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IC Securities Co., Ltd. released its first quarterly report: Revenue and profit both increased, with multiple indicators still ranking first in the industry

華爾街見聞
2025.04.29 12:5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券商一哥” 之爭仍有變數

哪怕是國內頭部券商的併購,也沒能撼動中信證券在收入和總資產方面的 “領先身位”。

4 月 29 日,中信證券一季報正式出爐!

公告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 177.61 億元,排名行業第一,同比增長 29.13%;淨利潤 65.45 億元,同比增長 32.00%。營收和利潤雙雙明顯增長。

另外,中信證券一季度末的總資產也達到了 1.79 萬億元,也在行業內排名第一。

對於此次營收的增長,中信證券指出:主要因為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等業務收入增加所貢獻。

投資收益增 535%

資事堂發現,中信證券這份一季報中最為亮眼就是投資業務,錄得了 535.36% 的同比增幅。

對此,中信證券稱因 “金融工具持有期間和處置收益增加。”

財報顯示:2024 年第一季度中信證券投資收益為 22.82 億元,到了今年一季度錄得 144.98 億元的收益。

可見,這家券商的自營投資團隊抓住了年初的市場機會,但具體因哪些資產 “投對了方向”,並沒有進一步信息。

主營業務悉數增長

中信證券的核心業務,包括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悉數錄得了同比正增長。

其中,今年一季度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為 33.25 億元,同比增幅 36%;

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錄得 9.76 億元,同比增幅 12%;

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入錄得 25.63 億元,同比增幅 8.69%。

諸項業務各有起落

同時,此次披露的一季報中,中信證券還對許多對利潤有一定影響的科目變動做了詳細的解釋。

具體來説,營業外收入有了 46 倍以上的增幅,主要原因系下屬子公司收取的違約款項(大幅增加)。

而公允價值變動則是因為證券市場波動導致金融工具公允價值(向下)變動所致。

類似的,信用減值損失大幅增加系 “計提融出資金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增加”。

而其他資產減值損失大幅減少(對利潤有正貢獻),則是因為下屬子公司的存貨跌價準備減值轉回。

另外,匯率變動及匯率衍生工具產生的收益變化導致了匯兑收益出現了明顯減少。

總體上看,均為資本市場的波動帶來的連鎖反映。

華夏基金一季度賺 5.6 億

中信證券旗下有不少優秀的子公司,比如期貨業的中信期貨,比如公募行業的華夏基金。

根據中信證券一季報披露,旗下華夏基金 2025 年第一季度主要財務數據情況為:

2025年 1-3 月,華夏基金實現淨利潤人民幣 5.61 億元(未經審計)。

在此前發佈的年報中,中信證券曾披露華夏基金 2024 年度總資產 202.34 億元,總負債 63.02 億元;2024 年實現營業收入 80.31 億元,淨利潤 21.58 億元,綜合收益總額 21.81 億元。

以此對比,今年一季度 5.61 億的淨利潤,延續了華夏基金此前的盈利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