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fter the personnel changes, initial signs of stabilization are emerging for ZHENGZHOU BANK

新一屆領導班子就位
縮表大背景下,銀行業在艱難爬坡。
隨着監管趨嚴、大行下沉,中小銀行正在面臨資本管理、風險管控、核心競爭力建設等多方面挑戰。
鄭州銀行的困境,折射了城商行轉型陣痛的縮影。
作為全國首家 “A+H” 上市城商行,鄭州銀行過去三年在規模、質量與股東回報上均出現壓力。
近日,鄭州銀行交上了董事長趙飛履新後首個財年 2024 年的答卷,分別錄得營收、歸母淨利 128.77 億元、18.76 億元,同比增速為-5.78%、1.39%。
在動輒 10%、15% 增速的城商行中,這個利潤表現不算亮眼。
但對近兩年盈利能力大幅縮水的鄭州銀行,這一成績較上年同期已回升 25.01 個百分點,漲幅為目前 A 股上市城商行之最。
人事連續到位
近年業績低迷的鄭州銀行,也曾有過高光時刻。
高速擴張的 2013-2016 年,連續 4 年將營收、淨利增速維持在 25%、15% 以上;
2015 年與 2018 年,先後登陸港交所、深交所,一時間風頭無兩。
這一階段鄭州銀行營收、利潤曾出現波動,但總體仍呈現增長態勢。
直至 2020 年疫情後經濟週期切換,重倉房地產的鄭州銀行風險敞口暴露、不良核銷走高,業績持續低迷,2023 年的盈利能力甚至不及 10 年前;
由利潤縮水、資本補充能力下降引發的分紅爭議,在資本市場上引起廣泛討論。
從後續回溯,前期漠視風控的規模追求,一方面與經濟週期有關,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管理團隊的失控。
2024 年,掌舵鄭州銀行 12 年的前任董事長王天宇因違法發放貸款等多項違規被 “雙開”,違規事由即包括 “不正確履行職責,造成不良影響;大搞權錢交易,為他人在貸款融資等方面提供幫助”。
其離職的 2023 年,鄭州銀行不良貸款率居銀行板塊第一,房地產業不良率高達 6.48%,數量同比增長近六成。
隨着新董事長、行長的到就位,鄭州銀行開啓了新一輪領單班子的組建。
2022 年末,在農業發展銀行工作超 20 年的趙飛空降鄭州銀行,次年由行長升任董事長;
2024 年末,郵儲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李紅空降,填補空缺一年有餘的行長職位,帶動新一輪人事洗牌。
2025 年一季度,鄭州銀行人事變陣提速,6 位高管離職、2 位履新。
原高管團隊中共有 3 位副行長、3 位行長助理離職,其中不乏在鄭州銀行工作超 30 年的 “老將”;
同期,又從興業銀行鄭州分行引入高瑞出任行長助理,將原董事會風險管理辦公室主任潘峯升任為首席風險官。
對比 2022 年初的董事長、行長、副行長、行長助理 10 人團隊,如今的鄭州銀行已只剩下副行長孫潤華、行長助理張厚林 2 位 “老人”;
董事長趙飛、行長李紅、行長助理高瑞均為外部引入的 “新鮮血液”。
員工收入與股東利益的重新分配,可以側面印證新團隊改革的決心。
2024 年,趙飛在業績會問答上對高管降薪作出正面回應:
“與經營業績掛鈎的基礎上,高管薪酬自 2024 年起分兩年每年壓降 10%,同時優化薪酬分配級差,將調整出來的薪酬資源配置到基層員工。”
這一數字已超額達成,2024 年該行管理層薪酬同比降幅達 25.86%。
趙飛表示:“公司已持續開展 ‘傾斜一線,優化資源配置’ 和 ‘降本增效’,高管薪酬總額壓降超 10%,並將調整出來的薪酬資源配置到基層員工。”
例如根據市場薪資調查,對與市場水平差距較大的崗位薪酬進行相應調整;
以增強工資的激勵性為導向激發員工積極性,使各崗位有同等晉級機會。
同時,鄭州銀行重啓時隔四年的分紅計劃,向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普通股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 0.2 元(含税),分紅率達 9.69%。
鄭州銀行表示,受息差收窄等因素影響,公司營收水平受到一定影響;留存未分配利潤將有利於該行進一步增強風險抵禦能力;留存的未分配利潤將用作核心一級資本的補充,提升資本充足水平。
企穩時刻
回温業績,是趙、李團隊給出的第一份證明。
2024 年,鄭州銀行營收、淨利增速分別上漲 3.72 個、25.01 個百分點;
利潤增速不僅實現了三年來的首次扭虧,上漲幅度更創下同期 A 股城商行之最。
總體來看,2024 年鄭州銀行實現了資產、存款、貸款、利潤四項關鍵指標增長,業績開始向好。
與河南省金融機構相比,呈現出了兩項特徵:
一是在信貸收縮的大趨勢下持續擴表,存款、貸款增速分別高出省內平均水平 3.26 個、0.74 個百分點;
二是資源傾斜後的一線工作效能處於較高水平。
2024 年末,員工平均資產、網點平均資產分別為 1.09 億元、37.16 億元,遠高出 2023 年末省內 0.67 億元、9.9 億元的平均水平。
針對經濟下行期的需求收縮,鄭州銀行已將重點轉向增量挖掘。
例如,將金融支持縣域經濟作為服務區域經濟的 “增長極”,打通相關渠道。
包括線上通過手機銀行聯通客户,線下通過 “惠農站點 +” 場景下沉發展鄉村收單商户,將金融服務拉近到 “樓間村口”。
2024 年,該行惠農服務覆蓋 2363 個村鎮,發行鄉村振興卡數量較上年末增加 8.66 萬張。
加大科技型企業支持力度。具體方式包括完善評價體系、推進線上流程、豐富產品貨架。
2024 年末政策性科創金融貸款餘額達 482.6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44.50%。
增量的打通,為鄭州銀行資產端整體擴張提供了支持。
該行 2024 年對公、零售貸款增速分別為 6.11%、8.09%;其中個人消費貸、經營貸增幅分別為 38.8%、9.23%。
同時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不良率持續壓降 0.08 個百分點至 1.79%,撥備覆蓋率提升至 182.99%,風險抵補能力持續增強;
增長較快的消費貸、經營貸不良率下降 0.31 個、0.19 個百分點,質量保持平穩。
資產質量的修復,並非一日之功,不良率整體壓降同時,亦有隱憂浮現。
例如房地產不良風險持續暴露,年末不良金額達 21.23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12.26%,不良率增加 3.07 個百分點至 9.55%;
住宿餐飲與農、林、牧、漁業不良率較高,且仍呈現增長態勢。
趙飛表態,未來風險內控重點將從信用風險入手,模塊化推進,打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風險管理架構。
如今,鄭州銀行新一屆領導團隊已基本就位。
新團隊治下,鄭州銀行能否維持企穩態勢,重拾增長動能,仍有待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