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rmany "spares no effort" to raise the cost of the European bond market, with Italy and France likely to be the biggest losers

3 月,法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升至 3.6% 以上,創下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甚至超過了去年政治危機高峰時的水平;意大利的收益率則觸及 4%,為去年 7 月以來首次。對沖基金 Point72 預計,意大利的債務與 GDP 之比可能到 2030 年升至 153%,法國則升至 122%,而目前這兩國的對應比率分別約為 140% 和 115%。
德國向"不惜一切代價"的歷史性轉變,正推動歐元區國家債券收益率飆升至多年高點。
自德國宣佈規模空前的財政擴張計劃以來,德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接近 3%,創下自 2023 年全球債券拋售以來的新高,推動其他歐洲國家的借貸成本水漲船高。
本月,法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升至 3.6% 以上,創下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甚至超過了去年政治危機高峰時的水平。
意大利的收益率則觸及 4%,為去年 7 月以來首次。
對沖基金 Point72 的歐洲經濟研究主管 Sören Radde 警告稱:
“收益率的上升可能會削弱德國以外國家增加國防支出的財政空間,特別是在法國和意大利。”
Point72 的模擬顯示,考慮到更高的國防支出和收益率,在沒有削減其他支出或提振增長的情況下,意大利的債務與 GDP 之比可能到 2030 年升至 153%,法國則升至 122%,而目前這兩國的對應比率分別約為 140% 和 115%。
債務風險尚未全面爆發
報道指出,目前,歐元區各國與德國的利差(即相對於德國的額外借貸成本)大體保持穩定,表明市場尚未過度擔憂更高借貸成本對財政狀況較為脆弱政府的影響。
與此同時,歐元也有所走強,凸顯了市場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樂觀情緒。
然而,Franklin Templeton 歐洲固定收益主管 David Zahn 警告:
“我認為接下來利差也將開始擴大,因為系統承受的壓力更大。已經具有較高債務與 GDP 比率和較高收益率的國家…將更難借貸。”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 Wellington Management 的投資組合經理 Connor Fitzgerald 表示,結果可能是歐元區不同國家之間的借貸成本差異加大,因為它們的財政狀況將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Fitzgerald 認為:
“各國基本面將變得更加重要,借款國之間應該會出現 ‘普遍脱鈎’。”
德國增發國債或帶來一定機遇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歐洲債券收益率向來要低於全球水平,德國大力舉債的行為 “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這種不平衡”。
行情數據顯示,德債收益率超過了同等期限的歐元利率掉期,為歷史上首次,反映了投資者對更大債券發行量的預期。
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固定收益宏觀策略主管 Simon Dangoor 表示:
“並非沒有資金為這些 (額外的德國支出) 融資。德國家庭有大量儲蓄可以用來為此提供資金,而不會削弱對其他歐元區債券市場的需求。”
還有投資者觀點認為,德債流動性的提高可能會增強歐元區政策制定者將歐元作為美元競爭對手儲備貨幣的努力。
Dangoor 表示:
“(從額外的德債發行中) 你可以創建一種有用的歐元區 AAA 級儲備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