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letting go of the obsession with food delivery, Domino's has started making profits in China

華爾街見聞
2025.04.10 01:5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進入中國市場接近三十年的達美樂,進入了快速擴張的黃金期。

一季度,達美樂中國新開門店 97 家,新開、在建及簽約門店達到全年目標 61%。

截至一季度末,達美樂中國門店達到 1031 家。

作為達美樂在中國市場的獨家特許經營商,達勢股份(1405.HK)(下統稱 “達美樂中國”)自 2023 年完成港股上市來,開啓了加速擴張模式。

2024 年達美樂中國門店總數達 1008 間,淨增 240 家門店,其中 220 家來自京滬以外新市場。

雖然並未放棄對全自營配送模式堅持,但達美樂中國以 “新增市場門店火熱” 為由,並未開放部分新市場門店的外賣配送。

變相放鬆了 “30 分鐘必達” 的自我要求後,達美樂中國正在有望走出四年虧損 10 億元的泥潭。

2024 年,達美樂中國營收同比增長 41.4% 至 43.14 億元,淨利潤 0.55 億元,扭虧為盈。

以 2024 年銷售額計,達美樂超越尊寶披薩,成為中國內地僅次於必勝客的第二大比薩品牌,而中國也是達美樂門店擴張速度最快的市場。

走出京滬後,達美樂中國會迎來一片新天地嗎?

自配送的標籤 or 包袱

不同於定位家庭歡聚場景的必勝客,達美樂以外送見長,承諾 “30 分鐘必達”。

達美樂中國門店面積大多不足 150 平方,留給堂食的位置只有一半,過往七成收入由外賣貢獻。

肯德基、麥當勞雖也建立了獨立於第三方平台的配送體系,但採取了合作外包的模式,而達美樂中國則僱傭了大量專職騎手。

這本是與母公司自營配送保持一致的 “執念”。

但在第三方配送發達的中國市場,這種堅持不僅沒能體現出優勢,反而顯著抬升人力成本。

巔峯時期,騎手比例接近員工總數的一半,員工薪資佔比則逾四成,遠超必勝客同期的不足三成。

高峰時期,門店員工甚至需要充當騎手角色,以至於面對極端氣候還不得不關閉接單系統。

“30 分鐘必達” 的承諾更將門店的配送半徑限制在 1.5 公里。想在有限人力下覆蓋更多客源,達美樂必須持續開店。

但店開了不少,錢卻沒賺到。

2020 年至 2023 年間,達美樂中國累計虧損近 10 億元。

品牌的發展空間還被限制在了北京、上海兩大一線市場。

2022 年起,決心走出京滬的達美樂中國策略改變,減少甚至不開通大部分新拓展地區的配送服務。

由於自營配送比重的下降,外賣配送收入貢獻由 2023 年的 59.2% 降至 2024 年的 46.1%。

同期,達美樂中國的薪酬開支佔比降低 3.6 個百分點至 35%。

這也讓過去外送撐起的高客單價難以維繫。

過去一年間,達美樂中國客單價由 86.8 元下滑至 82.1 元。

達美樂中國高管在業績説明會上介紹,目前成熟市場外送收益佔比穩定在 70% 以上,新興市場略低於 30%。

不過,訂單量增長暫時彌補了單價降低帶來的影響。

2024 年的日均訂單量由 145 筆增長至 160 筆,單店日均銷售額為 1.31 萬元,同比上漲 2.5%。

相較於北京、上海兩大超一線城市,下沉市場租金成本較低。北京、上海新店成本回收期需要 33 個月,而新城市只用 12 個月。

受益於門店成本結構優化,2024 年,達美樂中國門店利潤率已達 14.5%,超過必勝客的 12%。

下沉找增量

達美樂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是 1997 年,與必勝客相差不遠,但經營權分散且幾經易主,發展歷程並不順利。

直到 2017 年的總特許經營權重新確認後,達美樂中國才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

這一年,達美樂中國在 3 個一線城市坐擁 100 家門店;

到 2024 年,達美樂中國在一線城市的佈局接近於必勝客,門店已超過 500 家。

不過其在新一線及以下城市還有很大擴展空間。

2023 年-2024 年,新進駐的城市分別達 13 個、10 個,先前過半來自於京滬兩地的營收佔比稀釋至不到 4 成。

新市場首店效應明顯,瀋陽首店首月銷售額突破 1110 萬元,創全球門店首月消費額的最高紀錄。

今明兩年,達美樂中國仍預計新開 300 至 350 家門店,對應門店增速 22% 至 35%,拓店速度未見放緩。

管理層透露,新增門店仍將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外的其他城市。

在新一線及以下城市,達美樂中國更多將新店佈局於購物中心。

但加速下沉並不意味着放棄 “自配送” 這個比較優勢。

達美樂中國 CEO 王怡表示,隨着品牌在新市場逐漸成熟,達美樂會從市中心慢慢開進社區,以提高外送比例。

未來隨着新市場外賣收入佔比提升,人力成本上升可能會再度對利潤造成影響。

此外,當前西式快餐正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披薩預製化程度較比漢堡更高,更容易淪為價格戰的重災區。

達美樂近年主推 “週二週三披薩七折” 活動,9 寸披薩打折後只需 27.3 元。多個城市首店開業時,更推出將 9 寸披薩免費升級 12 寸的優惠活動。

作為對手的必勝客,正在強化性價比的發展路線。

平均客單價從 2017 年的 132 元降到現在的 82 元,與達美樂處於同一水平,且有繼續下降的趨勢。

越來越多的門店被改裝為服務於年輕人 “一人食” 的 WoW 店,客單價低至 30 至 40 元。

去年底,必勝客還宣佈對旗下 30 款產品進行降價,最便宜的披薩目前只售 36.9 元。

凌雁管理諮詢首席諮詢師林嶽告訴信風:“價格戰已經打無可打,一份披薩的價格已經很難再下探,加上配送成本就更難便宜。”

林嶽認為,達美樂未來在社區市場、單人份披薩、休閒下午茶等方向仍有發展機會。“比起價格,更應關注產品和服務上的創新。”

和弘諮詢總經理文志宏認為,達美樂在性價比上具備一定優勢,可能會對給二線城市的必勝客門店帶來影響。

當前,必勝客發展重心並不在於 “防守”,而是通過加盟模式向更下沉的市場加速滲透。

2024 年,必勝客新開的 412 家門店中有 10% 為加盟店。該比例將在未來幾年將逐步提高至 20%-30%。

能從必勝客手中搶走多少份額,對達美樂中國來説既是機會,也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