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terson Institute: Under the tariff stick, the growth rate of the U.S. economy may nearly stagnate

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最新報告指出,儘管美國可能避免衰退,但經濟增長將顯著放緩,預計 2025 年 GDP 年化增長率僅為 0.1%。關税上調、移民政策收緊及政府預算削減是主要因素,導致物價上漲和實際收入下降。報告還預測,2025 年底失業率將升至 5%。Dynan 認為未來 12 個月美國經濟衰退概率約為 40%。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最新發布的展望報告指出,儘管美國在今年仍可能避免陷入衰退,整體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報告特別指出,導致經濟減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聯邦政策的演變,尤其是特朗普總統近期推動的關税上調。
皮特森研究所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 Karen Dynan 表示:“關税正在推高物價、削弱實際收入,並擾亂供應鏈。” 此外,移民政策收緊和政府效率部 (DOGE) 的預算削減也將對美國經濟產生直接影響。
Dynan指出,近年移民曾為美國經濟帶來顯著推動力,而現在更嚴格的移民執法預計將限制勞動力供給和消費需求 “雙向發展”。同時,DOGE 削減預算也可能導致 “運營中斷”,進一步削弱經濟活力。
報告預計,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 (GDP) 年化增長率將在 2025 年滑落至僅 0.1%,遠低於去年的 2.5%,並在 2026 年温和回升至 1.2%。雖然今年某一季度可能出現負增長,但全年整體仍有微弱擴張。
在通脹方面,報告預測,衡量通脹的重要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PCE) 將在今年下半年升至 4% 至 4.5% 的高位。而在今年 2 月,PCE 年率增長為 2.5%。3 月份的最新數據將於 4 月 30 日公佈。
就業市場方面,預計到 2025 年底,美國失業率將升至 5%,2026 年略降至 4.7%,而今年 3 月的失業率僅為 4.2%。Dynan指出,失業上升主要源於經濟產出減少,這也將讓美國人在 “就業焦慮” 中度過,與近年強勁的就業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在是否可能陷入衰退的問題上,Dynan認為美國未來 12 個月面臨的經濟衰退概率為約 40%。她強調,關税政策的不確定性,包括其持續時間和規模,是當前市場最大的 “連鎖效應” 源頭。她預測,企業活動將停滯,消費者支出也將明顯趨於保守。
“這是一次真實的實際收入衝擊,” 皮特森研究所所長 Adam S. Posen 表示,“現在市場中存在太多壓力,將最終落在消費者頭上。如果經濟要增長,只能靠財政政策。”
美國國內的這些挑戰也將波及全球。皮特森的基線預測認為,2025 年全球 GDP 增速為 2.7%,比去年放緩約 0.5 個百分點。2026 年增速略有加快,預計為 2.8%。其中,歐洲和英國將維持温和增長。
“貿易戰將對所有國家造成損害,但美國自身的受損程度最大,” Dynan 指出。她進一步解釋,關税引發的通脹壓力若與經濟停滯和失業率上升同時發生,美聯儲將面臨極其棘手的局面。“我們將幾乎沒有空間通過貨幣政策來緩解這些衝擊。”
Posen則指出,即便關税等政策尚未完全影響經濟,美聯儲的政策已顯得過於寬鬆,目前通脹仍明顯高於 2% 的目標。他警告,美聯儲在應對下一輪經濟挑戰時很可能 “落後於形勢”。
“如果美國陷入真正的滯漲,即通脹上升、增長疲軟並存,那麼美聯儲將面臨更加嚴重的滯後問題。” 他預計,美聯儲明年將被迫加息。“關鍵問題是,美聯儲是否有足夠的膽量在滯漲環境下加息。” Posen 説道,“我認為他們最終不得不這樣做,儘管這是個艱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