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Does the significant pullback in US stocks indicate that an economic recession is approaching?

申萬宏源證券發佈研究報告,探討美股大幅回調是否預示經濟衰退。報告指出,自 2025 年初以來,美股因經濟轉弱和關税衝擊持續回調,標普 500 和納指分別回調 17.4% 和 22.3%。歷史數據顯示,美股熊市通常與經濟衰退相互強化,儘管部分熊市受恐慌情緒影響。美股的 “財富效應” 主要影響高收入羣體的消費意願,股市下跌可能對經濟形成負反饋。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申萬宏源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2025 年初以來,經濟轉弱和對等關税衝擊之下,美股持續回調。美股下跌是否會對經濟形成 “負反饋”、美股大幅回撤是否預示着經濟衰退將至?
熱點思考:美國經濟:“跌” 出來的衰退?
一、歷史上,美股回撤是否預示着經濟衰退?更重要的是下跌的原因
年初以來,美股大幅回撤,距離 “熊市” 或僅剩臨門一腳。2 月 19 日以來,標普 500 和納指分別回調 17.4% 和 22.3%;根據 SEC 定義,“熊市” 指市場寬基指數跌超 20% 以上並持續 2 個月以上,當下美股已逼近邊緣。結構上,近期週期較防禦明顯超跌,也符合 “衰退交易” 特徵。
經驗上看,美股熊市大概率預示着經濟衰退。這次是否不一樣?歷史回溯來看,1929 年以來的 14 輪熊市中,僅 1961 年、1966 年和 1987 年美股熊市受恐慌情緒、信貸緊縮等影響;而其他 11 輪市場下跌與經濟走弱 “互相強化” 中,後續美國經濟均出現了衰退。
二、定性視角下,如何理解美股的 “財富效應”?核心在於高收入羣體的消費意願 + 股息收入
美股 “財富效應” 的傳導機制:居民收入和消費傾向。1) 居民收入方面,股息收入與股市表現有關,但佔居民收入比重僅 8%,短期資本利得不計入居民收入;2) 消費傾向方面,根據歷史規律,美國居民儲蓄率與淨值/可支配收入呈現負相關關係,即股市增值可提升消費意願。
股市 “財富效應” 或僅影響高收入羣體的消費能力和傾向。美居民消費更多由高收入羣體貢獻,80-100% 收入分位的高收入羣體貢獻消費的 39%,消費傾向接近 50%。高收入羣體的股息收入佔比更大,持有權益資產更多,最高 1% 收入分位羣體的資產中公司權益佔比達 45.6%;
三、定量視角下,美股 “財富效應” 有多大,股市下跌是否會對經濟形成 “負反饋”?
學界普遍認為,美國股市財富效應對消費的彈性 (MPC) 在 0.02-0.08 之間。股市對消費彈性呈現出三大特徵:貨幣寬鬆環境下彈性更高、高收入人羣彈性更高、長期股市變動彈性更高。此外,部分研究認為美國房市由於 “抵押品效應”,其財富效應要大於股市。
美股下跌會在多大程度上拉低美國經濟增速?1) 美股下跌 20% 對美國經濟的拖累最高可達 1 個百分點;2) 根據美聯儲金融狀況指數 (股票分項) 與股市表現的擬合,2024 年末以來股市下跌拖累經濟增長的幅度或在 0.4-0.5 個百分點之間。
這一次,美股大幅回調是否預示着經濟衰退?需關注如下方面:1) 本次美股下跌與特朗普關税政策衝擊產生的恐慌有關,重要的是關税政策如何演繹;2) 美股持續下跌或產生次生衝擊,重點關注金融脆弱性;3) 勞動力市場是美國經濟的基本盤,失業率是是否衰退的 “試金石”。
風險提示
地緣政治衝突升級;美國經濟放緩超預期;美聯儲超預期轉 “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