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w is the pricing scheme for the four major banks' private placements determined? Direct coverage of the four major banks' 520 billion "private placement" meeting

四大國有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於 3 月 31 日舉行投資者見面會,討論 5200 億定增方案。此次增資價格均高於當前股價,郵儲銀行溢價最高(21.54%),建設銀行最低(8.80%)。增資將增強資本實力,符合證監會規定,旨在保護全體股東利益並提升市場信心。
繼週日下午公佈定增方案後,3 月 31 日下午,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四家銀行分別舉辦了投資者見面會。
會上,關於定增價的制定依據、對於各家銀行的影響,以及未來的業績展望,相關的銀行高管層都做了詳細説明。
而隨着投資者見面會的召開,四大行的定增即將邁入下一階段。
四家銀行合計注資 5200 億
根據 3 月 30 日公告,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四大國有銀行分別向財政部等機構定向增發股票,募集資金共 5200 億元,用以夯實資本實力。
具體來看:財政部共注資 5000 億元,中國移動集團、中國船舶集團分別擬增資郵儲銀行 78.54 億元、45.66 億元,中國煙草、雙維投資分別擬增資交行 45.8 億元、30.0 億元。
全面溢價發行
此次四大銀行的增資價格均高於目前股價,國聯民生證券計算指出:從定增價格來看,四家國有大行定增價格較最新收盤價(3 月 28 日)均有一定溢價,其中郵儲銀行溢價較高(21.54%),建設銀行溢價幅度較低(8.80%)。
投資者説明會上,郵儲銀行副行長杜春野指出:此次採用鎖價定增、溢價發行的方式確定發行定價。最終發行價格為 6.32 元/股(後續可做除權除息調整),該定價符合證監會關於發行定價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 20 個交易日 A 股股票交易均價 80% 的規定,且較前 20 個交易日 A 股股票交易均價實現了溢價發行。
“目前國有大行 A 股估值水平普遍高於 H 股,在 A 股市場溢價發行,能夠最大限度保護銀行全體股東(包括 A 股股東和 H 股股東)的利益,將為資本市場注入強大信心,有助於銀行業估值的進一步修復。我行 A 股的估值水平相對 H 股而言更高。” 杜春野指出。
對於溢價定增問題,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則表示:本次建行發行價格是在統籌考慮原有股東和增資股東的利益、市淨率、資本補充規模、市場形勢等因素,會同定向增發對象合理確定的。此次增資對原有股東每股收益攤薄比率較小,但增資定價較 A 股當前市價溢價較高,有效保護原有股東利益。
發行對象如何確定?
此次四大銀行高管在交流中,對此次定增對象的安排有着如下的表態要點:
其一,本次國有大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是由國家統籌安排,發行由財政部通過發行特別國債方式進行出資,因此發行對象均以財政部為主,其他發行對象是在國家工作專班的統籌下充分徵求國有股東意見後確定的。
其二,財政部及國有股東參與本次增資,既體現了對資本市場和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更充分凸顯了對國有大行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以及對其長期投資價值的高度認可。
其三,本次注資是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的重要舉措,旨在助力國有大行進行 “強肌健體”,充分體現了 “未雨綢繆” 的政策思路,最終構建 “資本補充—業務創新—價值創造” 的正向循環。
為何採取定增路徑?
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表示: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是本行當前最佳的融資方式。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 A 股股票符合本行業務發展和資本補充的需求,是現階段最符合本行實際情況的資本補充工具。本次定向增發屬於政策利好,認購資金來源於特別國債發行,且已提前鎖定增發對象,不會對二級市場產生 ‘抽血’ 效應。”
後續分紅政策走向
對於此次定增會否影響分紅政策,郵儲銀行副行長杜春野表示:郵儲銀行高度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上市以來累計分紅超過 1600 億元。我行將制定合理的分紅政策,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可持續的投資回報。
交通銀行董秘何兆斌表示:交行股利支付率已連續 13 年保持在 30% 以上,並在 2024 年度開始實施中期分紅。交行有信心以良好的業績和穩定的分紅持續回報股東。
中國銀行董秘卓成文明確表示:我行利潤分配政策沒有發生變化。股改上市以來,累計分紅超過 9000 億元,自 2015 年開始分紅比例一直穩定在 30% 以上。
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則回應:自上市以來建設銀行累計現金分紅達到 1.28 萬億元(不含 2024 年末期分紅),遠超 IPO 融資和上市後股權再融資金額。
廣發證券評論稱:增資對股息率攤薄有限,高股息價值仍在。測算增資後,四家國有大行 24 年 A 股股息率仍均高於 4%,如果考慮增資後規模增速提升對淨利潤的改善,動態來看增資對股息率攤薄效果更小。
如何保護中小股東
中國銀行董事會秘書卓成文指出:我行將採取有效措施加強資本管理,進一步增強盈利能力,儘量減少本次發行對普通股股東即期回報攤薄的影響,充分保護我行普通股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
擬採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強化募集資金管理,提升募集資金使用效率;二是推動戰略轉型發展,優化全球化綜合化服務能力;三是加強資本精細化管理,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四是築牢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降低資本消耗;五是落實市值管理機制,重視投資者回報。
附錄:四大行注資小史
據華泰證券的梳理,除去本輪注資外,歷史上四大行上市前曾有兩輪中央財政集中注資。
第一輪是,1998 年財政部向四大行定向發行了 2700 億元、期限為 30 年的特別國債,並將所募資金以資本金形式注入銀行,以增強其抗風險能力。
第二輪是 2003—2008 年期間,中央匯金公司利用外匯儲備,累計向四大行注資 790 億美元,同時通過剝離不良資產優化資產質量。最終,四大行資本充足率逐步達標,順利完成股改併成功上市。
大型國有銀行上市後,2010 年至今六大行累計實施 10 次再融資,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