面並同步消息。董事會成員明確告訴他,他需要花更多時間在特斯拉上,並且需要公開表態。

目前,特斯拉董事會成員已經聯繫了幾家高管獵頭公司,以制定尋找特斯拉下一任首席執行官的正式程序。

據報道援引一位在場人士的消息,加利福尼亞的特斯拉高管 Eliah Gilfenbaum 告訴其團隊,招聘和留住人才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如果馬斯克辭職,特斯拉會更好——在媒體報道了 Gilfenbaum 的這一言論後,他被迫離開特斯拉。

在上週的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對投資者承諾,從下個月開始會將更多時間分配給特斯拉。報道指出,尚不清楚馬斯克本人是否知曉董事會的繼任者搜尋工作,或者他承諾增加在特斯拉的時間是否會影響繼任計劃。

馬斯克承諾重新專注特斯拉,但前景不明朗

自馬斯克開始將大量時間用於協助特朗普削減聯邦支出以來,特斯拉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密切關係使特斯拉品牌在部分消費者心目中形象受損,前者的政治立場轉變甚至已經成為公司業務的明顯負擔。據報道,特斯拉在加利福尼亞和德國等市場正失去品牌吸引力,一些車主甚至在他們的特斯拉上貼上與馬斯克政治立場保持距離的車貼。

與此同時,特斯拉的核心電動汽車業務正在萎縮,其最新車型 Cybertruck 也未能提供太多提振。

在上週令人失望的財報中顯示,特斯拉季度收入下降 9%,其中汽車收入在加利福尼亞、中國和德國等重要市場銷售下滑後下降 20%。

在宣佈將減少在華盛頓的時間並更多投入特斯拉後,馬斯克為公司業績辯護並對其未來表示樂觀。

“我們並沒有處於死亡邊緣,甚至連接近都談不上。”

然而,對於投資者來説,特斯拉的未來方向和領導層結構仍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尤其是在馬斯克繼續同時管理五家企業的情況下,特斯拉是否能夠重新獲得增長動力還有待觀察。

特斯拉正處於 “2011 年蘋果時刻”?

馬斯克沉迷政治活動的行為在導致特斯拉品牌受損的同時,也引申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什麼全球最有價值汽車公司的 CEO 會在電動車行業進入關鍵階段時,花數月時間追逐政治活動?

分析人士認為,答案可能是:馬斯克厭倦了造車。

過去十年,他竭盡全力將特斯拉從幾近破產拉回並轉變為電動車龍頭公司。如今,電動車製造已成為一個"已解決的問題"——特斯拉在全球擁有多家超級工廠,每年生產數十萬輛汽車。下一階段全部關乎完善這些流程、擴大高效生產規模,以及説服人們購買產品。

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這並非馬斯克的興趣所在。他喜歡發明新事物,而非改進現有產品。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我認為馬斯克對製造大眾高爾夫那樣的車型毫無興趣。那不會讓他早上起牀的動力。他的態度是 ‘讓別人去做吧’。”

這位分析人士表示,如果馬斯克放棄 CEO 職位,特斯拉需要一位蒂姆·庫克式的高管接管。

庫克是供應鏈天才,在喬布斯 2011 年去世後接管了蘋果。當時,許多專家預測蘋果會走向衰落。投資者無法想象沒有喬布斯這位創意驅動力,蘋果如何繼續蓬勃發展。

從某種角度看,他們的擔憂是對的。自那以後,蘋果確實沒有推出許多真正創新的產品。蘋果汽車項目失敗、Vision Pro 眼鏡推出不順(且追隨 Meta 的 Oculus)。

但從另一角度看,庫克將蘋果帶到了 14 年前無法想象的新高度。他的做法是將另一個已解決的問題——智能手機——一次又一次地完善。

自 2011 年以來,庫克專注於 iPhone 產品的微小改進,重新設計內部芯片,近乎強硬地與數百家供應商談判,旨在發展全球最大的供應鏈之一。那年年底,蘋果市值約 3500 億美元。現在蘋果估值達 3.2 萬億美元。

通過對現有產品的持續迭代——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這位 CEO 已為股東創造了近 3 萬億美元的價值,使蘋果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

當蘋果在 2018 年成為首家突破 1 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時,幫助喬布斯創造 iPod 的 Tony Fadell 表示:

“蒂姆和團隊在繼續發展喬布斯願景的同時,在業務的各個方面實現了運營和環境卓越,在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的同時,繼續在消費電子行業保持了史無前例的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