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rgest individual donation in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nearly four years

華爾街見聞
2025.04.18 10:4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回應 “天價年薪”。

作者 | 周智宇

編輯 | 黃昱

中國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變革期四年來,地產大佬們從中國慈善榜上逐漸隱去。貝殼一紙公告,打破了這個態勢。

4 月 17 日晚間,貝殼公告稱,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及控股股東彭永東擬捐贈 900 萬股 A 類普通股。在承擔相應的納税義務後,這筆資金將分別用於居住行業服務者及其家庭成員的醫療健康福利,以及應屆畢業生等租客羣體的租房幫扶,兩者各自佔比 50%。

以 4 月 17 日貝殼港股收盤價 51.95 港元/股來算,這筆捐贈税前價值約 4.68 億港元。即便放在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期,這筆捐贈的金額也排在前列。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筆捐贈將助益於居住行業,同時也用事實破除了外界關於 “天價年薪” 的誤解。

目前,彭永東持有貝殼股份佔貝殼已發行股份的 5.04%。由於貝殼特殊投票權的設計,在接下來捐贈開始實施後,彭永東仍能夠因其超級投票權持有人地位,保持對貝殼控制權。

一名國際投行主管對華爾街見聞表示,貝殼採用的同股不同權 (WVR) 架構在創新型企業當中非常常見。它有別於傳統公司 “同股同權” 的安排,一股代表多份表決權,讓創新型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制保持決策權。

即便是資本市場對於這種特殊架構的接納,也經歷了一段時間。港交所就曾因不接納同股不同權的架構,在 2013 年與阿里巴巴失之交臂 。原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將此視為他港交所任職期間最難忘的挑戰。

而根據港交所規定,“同股不同權” 架構的公司,需要超級投票權持有人的股份所對應的經濟利益佔比不得低於 10%。在赴港交所上市前,作為超級投票權持有人彭永東持有的權益相對較低。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 2 月 28 日,彭永東持有貝殼 3.1% 股權以及有 9.5% 的投票權,左暉家族兩隻信託基金持有 64.4% 的投票權。

為滿足港交所上市規則的要求,貝殼授予彭永東限制性股票。財報顯示,截至 2024 年末,彭永東持有貝殼 A 類普通股約 8148 萬股,B 類普通股 10046 萬股,持有貝殼已發行股份的 5.04%,擁有 22.1% 的投票權。

不過,限制性股票在會計規則上採用 “直線攤銷法”,這導致彭永東在獲得限制性股票後,每年的 “股權薪酬” 科目產生了較大數額。

體現在財報中,則是彭永東的年薪從 2021 年時的 847.8 萬元,逐步增長至 2022 年時的 4.75 億元,2023 年時的 7.13 億元,2024 年則為約 4 億元。但細看財報可以看到,彭永東 2024 年 “年薪” 中,股份支付薪酬費用約 3.89 億元。

換而言之,彭永東每年看則數億的 “年薪”, 並非他實際到手的現金收入,而是會計規則下的賬面處理。

靠着如今這筆捐贈,彭永東在保持貝殼控制權不受影響的情況下,以公益形式將股權激勵轉化為行業支持資金。

2024 年,貝殼淨收入同比增長 20.2% 至 935 億元。其中,租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135% 至 143 億元,家裝家居收入增長 36% 至 148 億元,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彭永東的捐贈,是在反哺服務者生態,通過改善服務者生態夯實 “一體” 根基的同時,通過租客幫扶擴大 “租賃” 羽翼。

通過將股權激勵轉化為行業公益,貝殼試圖構建一個更可持續的價值分配體系。

這或許正是貝殼對左暉遺產的最佳繼承。當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競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再是 GMV(總交易額),而是能否讓參與者共享發展紅利。彭永東在給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