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Morgan Chase CEO warns: The global economy faces a "sea of storms," and a "small wave" in U.S. debt may prompt Federal Reserve intervention

華爾街見聞
2025.04.11 21:2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戴蒙表示,關税導致的經濟風波讓銀行保持超額資本和充足流動性十分重要。他預計,未來幾周,很多大公司在公佈第一季度財報時可能會取消盈利指引。他觀察到,企業在招聘以及併購方面都出現了停滯。戴蒙還預計美國國債市場將會出現一次 “小風波”,而這將促使美聯儲不得不出手干預。

投資者在努力預測美國總統特朗普變幻莫測的政策之際,華爾街銀行在第一季度創下了交易紀錄。但當業內領袖展望未來時,他們並沒有太好的答案,對前景也鮮有樂觀情緒。在三大美國銀行於週五率先發布行業財報時,“不確定性”、“未知數” 和 “動盪” 等詞反覆出現。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掌門人、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傑米·戴蒙(Jamie Dimon)週五警告全球經濟可能面臨 “風暴之海”,並表示美債市場可能出現 “小風波”,導致美聯儲不得不出手干預。

戴蒙:挺過 “風暴之海”,保證充足資本和流動性很重要

在週一發佈的年度致股東信中,戴蒙表示關税可能推高通脹並減緩增長,但是否引發衰退仍尚未可知。在週三上午接受媒體採訪時(即特朗普宣佈 90 天暫停前),戴蒙則表示認為經濟衰退很可能發生。

而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戴蒙表示,現在不僅僅是經濟狀況變得模糊和不可預測,還有更重大的問題,那就是西方的經濟和軍事聯盟是否還能維持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戴蒙強調了銀行在動盪環境中保持 “堡壘式資產負債表” 的重要性:作為美國最大的貸款機構,摩根大通讓分析師感到意外的是,他們為不良貸款儲備了 9.73 億美元——比分析師預估的多了 40% 以上。戴蒙表示,該公司持有的資本超過了監管要求,擁有充足的流動性,

“我們認為在當前環境中保持超額資本和充足流動性是審慎的做法。”

“我們可以挺過任 ‘風暴之海’(stormy seas)”。

“也許我們下個季度再做這個電話會議時,就不需要猜來猜去了。”

根據財報,摩根大通、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都超出了盈利預期,但隨後又描述了消費者和企業的緊張行為。

媒體報道,特朗普混亂的關税政策以及縮減甚至關閉政府機構的努力,引發了人們對貿易、通脹、失業和潛在衰退的擔憂。銀行高管表示,企業正在暫停擴張,包括華爾街投行處理的利潤豐厚的併購業務。

戴蒙在財報中對經濟前景表達了謹慎態度。他指出:

經濟面臨相當大的動盪(包括地緣政治因素),既有税制改革和放鬆監管等潛在積極因素,也有關税和 “貿易戰”、持續的黏性通脹、高財政赤字以及仍然相當高的資產價格和波動性等潛在負面因素。

戴蒙預計,未來幾周,很多大公司在公佈第一季度財報時,可能會取消盈利指引。他觀察到,企業在招聘以及併購方面都出現了停滯。“人們必須適應這種全新的環境,”

“據説,很多人因為這個原因而不行動了。他們選擇觀望。這影響了併購,影響了中小企業的併購,影響了人們的招聘計劃。”

當分析師 Mike Mayo 問戴蒙,如果像摩根大通這樣擁有大量國際業務的美國公司,是否需要擔心自己會在貿易戰中被捲入漩渦時,戴蒙回答:

“我們肯定會成為靶心,這就是將要發生的事情。沒關係。”

不過戴蒙指出,美國消費者目前依然健康,但最近的消費更趨謹慎。人們正在搶購一些商品,以應對關税帶來的漲價,但該行也觀察到消費者在機票等支出上有所減少。

債市將出現 “小風波”,美聯儲恐不得不干預

戴蒙表示,他預計美國國債市場將會出現一次 “小風波(kerfuffle)”,而這將促使美聯儲不得不出手干預。

“受所有規則和監管的影響,美債市場將出現一場小風波,等到這種情況發生,美聯儲將會介入——但他們會等到 ‘稍微有些恐慌’ 之後才出手。”

長期美債的收益率本週出現大幅攀升。週五,投資者持續拋售美債,10 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這也是衡量企業債、抵押貸款等融資成本的重要基準——一度上漲 16 個基點,接近 4.6%,隨後略有回落。30 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最高也上漲了 12 個基點,逼近 5%,之後同樣有所回落。

分析認為,這種走勢不僅讓美國國債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遭受質疑,還引發了市場擔憂——對沖基金和其他投資者可能正在拋售兩類廣受歡迎的槓桿交易頭寸:一類是現貨國債和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另一類是國債收益率和掉期利率之間的利差交易。

回顧 2020 年 3 月,隨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美國國債市場一度陷入癱瘓,大量投資者迅速平倉。當時,美聯儲被迫干預,承諾購買數萬億美元的債券,並向回購市場提供緊急資金。戴蒙表示,如果不修改相關銀行監管規則,這種情況未來仍有可能重演。

“當市場極度波動、利差極大且國債市場流動性很低時,所有其他資本市場都會受到影響,這正是我們需要改革規則的原因,而不是為了銀行的利益。”

外界猜測,特朗普政府下一步可能推動的監管改革之一,就是將美國國債從銀行的補充槓桿率(SLR)計算中剔除,允許銀行在不影響核心資本比率的情況下,大量買入國債。

不過,戴蒙指出,問題不僅僅出在 SLR 上。他列舉了一系列 “存在嚴重缺陷” 的監管規則,認為這些都需要改革,才能讓銀行在市場中扮演更積極的中介角色。

“如果這些改革能夠推進,利差會收窄,市場上的活躍交易者也會增多,如果改革無法推進,那美聯儲就不得不出面干預,而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糟糕的政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