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 Yuanqing aims to lead Lenovo to "rebirth"

華爾街見聞
2025.04.24 13:0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啓動第五次創業。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周智宇

時隔近 5 年,聯想集團新財年全球誓師大會終於大規模重歸線下。

以北京為起點,到在東京落幕,歷時近半個月,聯想集團董事長兼 CEO 楊元慶完成了跨越三大洲五座城的 “AI 路演”,將 “創業 5.0” 的旗幟插向全球。

因為傳統 PC 的行業低迷以及在科技創新上的 “平庸”, 作為聯想的靈魂人物,楊元慶已經很久沒有讓聯想站上全球科技舞台的 C 位了。

站在聯想成立的第五個十年的起點,楊元慶希望抓住 AI 大模型這一百年難得一遇的機遇,讓聯想重現往日輝煌。楊元慶表示:“第五次創業已經啓程,聯想準備好了。”

聯想按下了 “重生” 的啓動鍵,接下來,聯想將以混合式人工智能為核心戰略,全面邁入 AI 新十年。

然而就在這時,美國特朗普政府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關税大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激增、逆全球化浪潮加劇。這給所有全球化企業的未來發展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包括正在進行 AI 豪賭的聯想。

作為中國第一家真正實現全球化的企業,聯想無疑是自由貿易時代的受益者,一邊登頂全球 PC 銷冠,一邊建立了全球供應鏈。

但當全球化發展的黃金時代遠去,“老兵” 聯想要在守住自己全球 PC 龍頭的地位的同時,用 AI 打開新的局面,無疑還有很多硬仗要打。

AI 征程

作為聯想迎接新財年的最重要儀式,聯想集團 2025/26 財年(2025 年 4 月 1 日至 2026 年 3 月 31 日)誓師大會對聯想意義非凡。這次不僅是聯想新財年誓師大會大規模重歸線下,更將是聯想未來十年發展的 “錨點”。

3 月 31 日,聯想新財年誓師大會的全球第一站,在北京國家網球中心鑽石球場召開。

面對近 8000 名員工與來自全球各地的高管,楊元慶宣告,聯想將迎來自己的第五次創業。

這是聯想繼自主創業、品牌化、國際化、多元化之後,開啓的第五次創業,也是聯想在 AI 戰略上探索近兩年後,對 AI 更堅定地擁抱。

早在 2023 年,聯想就喊出了 “AI for All” 的口號。要知道,傳統 PC 行業已經很久沒有令人振奮的消息了,2022 年底,ChatGPT 掀起了新一輪 AI 浪潮,這如蒸汽機革命般讓人振奮,也讓聯想這些科技巨頭看到了重要機遇。

據楊元慶透露,聯想如今已完成 AI 戰略從 “願景” 邁向 “現實” 的關鍵跨越:AI PC 量產上市,企業 AI 解決方案廣泛部署,AI 服務深入行業落地,全面覆蓋設備、基礎架構與服務三大業務板塊。

“聯想的未來十年,將聚焦混合式人工智能。只有個人智能、企業智能與公共智能相結合,共存互補,混合並用,才是人工智能普及普惠的必由之路。” 楊元慶説道。

換言之,聯想集團將以 “混合式 AI” 作為未來十年的戰略主軸,以 “個人智能 + 企業智能 + 公共智能” 融合為基礎,構建差異化技術路徑與產品解決方案。

這也意味着,聯想要從硬件製造商向 AI 驅動解決方案提供者全面轉型。

面對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環境,以及傳統 PC 業務的增長瓶頸,這是楊元慶給聯想的破局之道。

長期願景之外,聯想也提出了新財年四大核心目標:引領混合式 AI 技術變革,實現全業務雙位數增長,推動 MBG(移動業務集團)與 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實現 20% 以上營收提升,並朝着 “歷史最高營收” 發起衝擊。

聯想的底氣來自,在推動 AI 戰略落地的過程中,其已於 2024/25 財年取得了亮眼的成績,楊元慶更是稱,這個財年,將是聯想歷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

數據顯示,2024/25 財年前三個財季,聯想集團累計營業額同比增長 21%,淨利潤同比提升 70%。

具體來看,聯想繼續穩坐全球 PC 市場的第一,同時把與第二位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拉大到 5 個百分點;ISG 在前三季度超過 60% 超高速增長帶動下,第三季度成功實現盈利,正在向可持續的盈利性增長邁進,這對於聯想而言無疑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向着新的目標,聯想已經吹響了衝鋒號。

全球挑戰

然而,聯想新一輪的征戰,並沒有碰上 “天時地利”。

特朗普政府的關税計劃,成為本世紀全球貿易市場的最大變動。全球貿易格局的劇烈震盪,無疑將給聯想的未來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有券商分析師告訴華爾街見聞,聯想在全球範圍內採購了大量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同時其產品也銷往全球各地。貿易壁壘的增加,將使得聯想的採購成本上升,產品出口受阻,給聯想的經營業績帶來壓力。

