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ier wants to return to the "top stream"

打開新增長空間。
作者 | 黃昱、王戀齊
三十年前,《海爾兄弟》動畫片讓海爾集團知名度大幅提升,並開啓了其成長為全球白電巨頭的道路。
如今,海爾集團董事會主席周雲傑入駐抖音的同時,海爾集團也重新推出《海爾兄弟》高清版,掀起懷舊狂歡。
通過 “經典 IP+ 高管 IP” 雙線聯動,海爾集團希望通過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品牌價值與產品創新力,同時加速其從傳統家電製造商向 “全球智慧生態品牌” 轉型的意圖明顯。
面對家電行業的增長瓶頸,以及一些科技新貴的來勢洶洶,這是海爾集團必須要做出的改變。
作為海爾集團旗下家電上市公司、海爾集團收入支柱,海爾智家也在近日發佈的財報中指出,面對行業需求低迷、競爭加劇等挑戰,公司圍繞行業趨勢與需求變化,通過模式創新、內容營銷轉型和多品牌協同等變革舉措,以進一步提升客户零售轉化效率。
去年海爾智家面臨增長放緩的壓力,財報顯示,去年全年,海爾智家實現營收 2859.81 億元,同比增長 4.29%,增速較 2023 年減少 3.04 個百分點;歸母淨利潤 187.41 億元,同比增長 12.92%,增速與 2023 年基本持平。
此外,與老對手美的集團相比,海爾智家的增速也略顯遜色。美的集團財報顯示,其去年實現 4091 億元營收,同比增長 9.5%,歸母淨利潤 385.39 億元,同比增長 14.3%。
從具體的營收構成來看,電冰箱依然是海爾智家最大的業務板塊,去年收入 832.4 億元,不過由於領先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速僅有 1.96%;洗衣機是第二大業務板塊,去年實現收入約 630.3 億元,同比增長 2.02%;空調是海爾智家去年增長最快的產品品類,同比增長 7.44% 至 490.4 億元。
華泰證券分析師指出,海爾智家去年業績穩健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一是內銷市場把握以舊換新政策機會,多品牌卡位不同價格帶;二是海外市場通過產品創新和渠道拓展提速,提升市場份額;以及數字化改革深化,經營效率和費用端管控能力加強。
在國內家電市場進入存量階段的背景下,對於海外市場的發掘成為了各大家電企業突破增長瓶頸的重要方向。
作為中國白電三巨頭之一,海爾智家是其中全球化效果最顯著的。這背後,是因為創始人張瑞敏較早開始堅定推進海爾的全球化戰略,以自主品牌和收購的境外品牌打開市場,讓海爾有了先發優勢。
從營收佔比來看,2023 年,海爾智家的海外市場營收 1364 億元,同比增長 7.6%,佔總營收比例為 52%。同期美的集團海外營收佔比只有 40.56%,格力更是不到一成。
2024 年,海爾智家來自海外市場的營收為 1438.14 億元,同比增長 5.43%,佔總收入比例約為 50%。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全球化佈局,去年海爾智家還戰略性收購了南非熱水器龍頭 Kwikot,拓展了南非市場發展潛力。
接下來,全球化無疑將仍是海爾智家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的重要戰略。
海爾智家在財報中指出,2025 年,其將深化全球物流平台、營銷平台建設,將國內模式與系統能力在當地複製,賦能各個國家運營效率提效。同時,海爾智家將發揮核心市場產能本土化與全球 131 個製造基地協同優勢,建立佈局更合理、更有彈性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應對潛在的地緣政治影響。
對於最近在國內的營銷動作,海爾智家也在財報中進行了説明。
海爾智家表示,在粉絲經濟時代,與用户直接、高效的溝通、保持品牌活力變得更為重要和迫切。今年 3 月以來,公司管理團隊陸續開通社交媒體賬號,分享海爾故事、傾聽用户需求、徵集用户建議,強化情感紐帶。
這種互動模式通過讓用户參與到產品設計與品牌共建中,為海爾品牌注入了新的生機。針對粉絲在社交平台的建議,海爾智家於 3 月 11 日推出了 Leader 三筒洗衣機,上市一週預售超 8.8 萬台。
周雲傑的抖音賬號與 4K 重製版《海爾兄弟》,共同構建起海爾智家跨代際的品牌敍事,海爾智家正試圖通過品牌年輕化與數字化營銷撕開新的增長空間。
白電行業的競爭,從來不是短跑衝刺,而是一場考驗戰略定力的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