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re the biggest losers from Trump's auto tariffs? Goldman Sachs: Japanese automakers' profits may be "halved"

華爾街見聞
2025.03.27 12:4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高盛預測,若無法轉嫁成本,豐田、本田等日本車企巨頭的營業利潤將遭 “腰斬”,其中日產和馬自達的利潤跌幅可能高達 66% 和 34%。更嚴峻的是,日本經濟已站在衰退邊緣,汽車行業帶動的 “工資 - 物價良性循環” 也將戛然而止。

特朗普政府的關税政策,正在全球汽車行業掀起一場腥風血雨。而在這場零和博弈中,日本車企或成為最大輸家。

據央視此前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週三簽署行政令,宣佈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 25% 關税。相關措施將於 4 月 2 日生效。

特朗普宣佈汽車關税後,豐田、本田傳統汽車廠商股價普遍下跌。根據高盛最新預測,若無法轉嫁成本,豐田、本田等日本車企巨頭的利潤將遭 “腰斬”,其中日產和馬自達的營業利潤跌幅可能高達 66% 和 34%。更嚴峻的是,日本經濟已站在衰退邊緣,汽車行業帶動的 “工資 - 物價良性循環” 也將戛然而止。

全球汽車業的 “大逃殺”:日本車企首當其衝

彭博數據顯示,美國每年銷售的汽車中 46% 依賴進口,而日本車企貢獻了其中 130 萬輛(另有 40 萬輛在墨西哥生產)。汽車佔日本對美出口的 30% 以上,美國市場更是消化了日本汽車總銷量的 46%。特朗普的關税政策直接掐住了日本經濟的命脈。

高盛分析師 Kota Yuzawa 的模型顯示,若日本車企選擇漲價以抵消關税(漲幅 25%),銷量將下滑 8%-26%,利潤的縮水幅度將達到 6%(豐田)-59%(馬自達)。

但更極端的場景是:車企拒絕漲價,利潤將直接崩塌——豐田損失 5700 億日元,本田 3500 億日元,日產 1300 億億日元,馬自達 600 億日元。

這一後果將是災難性的,根據高盛預測,這一情境下,截至 2026 年 3 月的財年,豐田營業利潤下滑 11%,本田下滑 23%,日產下降 66% 直接腰斬,馬自達下降 34%,其中日產和馬自達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因為它們的出口組合主要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

供應鏈 “多米諾效應”,零部件商難逃一劫

關税的衝擊遠不止整車。日本零部件巨頭如電裝和愛信對美出口的墨西哥/加拿大產零部件價值分別達 2200 億日元和 600 億日元。

根據高盛預計,若 25% 關税落地,這兩家企業的利潤可能鋭減 550 億日元和 150 億日元。豐田紡織(Toyota Boshoku)也警告,其墨西哥座椅縫製業務將遭受 “重大打擊”。

儘管部分企業寄希望於墨西哥比索貶值或美國減税政策緩衝衝擊,但分析指出,日本車企近年依靠海外利潤推動的 “漲薪潮” 已註定終結——利潤蒸發後,裁員和凍薪將成為唯一選擇。

日本經濟 “完美風暴”,從衰退到通縮輪迴

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 Kiuchi Takahide 測算,25% 的汽車關税將直接拉低日本 GDP 至少 0.2%,足以將日本推入衰退。更致命的是,汽車業曾是日本打破通縮循環的關鍵:通過海外利潤反哺國內薪資增長。如今這一鏈條斷裂,日本央行 5 月加息的概率也隨之暴跌。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雖表態 “密切關注事態”,但面對特朗普的貿易大棒,東京幾乎無牌可打。外匯分析師指出,日本唯一能做的或許是推遲貨幣政策正常化,以應對即將到來的經濟寒冬。