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Computing Power Benchmark" CoreWeave significantly lowers valuation ahead of IPO, cutting financing scale by nearly half

作為英偉達孵化、微軟深度綁定的公司,AI 基礎設施企業 CoreWeave IPO 估值大幅下調,從 320 億美元降至 230 億美元,發行價從 47 至 55 美元降至 40 美元,發行股數從 4900 萬股縮減至 3750 萬股,整體募資額從 27 億美元降至 15 億美元。
就在外界觀察 AI 賽道熱度是否觸頂之際,AI 基礎設施明星企業 CoreWeave 卻突然大幅下調 IPO 估值。
美東時間週四,據路透援引知情人士消息,CoreWeave 將 IPO 發行價下調至 40 美元,遠低於此前 47 至 55 美元的區間。
同時,發行股數從原定的 4900 萬股縮減至 3750 萬股。整體募資額從原計劃的 27 億美元縮水至 15 億美元,估值也從最高 320 億美元降至約 230 億美元,幾乎砍掉三分之一。該公司預計將在週四晚些時候為 IPO 定價。
媒體公司 Semafor 評論稱:“CoreWeave 的上市不僅關乎自身命運,也被視為整個 IPO 市場能否解凍的重要風向。”
華麗外衣下的問題:燒錢、虧損、重債
CoreWeave 計劃以 “CRWV” 為代碼登陸納斯達克,承銷商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等一線投行。
作為英偉達孵化、並由微軟等巨頭深度綁定的 AI 雲服務公司,CoreWeave 原本被寄予厚望,即不僅提供高性能 GPU 算力支持,本月早些時候還與 OpenAI 簽署了 119 億美元的大單,甚至將向其私募配售 3.5 億美元股份。
該公司專注於提供高性能的 GPU 加速基礎設施,主要面向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算力密集型任務。其在美國和歐洲迅速擴張數據中心網絡,為客户提供定製化的 AI 雲服務。
換句話説,CoreWeave 正處於這場被稱為 “資本開支大潮” 的核心位置。然而,這場 IPO 卻沒有如預期般點燃市場情緒,反而暴露出 AI 概念股在高估值下的融資困境。
CoreWeave 的商業模式高度依賴資本支撐。2024 年,該公司燒掉了近 60 億美元現金,前一年也高達 11 億美元。與此同時,負債規模持續攀升,截至去年賬面債務約 80 億美元,另有 26 億美元的運營租賃負債,因為其 32 個數據中心及部分設備均為租賃形式。
公司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IPO 所募資金中將有 10 億美元用於償還債務,且未來仍將繼續舉債。
更令市場擔憂的是,CoreWeave 至今仍未盈利。近年來,IPO 市場對無盈利歷史的企業態度趨於謹慎。高負債、高資本開支、盈利路徑模糊,讓不少機構對其估值打了折扣。
AI 泡沫的 “金絲雀”?
有分析指出,CoreWeave 或許就是 AI 泡沫中的 “金絲雀”。曾將 CoreWeave 與 WeWork 類比的評論者指出,它的增長來自大規模燒錢擴張,回報週期遠未驗證,依賴的還是不斷融資維持運轉。
值得注意的是,CoreWeave 的最大客户正是微軟,而該公司近年來頻頻被市場傳言捲入一個由微軟、英偉達與 OpenAI 構成的 “收入迴轉結構”(revenue roundtripping)之中。這類客户與資本結構高度交叉的安排,引發了市場對公司真實收入結構和可持續性的更多質疑。
就在 Cowen 發佈報告的前幾天,市場傳出 CoreWeave 急於完成 IPO,或與微軟終止一筆高達 120 億美元的算力期權合同有關。Semafor 報道稱,該份期權最初由微軟與 CoreWeave 簽署,後被放棄,而隨後該計算資源又被 OpenAI 迅速接手。而 OpenAI 本身的大部分資金,正是來自微軟。
與此同時,中國也出現了像 DeepSeek 這樣的 AI 競品,加劇了外界對全球算力投資泡沫和價格戰的擔憂。
截至目前,英偉達股價對這一消息反應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