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 Trump really think he could get what he wanted by attacking Powell? Analysis: The market may "return the favor" to him

華爾街見聞
2025.04.21 23:4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媒體分析稱,就算美聯儲現在激進地降息,也不代表現實經濟中的利率會馬上下降。而如果美聯儲現在因為總統的壓力就隨意壓低利率,放任通脹再起,那就是赤裸裸的失信。

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否會嘗試罷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這已經成為金融界最為關心的一個話題。彭博社分析文章認為,即便特朗普炒掉鮑威爾,他也不會獲得任何好處,因為市場會給他上課。

文章稱,特朗普很明顯確實很想讓鮑威爾離職,而且越快越好。不過,特朗普是否真的會付諸行動(不論法律能否支持),目前還不清楚。根據媒體此前報道,特朗普的一些顧問已經説服他,罷免鮑威爾會引發市場更大動盪,因此他目前還不打算這麼做。

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會帶來實體經濟的真實代價。假設特朗普真的罷免了鮑威爾,換上一個唯命是從的人,立刻大幅降息。那他到底能獲得什麼?

降息短期無好處

當地時間 4 月 2 日,據央視新聞,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特朗普將對所有國家徵收 10% 的 “基準關税”,自此以後美國股市大幅回調,而長期美債收益率卻反而上漲。

文章分析稱,10 年期美債收益率本質上反映了市場對未來 10 年內,美聯儲將如何設定短期利率,以維持通脹率在 2% 的預期。而美聯儲的政策利率只是控制短期借貸成本,而長期是由一系列 “短期” 組成的。因此,市場現在的預期是,未來 10 年美聯儲的平均利率水平將比 4 月 2 日的預期更高。

很多私營部門的借款成本都是以美國收益率曲線的某一部分為基準。比如説抵押貸款,普通美國人與利率接觸最多的方式就是房貸。房貸一般錨定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再加一個利差),而這個收益率自 4 月 2 日以來也在上升。

關鍵在於,就算美聯儲現在激進地降息,也不代表現實經濟中的利率會馬上下降。所以降息短期內沒什麼好處。

當然,擁有無限子彈的美聯儲確實擁有 “強行壓低所有利率” 的工具,俗稱 “收益率曲線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美聯儲可以憑藉無限的資產負債表,收購所有收益率高於 3% 的美債,把利率壓下來。

但問題是,市場現在普遍認為,要兑現 2% 的通脹承諾,3% 的利率遠遠不夠,可能需要平均 4.38%。所以如果美聯儲真這麼幹,市場會理解為 “美聯儲放棄了通脹目標”,美元就會大幅貶值。

這背後的邏輯很簡單。現在美聯儲的承諾是:你擁有美元,就能每年只多花 2% 來購買一籃子商品。雖然有些人覺得 2% 都太高了,但這就是 “交易的內容”。如果市場開始認為,美聯儲默認籃子裏的商品會漲得比 2% 更多,那麼美元就會大幅貶值。

美聯儲信用將動搖

學者 Bruno Höfig、Iderley Colombini 和 Leonardo Paes Müller 寫過,美國貨幣政策歷史的轉變可以概括為:從 “金本位” 轉向 “物價指數本位”,意思是過去美元可以兑換黃金,現在可以兑換的是 “被 CPI 或 PCE 這類指數衡量的一籃子商品和服務”。

文章稱,雖然 2022 年出現了嚴重的通脹危機,美元對一籃子商品嚴重貶值,但對其他貨幣卻升值。這説明市場認為,美聯儲只是 “故障” 或 “走錯了方向”,而不是根本不守信用。畢竟,全世界的央行那時候都犯了同樣的錯。美聯儲也非常透明,基本上你隨時都能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但如果美聯儲現在因為總統的壓力就隨意壓低利率,放任通脹再起,那就不是故障,而是赤裸裸的失信。這是因為,美元能買到什麼,是建立在信任、制度和規則上的。沒有哪條法律寫着 “美元每年最多貶值 2%”,但人們之所以相信美元,是相信美聯儲的認真和獨立。如果美聯儲聽命於總統,這份信任就會被動搖。

文章認為,特朗普 2.0 政府的主線就是對制度和規範的強烈挑戰。在驅逐非法移民的問題上,這樣的行為短期內可能有效,因為他確實達成了自己的政策目標。但在美聯儲問題上,連短期好處都不明顯。

當然,有一個領域可能真的受益:農業。理論上,美元貶值會促進出口。但現實中,不是每種產品都能因此立刻更具競爭力。比如説,美國汽車未必因此更好賣,波音飛機也不會因此多產幾架。不過,美元貶值後美國或許真的可以出口更多大豆和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