即便如此,楊元慶並不過分擔心。

面對宏觀與微觀環境的重重挑戰,楊元慶在巴黎誓師大會期間對外表示:“全球化沒有回頭路”。

“作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聯想具備最強的適應能力。即使我們不能完全避免影響,我也向大家保證,我們將是反應最快、調整最及時、競爭力最強的公司,穿越不確定性正是聯想的強項。每一次挑戰之後,我們都變得更強大。” 楊元慶稱。

楊元慶無疑是聯想集團全球化之路的舵手,21 年前,其主導併購 IBM PC 業務、開啓聯想集團的全球化征程,讓聯想成為中國第一家真正實現全球化的企業,並穩坐全球 PC 銷冠的寶座。

2004 年,聯想僅僅是一家主要在中國市場銷售 PC 的公司,年營業額為 29 億美元。到了 2023/2024 財年,聯想的營業額已達到 569 億美元,在 2023 年的《財富》世界 500 強企業中排名第 217,在全球 180 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

如今,聯想營收的接近 80% 來自海外,同時在 PC 之外,開拓更多穩定的收入來源,已有 40% 以上來自非 PC 業務。

楊元慶曾將聯想過去二十年做成的事,歸結為 “PC 業務的成功,國際化的成功。”

顯然,聯想 20 年來的全球化業務佈局和實踐經驗,將助力其應對這場關税風波。

目前,聯想在包括中國、墨西哥、美國在內的全球 11 個國家擁有約 30 家自有與外包相結合的生產製造基地,並打造了 “全球資源 + 本地交付” 的獨特運營模式。

比如,聯想 90% 用於歐洲和中東市場的服務器便是在匈牙利工廠生產的,這樣的供應鏈部署無疑將成為聯想抵禦全球貿易動盪的重要武器。

華爾街見聞從聯想方面獲悉,一方面,聯想利用全球的優勢資源進行統一配置,涵蓋資本、人才、研發、供應、製造等多方面。另一方面,聯想致力於打造貼近本地市場的營銷、交付和服務,面向客户實現本地化的 “最後一公里”。

前路未卜

當前全球市場競爭激烈,商業環境與二十年前聯想開始全球化時已截然不同。聯想要想第五次創業成功,面臨的不僅是 “關税戰” 的挑戰,還有全球 AI 技術競爭的白熱化。

如今 AI 技術競賽是全球科技企業的競爭。兩年前,ChatGPT 掀起 AI 大模型浪潮,今年初 DeepSeek 的橫空出世,更是推動 AI 應用進入爆發期,押注 AI 已成為全球科技企業的共同選擇。

在此背景下,聯想押注的混合式 AI 戰略面對着更激烈的市場競爭,競爭對手不只是傳統 PC 廠商,還有眾多硬件、雲計算、大模型企業等。

單就最核心的 AI PC 產品而言,聯想能否獲得市場認可也還尚待驗證。

在楊元慶的構思中,第一代 AI PC 應具備五大核心特徵:第一,能夠運行經過壓縮和性能優化的個人大模型;第二,更強的算力能力;第三,更大的存儲;第四,更順暢的自然語言交互;第五,更可靠的安全和隱私保護。

不過,目前聯想所發佈的 AI PC 產品只能説具備部分 AI 特性,還很難算得上有了顛覆性的創新。

英偉達創始人兼 CEO 黃仁勳也坦言,AI PC 在過去一年的市場銷量確實差強人意,原因主要在於 AI 生態在 PC 終端上的不健全。

即便如此,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DG)總裁 Luca Rossi 對 AI PC 的市場充滿信心。

在年初的 CES 上,他表示,AI PC 並不是 “是否會發展” 的問題,而只是 “何時全面普及” 的問題。“我對 2025 年和 2026 年的 AI PC 市場表現充滿信心,屆時我們將看到 AI PC 市場的顯著增長。”

當然,要刺激更多消費者的換機需求,聯想就必須在 AI 底層技術上作出更多突破。

眾所周知,AI 技術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和資金支持,聯想要在 AI 時代保持領先地位,那就必需在全球範圍內吸引和留住頂尖的 AI 人才,同時還需要在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中不斷探索和創新。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聯想正在全球範圍構建起從 “超級智能體” 到 “模型工廠”、從 “端 - 雲 - 邊協同部署” 到 “BLP 生態協同” 的創新體系。通過創投、研發、供應鏈、生產製造等核心能力的持續演進,聯想希望推動 AI 戰略更快落地。

2025 年,AI PC 變革時刻開啓,全球市場格局快速變化,作為傳統 PC 行業 “一哥” 的聯想也邁上了再創業的新徵程。

通過其柔性全球化、以技術為核心、以客户為中心的運營體系,聯想能否複製成功,甚至再創傳奇,將取決於楊元慶能不能夠帶領聯想在 AI 時代實現新的突破。

時間會給出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