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 the past four weeks, AI inference has exploded, GPUs are burning, and NVIDIA is still in short supply

大摩指出,受益於大型語言模型對推理芯片的巨大需求,英偉達面臨 GPU 供不應求局面。但在持續的供應限制、毛利率壓力等負面影響下,大摩輕微下調英偉達目標價至 160 美元。長期來看,公司增長軌跡依然強勁。
過去四周,投資者情緒因宏觀經濟和供應鏈風險而惡化,但與此同時,對英偉達 GPU 核心的需求卻因主要大型語言模型(LLM)對推理芯片的巨大需求而飆升,且這種需求遍及所有地區。
根據摩根士丹利 Joseph Moore 團隊 25 日發佈的報告,這種強勁的需求主要驅動因素在於 token 生成量的增長,自年初以來,token 生成量增長了 5 倍以上,這給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並推動了對處理這些工作負載的投資激增。
多家 AI 公司報告用户數量呈爆炸式增長,例如,Open Router 等 API 公司的數據顯示,許多公司為滿足推理軟件的巨量需求,被迫爭搶 GPU 資源,甚至出現 “最後一塊 GB200” 在 2025 年僅剩一塊的狀況。
摩根士丹利認為,這種對推理的需求是關鍵。這是由使用模型併產生收入的部分驅動的,證明了推理模型的擴展是真實存在的,這與僅依賴於風險投資的訓練需求有本質區別。
摩根士丹利下調目標價,但增長潛力依舊
儘管需求旺盛,但大摩指出,英偉達的 Blackwell 芯片的供應仍然受到限制,尤其是 GB200/300 型號,無法在短期內滿足爆炸式增長的需求。
而使用壽命接近尾聲的 Hopper GPU 需求雖有所改善,但考慮到雲客户 5-6 年的折舊週期,投資回報率可能不夠理想。
美元上行、供應緊張和出口限制的疊加作用,造成市場對英偉達短期盈利的擔憂,摩根士丹利也因此調低目標價至 160,從原來的 162 進行略微調整。主要反映同行組整體估值下降,而非公司基本面變化。截止發稿,英偉達股價為 111 美元,較大摩目標價高 45% 左右。
摩根士丹利認為,持續的供應限制、毛利率壓力等負面影響都在影響市場情緒。然而,鑑於實際客户對實際需求的強烈反饋,因此,下調目標價反映了摩根士丹利對英偉達短期業績的謹慎態度,同時也體現了其對長期增長潛力的信心。
大摩將 2026 財年收入預測上調 10.7%,每股收益上調 11.9%,並認為這些數字可能仍然非常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